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

2023-08-09 10:08:44许巧丽
幸福家庭 2023年7期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生心理健康

许巧丽

近年来,随着家庭教育的不断进步,家长越来越注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是指人面对各种问题,都能保持乐观的态度。初中生在面对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时,往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备受关注。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具体体现是指学生在学习、与人交往、面对问题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必须立足于实际,教师要全面考虑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从而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心理辅导。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以供参考。

一、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建立在负面心理学上,学生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念方面,部分教师忽视唤醒学生的积极情绪,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忽视培育学生的积极人格

很多初中生存在厌学、自卑、叛逆等消极情绪,他们的生活面较窄,获取的信息较为片面。除此之外,一些学生对于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特性缺乏了解,教师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引导。另外,很多学校现有心理咨询部门的对象主要是有消极情绪的学生。在大多数学校,除了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课程,很少有教师开展心理教育实践活动。

(三)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复杂化趋势

随着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的多元化、复杂化,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一些教师缺少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应对这些心理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心理学是在传统心理学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新观念。教师可以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对事情的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制订未来计划,这有利于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教师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还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教师正确把握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促使教师发挥“明灯”的作用,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营造积极、健康、良好的班级氛围。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所组成的最小学习单元就是班级。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心理教育,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在这种班级氛围中,学生会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建立良好的友情关系,即使某个学生心里产生负面情绪,也会在班级氛围的影响下,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

(四)提高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情感需求较为强烈,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关爱。积极心理学强调社会支持和情感交往的重要性,多元化的社交方式和互动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关注,没有建立相应的心理辅导组织,没有正确应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些教师的思想较为落后,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于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组织,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教师应转变错误观念,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正面的价值观,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教师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围绕“快乐学习,快乐做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疾病的预防与疏导,使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初中生具有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面临沉重的学业负担和中考的压力,在学习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此,要想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学校必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首先,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部门,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从学生的平时表现、成长过程等方面,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预估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并做好防范措施。如对于一些有反常表现的学生,教师要多与其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帮助学生纠正不良心理。其次,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如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调查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板块,包括“匿名树洞”“心理咨询”“交友”等栏目,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栏目,实现线上和线下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比如在班上选举一名心理委员,使其通过与同学之间的日常交流和沟通,及时发现同学的心理问题,从而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积极建设心理危机预防机制

在过去的教学中,家长、学校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家长和学校的双重压迫下,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在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把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教学活动中,为初中生构建一种心理危机预防机制,对初中生的日常行为多加注意,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比如,在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可以从学业压力、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敏感心理等多个角度出发,明确学生的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预防机制。教师可以利用心理行为测验等方法,预测初中生当前的心理状况,并根据预测结果,补充初中生的“心理行为记录”。在此基础上,针对初中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可利用“对话交流”“班会活动”“家校共育”等教学手段,帮助他们处理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了保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并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表达内心情绪。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举行辩论赛、开展体育活动等。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气氛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缓解学生的身心压力,使其充分地融入课堂教学。同时,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张贴关于心理健康的海报,鼓励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将负面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家校携手形成联动机制

在进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时,家长和学校需要共同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多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在家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家长应及时表扬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应加强家校合作,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上达成一致。

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建立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保证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领导、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家长都要参与积极心理教学工作,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教学网络。教师应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他学科,将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结语

當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初中生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正处于叛逆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以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基础,牢牢抓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让学生对自己具有清晰的认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教师要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教育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泗洪县大楼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学初中生心理健康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