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彬 唐世杰 张万聪
[摘要]目的:分析中國烧伤发病率、死亡率在年龄、时期及队列方面的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数据库,从中收集1990年-2019年关于全球及中国热力烧伤相关资料,并使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探索中国烧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及队列效应。结果:中国烧伤标准化发病率在过去30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76.32/10万上升至2019年的87.08/10万,总体上升14.1%。中国烧伤标化死亡率几乎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1.90/10万下降至2019年的0.72/10万,总体下降62.1%。年龄效应对中国烧伤发病率的影响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趋势,时期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队列则为上升趋势。年龄效应对中国烧伤死亡率影响表现在70岁后快速上升,而时期及队列则为持续下降。结论:结合年龄效应及队列效应分析,中国烧伤发病率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人群,应注意该年龄段人群的安全教育及环境安全管理。年龄效应对中国烧伤死亡率影响最明显,尤其是70岁以上人群,应注意做好该年龄段人群的陪护工作。
[关键词]烧伤;发病率;死亡率;趋势;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中图分类号]R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23)07-0009-04
Age-Period-Cohort Model Analysis of Trends in Bur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
GUO Shaobin1,2,TANG Shijie1,ZHANG Wancong1
(1.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antou 515041,Guangdong,China; 2.Department of Burn and Plastic Surger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tou,Shantou 515000,Guangdong,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vestigated the variations in the trends of age,period and cohort effect on bur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hina. Method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 database from 1990 to 2019 about global and Chinese thermal burns.The age-period-cohort model were used to explore the age,period and cohort effect of bur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hina. Results 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standardized incidence of burns in China has increased over the past 30 years,from 76.32/100 000 in 1990 to 87.08/100 000 in 2019,with an overall increase of 14.1%.The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of burns in China has decreased almost continuously from 1.90/100 000 in 1990 to 0.72/100 000 in 2019,an overall decrease of 62.1%.The effect of age effect on incidence of burns in China showed a rising-declining-rising trend,with a declining followed by an increasing trend for the period and an increasing trend for the cohort.The effect of age effect on burn mortality in China showed a rapid increase after age 70 years,while the period and cohort showed a continuous decrease. Conclusion Combining the age effect and cohort effect analysis,the incidence of burn injury in China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people under 40 years old,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afety edu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management for this age group.The age effect has the most obvious impact on the burn mortality rate in China,especially for people over 70 years old,and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escort work for this age group.
Key words: burns; morbidity; mortality; trends; age-period-cohort model
烧伤是一种极具毁灭性的人体伤害,一旦发生严重烧伤,意味着需要付出大量的医疗资源[1-3],易造成长期的残疾、精神上的负担、严重的人力资源和经济损失[4]。世界卫生组织更是明确指出,世界上每年有30多万人死于烧伤[5]。面对烧伤这种严重的疾病,预防显得格外重要。世界上发达国家已通过安全教育、烟雾警报器及家中控制热水等措施明显降低烧伤发病率及严重性[3]。而中低收入国家的烧伤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2-3]。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用于预防烧伤发生似乎迫在眉睫,使用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指导预防措施也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中国缺乏基于全国的烧伤数据库,在现在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的背景下,有研究指出中国在内的亚太国家等三个地区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4]。James S L等[4]、Leilei D等[6]指出中国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增幅46%。Yang J等学者则认为中国烧伤患者住院人数占比有所下降[5]。本研究通过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中国30年来的烧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希望能为中国烧伤防控工作进一步有效推进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GBD数据库,网址为https://www.healthdata.org/gbd/2019,该数据库由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与评价中心(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IHME)建立,提供了全球204个国家369种常见疾病及伤害的疾病负担数据。为了确保数据估计一致性,其使用了贝叶斯回归建模工具DisMod-MR 2.1对数据进行建模分析[4,7]。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的中国烧伤数据来源于全国疾病监测点、中国死亡报告系统及妇幼监测系统。GBD提供的烧伤相关数据归类到火-热和热物质,其映射到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的X00-X06.9和X08-X19.9(ICD-10),即热烧伤范畴。本研究下载了1990年-2019年全球及中国烧伤的发病人数、发病粗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死亡粗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等数据。
1.2 统计方法: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模型在国内外被大量用于社会学及流行病学领域[8],该模型要求数据符合泊松(Possion)分布,并且APC存在不可识别问题。APC模型联合IE算法,因其能较好解决不可识别的优点,目前已成为APC研究的热点。APC模型方程式[8]为: ,其中Yxyz表示发病率或死亡率,μ表示截距,εxyz表示误差项,αx表示年龄段,βy表示时期,γz表示队列。除此之外,对APC模型所得的系数换算成RR值(相对危险度),RR=exp(系数)。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R 4.2.1进行数据处理,并绘制全球烧伤分布图、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及死亡率趋势图和2019年中国烧伤发病率及死亡率金字塔图。使用Joinpoint 4.2.0.1软件开展1990年-2019年中国烧伤发病率趋势的连接点回归分析,结果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使用Stata/MP 14.0实现中国烧伤APC模型构建及计算,语句为:“apc_ie case,age(age)period(period)cohort(cohort)family(poisson)link(log)offset(log_pop)”,本算法使用内生因子法(IE)。使用Excel 2019制作三线表以展现Stata软件分析所得数据。
2 结果
2.1 中国烧伤发病人数及年龄标准化发病率趋势:从全球烧伤发病人数分布地图(见图1)可清楚看到中国发病人数始终标注为红色。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烧伤发病人数从1990年的972 397例增加到2019年的1 079 670例,位居世界第一。考虑到人口结构及人口数量,经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布地图(见图2)可看到中国烧伤发病率标注为蓝色。数据统计,中国烧伤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1990年的76.32/10万(世界204个国家中排名173名)到2019年的87.08/10万(排名150名),始终属于低发病地区,但近30年来总体有上升趋势。
2.2 中国烧伤发病率及死亡率总体趋势:1990年-2019年,中国烧伤发病率总体呈倒“N”字形变化,发病粗率(Crude incidence rate,CIR)从1990年的82.15/10万降至2005年的66.38/10万,接着上升至2017年的81.04/10万,最后又下降至2019年的75.91/10万(总体下降7.60/10万)。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ASIR)从1990年的76.32/10万降至2004年的65.86/10萬,接着上升至2017年的92.63/10万(此阶段增长40.6%),最后又下降至2019年的87.08/10万,总体上升14.1%。
1990年-2019年,中国烧伤死亡率几乎持续下降,死亡粗率(Crude death rate,CDR)从1990年的1.46/10万下降至2018年的0.77/10万,2019年略有波动,升至0.78/10万。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death rate,ASDR)从1990年的1.90/10万下降至2019年的0.72/10万,总体下降62.1%。中国烧伤发病率及死亡率总体趋势见图3。
2.3 2019年中国烧伤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及死亡率金字塔图:中国烧伤ASIR金字塔图呈“花瓶”状分布,15~19岁患者发病率以145.07/10万达到最高,而75~79岁以16.27/10万达到最低,其中5~9岁到25~29岁年龄组累计病例占总病例的40.45%。全年龄段男性烧伤发病率是女性的1.03倍。中国烧伤ASDR金字塔图呈“沙漏”状分布,年龄越大组别死亡率越高,95+组死亡率达32.51/10万。全年龄段男性烧伤死亡率是女性的1.94倍。见图4。
2.4 中国烧伤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及死亡率APC(IE)分析:见表1及图5~6。
2.4.1 年龄效应:在控制了时期和队列的影响后,年龄对中国烧伤发病风险的影响分布主要表现为“N”字形走向,10~19岁年龄组的发病风险是70~79岁年龄组的4.03倍,并且10~49岁发病风险均在平均水平以上,而50~89岁的发病风险均在平均水平以下,这与从中国烧伤发病率金字塔图观察到的烧伤年龄分布基本一致。
在控制了时期和队列的影响后,年龄对中国烧伤死亡风险的影响分布主要表现为“鱼钩”状走向,除1~9岁的死亡风险在1.69(1.58,1.80)外,10~69岁的烧伤死亡风险均在平均水平以下,70岁以后急剧拉升,几乎呈指数型。90岁以后的烧伤死亡风险是10~19岁组的47.76倍。
2.4.2 时期效应:时期对中国烧伤发病风险及死亡风险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09年中国烧伤发病风险比1990-1999年下降约16%,而2010-2019年则略有上升,约2.42%。时期对中国烧伤死亡风险的影响则表现为持续下降,2010-2019年较1990-1999年下降约29.9%。
2.4.3 队列效应:队列对中国烧伤发病风险的影响表现为近指数样增长,2010年-2019年是1900年-1910年的3.05倍。而队列对中国烧伤死亡风险的影响则表现为下降,2010年-2019年现较1900年-1910年下降了85.3%。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中国烧伤发病率在1990-2019年呈倒“N”字形变化,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虽然2018及2019年较2017年有所下降,但仍处在高位,这与James等[4]、Leilei D等[6]学者的报道一致。其中10~20岁发病率最高,这与Yang J等[5]学者报道的0~10岁组发病占比最高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权重不同及统计数据源不同,也有可能是因为针对儿童的研究相对较少。总的来说,低年龄段的发病风险比高年龄段高,这可能是因为儿童规避风险的能力较低[9]。死亡率在高年龄段的人群中表现为随年龄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与身体修复能力在高年龄段的人群中快速下降有关。从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上来看,中国男女性非常接近。但从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上来看,中国男性要明显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女性职业上的区别有关[2,5]。
中国烧伤的年龄效应解释了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年龄分布,具体原因前文已有所解释。70岁后发病率又快速上升,这与yang J等学者的报道一致[5],考虑与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自我保护能力明显下降有关[10]。所以做好儿童防护及安全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对于70岁后老人,则应做好陪护工作。
前20年里,时期效应对发病率表现为下降趋势,考虑与烧伤防控工作开展得宜有关。后10年里发病率有所上升,考虑经济快速发展及全国医院规模持续扩大[11],许多轻症就诊率明显上升。而死亡率持续下降,造成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对烧伤病理生理学、监护技术、血液透析、烧伤脓毒症救治、早期手术切痂等重症救治技术快速发展有关[1,12-15]。
队列效应对发病率的影响表现为指数型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是越晚的出生队列求医欲望越强烈,这可能与社会财富及政府医疗保险投入增加,监护人对独生子女健康的担心促使轻度烧伤患者就诊率上升有关[11];而对死亡率的影响持续下降,可归因于社会的进步、越来越高的受教育程度,高速发展的经济、持续提升的健康观念、不断增加的医疗投入等[11]。
4 结论
总之,笔者的研究显示,中国烧伤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年龄分布、时期及出生队列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显得格外重要,比如细心陪护、安全教育等。另外烟雾警报器及家中控制热水等措施也可能會获益。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社会活动频繁,制定与之相称的防范措施也需我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莫愚,李西兰,王珏,等.第十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与2021年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烧伤医学分会年会暨2021年重庆国际烧伤高峰论坛会议纪要[J].中华烧伤杂志,2021,37(6):596-600.
[2] Yakupu A,Zhang J,Dong W,et al.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trends of burns globally[J].BMC Public Health,2022,22(1):1596.
[3] Price K,Lee K C,Woolley K E,et al.Burn injury prevention in low- and middle- income countries:scoping systematic review[J].Burns Trauma,2021,9:b37.
[4] James S L,Lucchesi L R,Bisignano C,et al.Epidemiology of injuries from fire,heat and hot substances:global,regional and nation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estimate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2017 study[J].Inj Prev,2020,26(Supp 1):i36-i45.
[5] Yang J,Tian G,Liu J,et al.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urn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9 to 2018[J].Burns Trauma,2022,10:tkac039.
[6] Leilei D,Pengpeng Y,Haagsma J A,et al.The burden of injury in China,1990-2017: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Lancet Public Health,2019,4(9):e449-e461.
[7] Vos T,Lim S S,Abbafati C,et al.Global burden of 369 diseases and injurie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90-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Lancet,2020,
396(10258):1204-1222.
[8] Yin M,Wang F,Zhang Y,et al.Analysis on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rends and age-period-cohort of breast cancer in chinese women from 1990 to 2019[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3,20(1):826.
[9]胡蛟,李玲,陳炜.小儿烧伤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研究进展[J].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2022,38(9):883-886.
[10]Jeschke M G,Phelan H A,Wolf S,et al.State of the science burn research: burns in the elderly[J].J Burn Care Res,2020,41(1):65-83.
[11]李岩,张毓辉,万泉,等.202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与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1):2-6.
[12]Dvorak J E,Ladhani H A,Claridge J A.Review of sepsis in burn patients in 2020[J].Surg Infect (Larchmt),2021,22(1):37-43.
[13]薛亚萍,姜春庭,丁红梅.清创时机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恢复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1):15-19.
[14]邓斌,李蔓青,张拥军.Meek植皮与邮票植皮在大面积深度烧伤
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19,28(7):66-69.
[15]Hill D M,Rizzo J A,Aden J K,et al.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urvival in burn patients with shock: a subset analysis of a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study[J].Blood Purif,2021,50(4-5):473-480.
[收稿日期]2022-12-05
本文引用格式:郭绍彬,唐世杰,张万聪.1990-2019年中国烧伤发病率及死亡率趋势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23,32(7):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