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华
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只有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才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语文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但是现在的文言文课堂却往往出现老师“讲的辛苦”,学生“学着乏味”的消极情况。学生们普遍的反应就是“文言文距离我们太遥远了”“文章犹如'天书般深奥难懂,学起来费力,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在“新课标、新课堂”下,老师不必“满堂灌”,需要转变观念,变原来以教定教为以生定教的生本课堂理念,也可以达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在“读”上下功夫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诵读时间是少之又少的。而那些有限的朗读也多为机械型的,学生读得磕磕绊绊,缺少美感。因此一堂好课,应该是学生尽情地诵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舒缓,读出情感意境,读出文言文的原汁原味。这种无拘无束的诵读根本目的就是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动口的同时也动脑,以读带动理解,调动感官积极性的同时也调动思想,进而把握课文基本内容,培养文言文语感,陶冶情操。而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引导即可。
老师虽“少教”,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逐渐高涨起来。
二、教师在“讲”上要精炼
“文言文要字字落实”。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梳理文言实词和虚词,把常用的字词用法、句式用法进行归纳,逐步引导学生养成在阅读中尽可能自己扫除文字障碍的习惯,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比如“乃”这个字,一般情况下都会翻译为“于是,就”,但是在《桃花源记》一文中“乃不知有汉”是将该字翻译为“竟然”,我会以此为例教学生什么是一词多义。还有“虽”一字,现代汉语中我们理解為“虽然”但是古文中大多翻译为“即使”,这样就教给学生什么是古今异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慢慢地学生知识储备多了,学起来越发轻松了,对文言文的敌对情绪也就会随之消失了。
老师“适时”的指点、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达到“多学”的效果。
三、课堂在“问”上巧设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设计出能启发学生想象力的问题。
以前几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一课为例:“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我就留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文中所展现的画面,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出其中某一处景象即可。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很是高涨,在小组的讨论交流过程中,在他们的商讨争论声中,一篇文章轻轻松松的掌握了。这种设计比让学生死记硬背翻译更受欢迎。
当然,好的问题设计是要有梯度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对问题有话可说,愿意说,这样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言文以含蓄的方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思想感情。文言文课堂上我们不需要老师的“侃侃而谈”,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引导,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就一定能在文言文教学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