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通过微课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策略

2023-08-09 01:14:22陈璐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微课探究语文

陈璐璐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以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相互结合的方式出现。对于师资薄弱、环境较差的农村地区来说,微课教学的方式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帮助学生拓宽语文知识面,开阔视野。微课有利于农村小学语文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农村教师需要借助微课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微课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促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借助微课巩固复习,筑牢学生的语文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农村地区 微课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11.024

微课具有时长较短、内容精练、制作简单的特征,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应当注重利用微课的教学优势进行教学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整体教学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进行观看,会对课程的内容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对于学习资源较为匮乏的农村地区来说,微课技术的引入,为其带来了新的教学生机。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对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微课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拓宽语文知识面

教材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所制定的,单单依靠课内学习无法满足部分學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拓宽语文知识面。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让学生可以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与理解。学生在对微课中的视频进行观看分析时,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文化素养。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于历史文化的文章时,就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文学创作背后的真实情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

2.打破时空的限制

在以往的农村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主要是依靠教材来对知识进行讲解,其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随着微课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教学内容不再只是文字形式,而是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述。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带来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为学生制作导入课文的微课视频,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并在正式上课时投入到学习状态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在课程进行时促进学生思考,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思路,实现自身语文素养的显著提升。

二、通过微课实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策略

1.借助微课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微课教学模式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借助微课进行课堂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需要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创设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获得全新的体验。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在进行语文知识的讲授前,利用微课进行课程导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语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以及深入探究的能力,使其获得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走月亮》为例,教师需要在课前导入环节,运用微课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对《走月亮》产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通过制作微课的方式,使学生们沉浸于“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的宁静祥和的景象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篇文章是一篇散文,并不是学生日常接触的文体,教师应当在课前让学生对文章的作者以及散文相关知识进行了解,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应当为学生制定课前预习计划,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好地体会月色下的静谧、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意境。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将《月亮船》的相关音频进行播放,将学生更好地带入到学习的状态中,使其可以进入到《走月亮》的教学氛围中,更好地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及审美能力,能够帮助自身获得全面提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微课视频,自主搜集一些关于月亮的故事以及诗词,深入探究“走月亮”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文章主旨。

2.将微课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专注力

学生的专注力会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直接的影响,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注力的培养,从而使得整体的教学质量以及效率得到提升。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升级,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手段开始出现。微课教学在当今时代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具有较强的教学指导作用。教师需要将微课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专注力,使学生可以对语文课程产生自主学习意愿,并使自身的语文素养显著提升。

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为学生挑选优质的课程视频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微课教学导入示意图的方式,对整篇文章的大意以及结构产生明确的认识。在进行视频观看的过程中,教师以丰富有趣的图片、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愿意积极参与到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思维以及文化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以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为例,教师需要在微课视频中让学生针对本节课程的生字新词进行学习和掌握,扫清阅读的障碍,认识“洼、印、铺”等字,并学会书写“铺、泥、晶”等字。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微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的景象描写进行真实感受。

在微课视频中,设置教学疑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能够培养学生深入探究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当运用微课视频的方式,使学生感受秋天的景象,从而对文章主旨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体会。培养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帮助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微课教学的方式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从更多的途径了解知识,实现自身语文素养以及文化修养的提升。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参与微课学习的方式,更好地感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景象,并对文章内容形成独特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3.促进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度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当注重对农村学生进行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其可以參与到语文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微课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自主探究中,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

对于教学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地区来说,教师创新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相较于学生独立学习具有天然优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学习心得以及意见看法,有利于学生获得思维意识以及沟通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当将微课教学的方式引入小组合作探究中,助力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的正确引导,了解到教材上没有的知识,开阔视野,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五课《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为例,教师应当在课程开始前,带领学生认识“承、泄”等生字,会写“夹、衬”等生字,并正确掌握“衬衫、手艺”词语的具体含义以及应用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探索,从而通过抓住中心语句的方式体会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运用微课视频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对“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大致故事产生一定的了解。学生在课程开始时,可以按照科学合理的思维逻辑进行思考。本篇文章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以及探索性,很适合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用心体会裁缝和顾客的说话语气。并与小组成员交流:“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急性子顾客的急?”文章中顾客的服装要求连续发生四次改变,其写作思路十分有趣。教师还需要对文章进行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中的各类形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创设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与分析。在对农村地区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应当借助微课视频导入的方式,将课本上的语文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加以展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化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识以及文化修养,促进整体学习质量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形成较强的抽象思维,采用微课直观讲授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感受。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语文知识的同时,积累生活阅历,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图像展示的功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探究。

以部编人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课《乡下人家》为例,在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需要教师为学生制作生字卡片,帮助学生掌握“归、装、食、若、冠”等生字。并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探究,为开展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文章中都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学生通过阅读会发现有拟人、对比等,并将具体的句子进行标注。如“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者竖着两个大旗杆,可爱多了”。通过了解文章中生活化的场景,学生会对文章内容产生更好的理解。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乡村生活的淳朴自然,使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产生向往,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能够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微课视频引导的重要性,将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景象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其可以更好地进入《乡下人家》的学习状态中,从而深入感受乡间生活的美好。

5.借助微课巩固复习,打牢学生的语文基础

在农村地区借助微课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需要教师注重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让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对语文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改变以往机械的学习模式,采用创新手段进行现代教学课堂的优化升级,增强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感。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的方式,将语文知识通过多层次的方式进行展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需求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设置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借助微课对语文知识进行巩固复习,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相较于传统的复习模式,利用微课进行深度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记忆,还可以实现教学的拓展与延伸,使得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课外训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以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五课《少年闰土》为例,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对本篇文章的重点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带领学生开展全文阅读,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在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产生基本了解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借助微课学习的方式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从多个角度来对鲁迅先生的写作方式以及作品进行解读,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力以及文章理解力,提高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文化修养。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微课视频中对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彷徨》等文学作品的介绍,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微课教学为农村地区的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总的来说,就当前的教学发展趋势来看,微课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需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注重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的有效结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教学能力以及信息素养,改善农村教育的单一局面,帮助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为其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师在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时,应当遵循科学性、适当性、针对性的原则,将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剪辑,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参与感,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 聂玲雁《吟诵经典气自华——浅谈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的融合》,《学周刊》2023年第13期。

[2] 王新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新作文》2023年第12期。

[3] 尕扎苏奴《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仿写运用探究》,《作文》2023年第16期。

[4] 李彩霞《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路径》,《试题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5] 汪雯玲《落实语文要素  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试题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6] 简凯《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组文策略浅谈》,《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微课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