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2023-08-09 09:33陈皓颖
灌溉排水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作物领域人工智能

陈皓颖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昆明 650000)

书名:农业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作者:邱林 黄卉 主编ISBN:97875665527739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07定价:49 元

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有了新的机遇。目前,在国内农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颇受关注和重视,利用其更好地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迎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选择更好的方式促进现代化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农业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共分为7 个章节,分别为农业人工智能概述、农业领域的大数据、农业领域的云计算、农业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农业领域的机器学习技术、农业领域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和农业领域的智能机器人等。所蕴含的内容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发展意义、发展历程、类别以及其他研究领域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不同的核心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将案例进行分类,注重对学习内容的重分类和创新,让学生能够在书籍的学习中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认知,深化对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效果。人工智能本身便是一个具有感知的系统类别,其需要通过人为的方式对其进行系统类别上的设置和管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目前,大部分的行业都需要进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因为应用该项技术有利于解放部分劳动力,提升社会生产力。在农业发展中,还需要重视就是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实现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而有效应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及时对农作物的生长经营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病虫害进行分析,

新形势背景下,农业的发展远远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且在后续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故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实现农业的精准化处理。精准化农业在实际实现过程中需要有效运用各种定位系统进行农业种植,明确对应的农业种植区域,选择使用遥感技术对农业区域进行图像采集以及信息处理,为农业的有效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以及服务支撑。只有对每一块土地上所种植的作物进行产量预估,选择高效的施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作物投入成本,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化。但这种情况必须基于国内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以此实现有效利用资源进行资源消耗最小化,通过这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壤价值,实现精准施肥,为作物提供各种各样的养分。

2)有效实现智能化温室处理。在农业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温室,运用科学的技术对室内温度、湿度等指标进行测试和有效调整,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尽可能满足反季节种植作物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利用传感器综合了解作物的实际情况,自主调节作物生长环境。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求工作人员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参数极为敏感和熟悉,设定正确的参数对传感器进行运转处理,实现对室内情况的合理调整和管控,分析出为何需要进行处理和调整的原因,让每一个环节都实现自动化处理。

3)有效实现农业机械化处理。由于国内的科学技术水平渐渐成熟,农业技术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基于社会的实际变革情况,部分农民往往会进入城市工作,对此,农村的土地往往会大量缺失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更加要关注此事。毕竟,做好农业产业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农业也需要依据社会的变化情况进行劳动生产上的调整,应用科学技术和手段,采取机械化农业生产操作,解放农村劳动力,确保信息技术能被有效应用下去。在农业机械化中,农业要想进行创新,要立足于实际情况,要求政府部门给予充分的补贴,让农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保障,甚至可以出台相关的农业种植优惠政策,让农民更愿意钻研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农业种植效果。

新时代背景下,要想进行变革和创新,要立足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手段,以满足农村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主,通过有效的手段将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纳入农村生产中去,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工作人员提供机会,提高生产效率,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作物领域人工智能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内生微生物和其在作物管理中的潜在应用
领域·对峙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无人机遥感在作物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下一幕,人工智能!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