蒋晓英
语文新课标强调,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读写结合运用于初中写作教学中,既能提高学生阅读量,又能丰富其写作素材,使其以此为基础,实现信息的有效输出,实现情感的丰富表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方法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与转变。阅读能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积累多种多样的写作技巧,而读写结合则能让学生将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的素材以及技巧运用于写作中,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学生将阅读过程形成的情感迁移至具体写作中,从而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写作过程,促进其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写作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读写结合的教学观念,对于读写结合缺乏足够的了解,并影响到读写结合的落实,这不仅会影响学生阅读及作文水平,还会影响写作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其次,学生在学习写作时,没有将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起来,大部分学生忽视了阅读与写作的关联,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没有关注阅读文本的谋篇布局与整体构思,更多是通过阅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影响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最后,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没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也没有开展相应的课外训练,影响其作文质量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掌握相关写作方法与技巧,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为其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读写联系
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关注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将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输出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表现手法和效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现读写的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新课标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凸显阅读的重要性,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语言知识,拓展写作思路,充盈写作内容,实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阅读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结构、修辞、思想、语言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安排语言品读活动,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奠定写作基础。
例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教师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优美词句进行标注,手眼并用,细致品读文本语言,分析文本结构,体会作者对紫藤萝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与文本语言深入交流。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文本开头一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为什么能独句成段,作者是随意写作,还是有其他的意图。学生通过思考,很容易发现作者语言运用的巧妙,短短的几个字就将作者的内心变化细致地表现出来。“不由”一词展现了作者内心“沉思—惊醒—被吸引”的过程,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作者在沉思什么,被什么吸引才停住脚步?这句话既是当时作者的内心真实反映,又为后文做足了铺垫。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作者描写紫藤萝的遭遇和变化感受借景抒情方法的妙处,提高语言品读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提升对景物的细致观察能力,抓住景物的本质特点,既写出景物的典型特征,又将情感和志向融入景物之中,实现托物言志。阅读后,教师布置景物观察的任务,让学生参加写作活动,既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与输出能力,加强读写联系,增强读写效果。
2.阅读课文内容,借鉴仿写
初中写作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教材,教材中的内容均是编者反复筛选的名家作品,每篇课文都具有借鉴与模仿价值。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课文,对其布局谋篇以及写作方式进行学习,以掌握丰富的写作手法。想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就需积累大量的素材,但仅依赖于素材拼凑还是不够的,还需掌握必要的技巧,能排兵布阵,巧妙设置作文结构与布局。另外,提升学生作文水平是长期的过程,并非朝夕之间就能达成,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遣词造句,仔细揣摩,吸收内化,在自己写作文时进行运用。
例如,在阅读课文《雨的四季》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整篇课文的结构脉络。这篇课文的写作结构是总分总,通过春夏秋冬各个季节与雨的声、形、气各种特征相结合,描写了雨的特点,以展现作者对于雨的爱恋。其条理十分清晰,可先总结作者对雨的感受,按照不同的季節进行分别描写,最后再次表达对于雨的喜爱之情。这样学生就能明确怎样通过总分总,按照时间的顺序描写事物,在自己写作的时候,也能仿照其谋篇布局,清晰明了地表达观点,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3.体会课文情感,写读后感
思想和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充分表达思想情感,以使读者产生共情。在读写结合的写作教学中,学生只有深入理解阅读文本的内涵及思想情感,才能深化学生对其情感表达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在写作中表达思想情感。每篇课文都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情感,即便是描写相同的事物,不同作者也会表达出不同情感,因此,在教学时,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同时,依据课文表达的情感,表达自身的感想。学生的价值观、经历有一定差异,面对相同的阅读文本,每个学生都会形成不同的观点与想法。完成阅读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写读后感,并通过读后感了解学生是否充分理解了文本表达的情感,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通过写读后感,能让学生表达感受和思考,写出有内涵的作文。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表现了母亲勤劳的特点,对母亲的宽厚仁慈、勤劳俭朴进行赞颂。教师需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以便于学生充分了解母亲的坚强不屈,体会母亲给予儿子的爱与支持。当学生深刻理解了阅读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后,让学生依据感悟以及实际体验,写一篇读后感,并与母亲的付出相结合,抒发情感。
4.安排实践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各项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都较强,对新鲜事物也充满兴趣。初中是学生学习实现突飞猛进、语文水平逐渐提高的时期。这一时期,写作也逐渐由原先的模仿过渡到独立,而写作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摆脱模仿,让学生真正学会独立写作,这就离不开实践经验和情感的融入。而读写结合的运用,作为写作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对实践活动有更深刻的体会,掌握观察技巧,产生丰富的情感。因此,在初中写作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可立足于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安排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深挖每个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以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依据教材内容,找出读写结合的点,引导学生先仿写、续写与改编,接着,组织“自由分享会”“作品评说会”“写作技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
例如,閱读与学习《背影》后,教师可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在生活中,有哪些背影会感动了你,以自己的情感为出发点,写与“背影”有关联的作文。该作文任务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将在阅读中产生的感悟运用于具体写作中,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其写作能力。又或者,语文教师可依据学习主题与内容,定期组织“读书会分享”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会上阅读其喜欢的资料或者书籍,并与其他学生分享。
5.专项练习,突破写作难点
初中写作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应用,不论是讲解哪个板块,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以突出重点。站在文体的角度,初中语文的写作重点是记叙文,并兼顾说明文、议论文等相关文体,且具有写应用文的能力。初中写作教学要求学生能写出相对简单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以及应用文,其要求有中心、内容具体、条理清晰。而新课改也指出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把一件事说清楚,有理有据,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需依据教学的相关要求,明确写作教学的重点,即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同时,还需注重其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的各项能力培养。初中写作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习文本的立意构思、选材剪裁、语言风格以及谋篇布局,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文本中有关心理描写的句子,探讨作者如何描写“攀上悬崖”“困在悬崖”“爬下悬崖”三个阶段的心理活动,并从中体会和凝练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随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展开心理描写专项训练,创设具体情境:当被同学误解时,自己的表现和心理状态,发挥想象力,模仿文本中的心理描写方法,表现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专项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理解心理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进而写出优美的篇章。
综上所述,初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不少,比如教师没有读写结合的教学观念,对读写结合缺乏足够的了解,影响读写结合的落实。学生也没有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阅读文本的时候没有关注谋篇布局等。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学习相关写作方法与技巧,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为高效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写结合是极其高效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初中写作教学中,已获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积极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在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兴趣的同时,促进其阅读能力及作文水平的提高,为学生后期高效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