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薛菲,穆林静
陕西省康复医院护理部1、儿童康复科2,陕西 西安 710065
痉挛型脑瘫是脑瘫中常见的类型,是由于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在各类原因的作用下所致的一种脑损伤疾病,特征以运动、姿势紊乱为主,也是导致我国儿童残疾的重要因素[1]。痉挛型脑瘫患儿通常合并智力低下、发育迟缓、语言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等较多症状,对生长发育、生活质量均有着较多不良影响,也会加重家庭及社会负担[2-3]。积极的康复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与青少年版)》(ICF-CY)理念的不断引入,人们对脑瘫的了解也更为深入,并指出在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中,应从临床表现、功能、认知、环境、个人因素等多个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4]。因此,本研究使用基于ICF-CY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中,旨在观察其在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效果及对精细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4 月至2022 年2 月陕西省康复医院收治的103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诊断标准[5];(2)年龄2~12岁;(3)Gesell发育商(DQ)值≥40分;(4)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为Ⅰ~Ⅲ级。排除标准:(1)合并其余精神性疾病;(2)听力、视力障碍;(3)间歇性癫痫发作;(4)伴有其余重大躯体性疾病;(5)近6个月内接受过重大外科手术。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2 例和对照组51 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且患儿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表1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例(%)]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儿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包括作业疗法、神经发育疗法、言语训练。(1)作业疗法:由专业的作业治疗师对患儿进行一对一训练,训练内容包含手腕关节活动、双肩的内收及外展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每次时间40 min 左右,1 次/d,每周训练5次;(2)神经发育疗法:采用Bobath技术,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①控制头部、肩峰、髂前上棘关键部分点、手指等,采用反射性抑制手段,②促通手法:包含对平衡反应、上下肢体伸展情况、状态反应的促通;③感觉刺激:对肢位进行加压性的负重、拍击等刺激;每次时间40 min 左右,1 次/d,每周训练5 次;(3)言语训练:根据不同患儿的语言功能障碍程度制定合适的方案,训练发音、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每次时间30 min 左右,1 次/d,每周训练5 次。患儿均持续接受3个月的康复护理。
1.2.2 观察组 该组患儿使用基于ICF-CY 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1)成立团队:包括研究负责人、儿童康复科主任医师、护士长、医务社工负责人等共计10 人;(2)评估患儿:全麻评估不同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及认知情况,并结合患儿家庭的经济情况、家长对患儿的照顾能力等,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措施,以医学康复、教育康复结合为主导内容;(3)康复模式:该康复模式主要构建的是“医学、教育、家庭、医务社工人员”的四位一体模式。①医学:主要的康复训练内容和对照组相同;②教育:定期开展教育康复内容,包括特殊教育、音乐教育疗法、引导式教育等,每次时间30 min 左右,每周3 次左右;③家庭康复: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护士长对不同患儿的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医务社工人员定期收集家长日常的实践情况以及所碰见的问题,再转达给康复治疗师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④医务社工人员定期为家庭举办集体康复活动支持,每两周举办一次家长的集体康复技术培训班,指导不同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训练,并进行每周开展微信课堂,定期组织家庭互助会、交流会、亲子交流活动等,让家长熟知患儿日常护理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患儿均持续接受3个月的康复护理。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护理3 个月后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粗大运动评估88 项(GMFM-88)评分、Prabody 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DQ值、儿童生存质量核心通用量表(PedsQL)评分的变化及两组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1)BBS 评分:主要评价患儿的平衡能力,总共包含14个项目,满分56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患儿的平衡能力越好[6];(2)GMFM-88评分:主要评价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总共包含88个项目,共计5 个区域,包括卧位和翻身、坐位、爬行与跪姿、站立位、行走和跑跳,分值越高则代表粗大运动功能越好[7];(3)PDMS-FM评分:主要评价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选择量表中抓握、视觉运动两个能区进行评价,分值越高则代表精细运动功能越好[8];(4)DQ 值:主要评价患儿的发育商数,内容包括5 个能区,包括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社会适应力等,通过评分结果计算发育商数DQ 值,DQ 公式为(发育年龄/实际年龄)×100[9];(5) PedsQL 评分:主要包括情感、生理、社会、角色功能,分值越高则代表患儿的生活质量越好[10]。(6)护理满意度: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 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BBS 评分、GMFM-88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儿的BBS评分、GMFM-88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儿的BBS 评分、GMFM-88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BBS评分、GMFM-88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BBS scores and GMFM-88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ints)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BBS评分、GMFM-88评分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BBS scores and GMFM-88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int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nursing,aP<0.05.
?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PDMS-FM 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PDMS-FM评分中的抓握、视觉运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PDMS-FM评分中的抓握、视觉运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PDMS-FM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DMS-FM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ints)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PDMS-FM评分比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DMS-FM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int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nursing,aP<0.05.
?
2.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DQ值、PedsQL评分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DQ 值、PedsQL 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的DQ 值、PedsQ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DQ值、PedsQL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DQ value and PedsQL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ints)
表4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DQ值、PedsQL评分比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DQ value and PedsQL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point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Note: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nursing,aP<0.05.
?
2.4 两组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监护人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9,P=0.011<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例)Table 5 Comparison on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towards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大约有600 万的脑瘫儿童,且以每年4.6 万的速度不断增加,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11]。脑瘫的发生不仅会损伤患儿中枢神经系统,且会造成继发性伤害,导致肌肉力量降低、平衡能力减弱等,进一步限制日常运动功能[12]。传统的康复护理训练中,一般情况下可改善肌肉、骨骼发育,纠正异常姿势,能较好地恢复粗大运动功能,但大多数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较差。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在促进患儿康复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ICF-CY属于一种功能障碍评估系统,不仅可有效评估患儿的身体情况及器官功能,同时还能评估活动能力。ICF-CY理论中认为,个体的身体功能、运动能力可受到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的影响,康复运动属于一个连续性等过程,在提供常规的康复指导同时,也应重视对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干预,全面改善身体功能[13]。研究显示,基于ICF-CY框架下的康复训练能从医学、家庭、教育等较多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各项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积极促进患儿全面康复[14]。
本研究在ICF-CY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的形式,并将其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过程中。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该康复护理措施的患儿BBS 评分、GMFM-88 评分、PDMS-FM评分、DQ 值、PedsQL 评分得到了更明显的提高,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在基于ICF-CY 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模式中,构建了“医学、教育、家庭、医务社工人员”的四位一体模式;在基础的医学、教育基础上,增加了家庭及医务社工人员的共同参与,重视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的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品管圈活动,为患儿提供多学科的康复护理,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在护理开始时,首先对患儿进行病情程度的全面评估,并结合家庭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具有针对性的特点,更能为不同患儿提供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案。医务社工人员属于“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家属的伙伴”,既往的康复护理过程中通常未加入这类非医疗职业人员,将医务社工人员参与其中,不仅更有利于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且能为家庭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资源,保证家庭康复的顺利执行,也弥补了传统康复护理在医学康复过程中环境、人文关怀等方面的不足,加强家属对患儿的康复信念。家庭和医务社工人员相互融合,可提供康复内容技术培训-康复执行-资源支持-康复效果评估的一条龙服务,有力保障家庭康复的顺利执行,促使患儿得到更有效的恢复。钱旭光等[15]报道也显示,将医务社工人员、家庭成员参与到脑瘫患儿的康复过程中,可进一步提高对患儿的康复效果,促进其早期功能康复。此外,通过组织各类集体康复活动也能为患儿的粗大运动、精细运动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让患儿可学以致用,加大对康复训练的乐趣,也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家庭也是促进脑瘫患儿的重要环节,患儿日常通常需在家属的帮助下进行相关训练,通过家庭互助会、交流会等活动也能让家属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确保患儿得到更完善的康复护理内容。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基于ICF-CY 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的患儿监护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更高,说明该方式更利于促进护患和谐。然而本研究也有不足,例如康复护理时间较短,未能分析长期应用对患儿运动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等,仍有待今后持续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基于ICF-CY 框架的四位一体康复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