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本质与实现理路

2023-08-08 09:22何丹娜
关键词:讲道理道理思政课

何丹娜

[云南大学,昆明 650091]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提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01版。这一崭新命题精准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本质,揭示了思政课内在、稳定、必然的联系,为新时代思政课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讲道理作为思政课的本质是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而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则是“讲道理”的客观要求,构成思政课本质的三种外在表现,直指思政课建设之核心。

一、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基本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2页。思政课是培根铸魂的政治课、传播真知的理论课、力学笃行的实践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重点在于把道理“讲好”,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程“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3)《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01版。的作用。

(一)政治性与价值性的课程属性要求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

思政课是一门政治课。“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6页。任何一个国家制定教育方针、构建教学体系都紧密围绕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任务。思政课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集中反映党和国家意志,蕴含鲜明的政治性和价值性。

思政课讲道理以充分发挥政治引导与价值塑造功能,基础在于“讲深”政治需要。思政课要开宗明义、义正辞严地“讲深”我国教育事业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根本原因,“讲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加强政治建设的鲜明主张, “讲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价值意旨。只有让学生深切认识我国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境况,才能充分通过思政课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和价值塑造,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构筑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个人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确保“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5)《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人民日报》2022年4月26日第01版。,源源不断为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持。只有“讲深”政治需要,才能让思政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为我国教育镌刻显著标识,铸造鲜明的中国气魄、中国风骨,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二)学理性与知识性的课程属性要求思政课要把道理“讲透”

思政课是一门理论课。习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思政课的理论课属性,意蕴学理性与知识性特征。政治坚定基于理论清醒,以学理和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理阐释进行政治引导,通过知识传授融汇价值塑造,“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10页。,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寓理想信念教育于知识传授之中,正是思政课魅力之所在。

思政课讲道理以充分发挥传播学理、传授知识的功能,关键在于“讲透”逻辑理路。能否把道理“讲透”,直接关系思政课的本质实现,是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现实要求。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思政课要“讲透”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要从根本上对理论深刻研究、全面掌握,把道理所涉及的抽象概念、论断推断讲解明白、讲授清楚,帮助学生理解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内在本质与一般规律;思政课要“讲透”道理所蕴含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在严密的逻辑论证中让学生感知真理伟力。思政课要“讲透”内涵实质,突出问题导向,特别在学生容易产生思想困惑之处加强引导。要针对学生的错误思潮和观点观念开展理论辨析,在厘清问题缘由的基础上揭示错误实质及现实危害,在理论剖析中解答学生的思想疑惑,绝不让错误观点、模糊观念干扰学生。只有“讲透”逻辑理路,才能在对照理论与现实、应然与实然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革命性和真理性。

(三)实践性与多样性的课程属性要求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活”

思政课是一门实践课。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思政课既要用科学真理教育人,更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培养人。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启发学生“学以致用”,即以所讲道理分析、回应和解答现实问题。(8)石海君、黄蓉生:《“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深刻蕴涵与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8期。开展社会实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现“知行合一”。而“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正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多样性特征的内在要求。事实上,思政课讲道理以充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根本在于“讲活”教学方法。能否把道理“讲活”关系思政课实效,是思政课讲好道理的科学“策略”。思政课“讲活”道理要创新“思政小课堂”活力,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路径探索,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生机,延伸思政课空间场域,通过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促进课程目标实现。思政课要“讲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讲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旨趣,“讲活”学生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鼓励学生在科学“解释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变世界”。只有“讲活”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方法,激发课程内驱力,才能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中国、深耕家国情怀,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

二、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本质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学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育人育心。深刻理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本质要求,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进而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锻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涵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价值立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推进“讲道理”的多维纵深,在原则上把握好“政治高度、理论宽度、情感温度”,在内容上“讲深政理、讲透学理、讲活情理”,在功能上引导学生“知政理、懂学理,通情理”,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一)把道理“讲深”就是要把握好政治高度,讲深政理,引导学生知政理。

思政课鲜明的政治性决定了讲道理首先要立足政治高度,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思政课讲道理讲出政治高度,就是要树立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庄严性,在政治上达成共识。这就要求讲道理必须紧扣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的人类历史上最为独特且宏大的实践创新,“讲深”中国治国理政的政理,为学生提供观察中国治理、了解中国发展的通道。

所谓“讲深”,就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深入剖析“道理”深层次蕴义,避免碎片化、肤浅化、片面化地传授,做到以理服人。“讲深”政理,从根本上看,就是在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一系列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围绕 “为谁理政、何以理政、如何理政”等问题,重点深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紧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问题开展教育教学。通过“讲深”政理,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崇高价值,昭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结论和人民选择,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通过“讲深”政理,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多元社会思潮的统领与整合,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批判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潮,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尤其对于那些用“洗脑经”的错误理解定格思政课的观点,“容易导致意识形态简单化、片面化、狭义化乃至污名化,进而抹杀思政课的政治属性同知识属性相统一的德育价值功能”,(9)齐卫平:《思政课讲好道理是一门大学问》,《思想政治课研究》2022年第3期。要坚决给予否定。通过“讲深”政理,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育学生正确的政治观,提升政治鉴别力,坚定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和政治观点,不断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提升学生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的信心、底气和斗志。

(二)把道理“讲透”就是要把握好理论宽度,讲透学理,引导学生懂学理。

思政课讲道理不是僵硬的政治宣传,不是呆板的理论灌输,更不是只强调意识形态政治属性而忽略理论属性的形而上学主张。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学科根本和理论支撑,道理不仅要“讲深”,更要“讲透”,要用透彻的学理讲政治,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和“所以必然”,实现政治道理的学理化。把道理“讲深”关系思政课的高度,把道理“讲透”则指思政课的宽度,即讲道理的内涵及外延空间范畴。思政课讲道理讲出理论宽度,就是在“讲深”的基础上,对“道理”全面、系统、整体的阐述以及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诠释,在广阔的系统空间中“讲透”学理。

“讲透”学理,主要在于发挥学术力量和真理魅力,通过厘清基本概念、阐明重要观点、梳理历史线索、揭示理论逻辑、分析科学方法……把思想政治理论“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等问题的逻辑理论串联到思政课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由此构筑学生自我认知的内在逻辑,赢得思想共鸣,激活学生的求知兴趣、催生学习动力。其实质就是用学理支撑政治、以知识承载价值,让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对历史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增强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在严谨的学术熏陶中坚定理想信念。

“讲透”学理,重点在于通过具体、深入、生动的纵横对照,在“点、线、面”的有序交融中涵养深厚学术,把道理讲透彻、讲明白,给予学生启发,做到以论启人。所谓“点”即“讲道理”的知识点集合,“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1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7页。较多知识点,“讲透”学理就要全方位、多角度覆盖相关知识点所内蕴的逻辑与规律,不能片面、简单论之。所谓“线”即讲道理的历史线聚合,“讲透”学理要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辉煌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壮阔发展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的伟大斗争史,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光辉奋斗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生动实践史”(11)石海君、黄蓉生:《“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深刻蕴涵与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8期。中吸取养分,用丰富生动的历史事件、历史故事、历史成就赋能所涉学理多层次、多纵深延展,镌刻历史鲜活烙印。所谓“面”即现实面汇合,“讲透”学理要基于现实问题,在回答时代之问基础上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两个大局”“两个大势”“两个不可逆转”等问题的时代方位,在促进学生自觉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中持续坚定理论自信。

(三)把道理“讲活”就是要把握好情感温度,讲活情理,引导学生通情理。

把道理“讲活”作为思政课讲道理的“终端环节”,是对思政课讲道理的具体方法论要求。如何将道理讲得接地气、有生气、涵正气,如何将道理讲进学生生活、契合学生诉求、贴近学生需要,是思政课效能质量的直接体现。思政课讲道理要把握好情感温度,要注重方式方法,不断增强课程的亲和力、说服力、感染力,用心用情“讲活”情理。

“讲活”情理,本质就是以情感作为讲道理的润滑剂与黏合剂,将思政课的高度与宽度转化为可以感染人的温度,将思政课蕴含的深刻哲理变成可通晓的道理、可体悟的身边事,做到以情感人。“讲活”情理,需要思政课教师以真挚的情怀打动学生。教师用心教是讲好道理的基础,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8页。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思政课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心信仰,对思政课真心热爱,对学生真心爱护,才能用真心真情感染学生。

“讲活”情理,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吸引学生。思政课要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必须着力构建体现中国人民集体记忆与时代记忆的思政课叙事体系,在讲故事、讲典型、讲实践中渗透情怀、凝聚力量,增强文化自信。要通过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共产党自强不息的故事、先进典型无私奉献的故事、中国人民共克时艰的抗疫实践、脱贫攻坚的伟大壮举……让思政课在兼具高度与宽度的同时,更饱含情感气息与社会温度,真正“活起来”。“讲活”情理,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立足社会生活语境与现实,把思想政治理论做生活化解读,找到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契合点,贴近学生生活、倾听学生想法、了解学生诉求。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解答或解决生活中所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而拉进课程与学生的距离。“讲活”情理,就是掌握学生特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当代青年重视个人价值实现并富有独立精神,不愿意被动地接受既定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常以批判、独立的眼光审视社会和时代变迁,不再轻易附和传统、响应权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要引导青年学生不受利己主义的影响,把个人成长、个性价值、自我价值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待、社会的责任紧密地融合起来”(13)齐卫平:《思政课讲好道理是一门大学问》,《思想政治课研究》2022年第3期。,走实、走正、走好个人发展之路。

总之,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一项系统工程,揭示出讲道理的三层境界,统一于思政课“讲道理”的全过程。思政课讲道理要以“讲深”政理为引导,以“讲透”学理为支撑,以“讲活”情理为载体,在贯通理论与实践、纵横历史与现实、关联国内与国际中,做到以理服人、以论启人、以情感人。

三、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实现理路

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仅是教师讲好思政课的方法遵循,更是学生学好思政课的重要前提。广大思政课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但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也存在少部分教师道理讲得“不深、不透、不活”的现象,导致课程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欠佳。进一步推进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关键在教师。要从观念层面、措施层面、资源层面给予优化,努力让思政课教师在思想上、素养上、业务上实现突破,不断提升课程实效。

(一)观念层面:以职业信念凝心聚力统一思想。

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而言,思政课教师必须具备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的政治素养来完成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习总书记寄语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要”的殷切嘱托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期望。但少部分教师习惯用一般性标准替代先进性要求,未能真正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学、真教、真用”的问题。尤其在分析繁杂社会现象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时,政治站位不高,信念信心不足,有的甚至将个人情绪化观点引入课堂,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个别教师甚至宣称自己为持不同政见者,对一些貌似新奇实则偏激或片面的观点津津乐道以博取学生关注,扰乱了学生正常认知。从职业道德建设维度审视,少部分教师忽视了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责任心,存在职业倦怠,对学生缺乏关心关爱,备课不认真,教学不严谨,甚至把大部分时间精力用到与教学无关的事宜上,严重弱化了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教学效果。因此,加强思想建设,成为思政课教师讲好道理的首要环节。

第一,思政课教师要坚定职业信念。“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6-7页。始终是思政课的价值追求。立德树人更是思政课在讲道理过程中的价值共识性和实践同向性目标,关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追求向度、统一尺度和践行力度。(15)刘先春、佟玲:《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文化软实力》2022第2期。思政课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践行者,要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凝聚职业自豪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在观念层面加强对思政课的重视,用心用情教学,把讲好思政课作为崇高的事业意旨。

第二,思政课教师要坚定政治信仰。信仰与忠诚是思政课教师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是思政课教师需要坚守的基本政治底线。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对党忠诚的人谈教育,才能确保办学的政治方向。思政课教师要自觉抵制各种谬见谎言,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眼光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高标准、严要求地在政治立场与政治原则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思政课教师要塑造高尚师德。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人格力量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学生对于道德品质的理解更多地依赖于对教师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直观感受,如果教师的自身行为不及道德规范要求,任何理论讲授都苍白无力。思政课教师要树立从“经师”到“人师”的目标升华,守师德底线、遵师德规范、学师德楷模,全面提升人格修养,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二)措施层面:多措并举澄源正本提升综合素养

思政课集政治性、学理性、实践性于一体,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较高要求。“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1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第8页。促进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提升,持续打造方向明、德行正、学问高、业务精的专业队伍,需要多方协同联动,从根本上加强政策落实、优化制度供给、完善培训体系。

第一,加强政策落实。习总书记及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建设,从宏观设计到微观操作都对思政课教师发展给予大力支持,提出了较多新理念、新思路及可行性政策和措施。目前,多数领导已结合地方与学校实际,着力顶层规划,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总体人才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目标。大部分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独立二级机构,虽然相关建设仍待完善,但学校关心、重视和支持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氛围愈发浓厚,思政课话语权逐渐提升。当然,也有部分实施层面的学校领导不够重视,致使政策执行有所折扣,具体措施无法落实到位,这也成为思政课教师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部分地方及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补齐短板,给予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更多关心,从人才引进、经费支持、科研投入、学科整合等方面推进政策落实力度,巩固各项保障措施。

第二,优化制度供给。建立健全制度以改进外部环境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和职业认同感是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步骤。通过完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考评机制等制度供给,为思政课教师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力支撑。尤其要结合思政课建设目标与使命,创新思政课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将权重更多倾向于教学实效,突出教书育人实绩和成果质量导向,努力“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政课教师评价的核心,以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作为思政课教师评价的关键,以评价促建设、以评价促发展,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保驾护航”。(17)董兆伟:《建设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红旗文稿》2022年第3期。

第三,完善培训体系。在社会变革加剧、信息爆炸加速、知识更新加快、思想多元碰撞的今天,仅靠思政课教师的自主学习越来越难以胜任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强化培养培训自然成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为此,建立健全培养体系,分层次、有针对、多形式地进行师资培训并实行规范化、常态化和制度化管理。通过理想信念教育、情感情怀熏陶、创新思维拓展、科研能力启迪、知识视野延伸等方式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学识涵养、品性修养,构筑思政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协同提升,真正将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始终保持思政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正确方向。

(三)资源层面:以多维资源助力实践转化促进课程实效。

思政课本身具有课程内容抽象化、概念化之特点,“官方课程”标签明显。而部分教师不注重授课方式方法,往往为了保证理论课程的庄严与精益,言必提思想、提主义,惯用“填鸭式”教学。这种单向度的“一言堂”缺乏师生互动交流,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难以化抽象为具体,难以实现师生共情与思想交融。反之,容易造成误解,产生思政课就是强力灌输的偏见,引发学生排斥。此外,“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碎片化的微信息,夹杂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充分利用其趣味性、娱乐性、轻松性、随意性来迎合高校大学生的猎奇心理,这些非主流的文化遂得以在学生群体中渗透,并快速形成潮流”,(18)潘正辉:《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13期。极大程度上间接削弱了思政课的功能实现。为此,思政课教师要突破传统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进行启发式、自主式、沉浸式、实践式等教学模式探索,完善课程设计,拓展教学方法。通过不断丰富资源表现形式,打通历史与现实、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脉络,提升课程实效。

其一,深挖地方文化资源价值。地方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地区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内容,见证着社会演化和嬗变过程中特定的时代风貌,在学校思政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文化资源既包括遗址、文物、建筑、服饰、饮食、民族民间工艺品等物质文化成果,也包括语言、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精神文化成果。这些成果具有思政教育流动课堂、实践课堂的内在价值,其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人文素养等价值意识极大地丰富了思政课程素材的载体供给,能有效激发育人活力,增强讲道理的感染感召效果。思政课要积极探索地方文化资源价值转化与思政课程体系契合路径,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多渠道、多平台、多途径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深入实践,为思政课讲道理提供强大支撑力。

其二,善用红色资源宝库。“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人民日报》2021年6月27日第01版。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的历史遗存、精神印迹,红色资源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宝藏,蕴含中国共产党人丰厚的政治底色与价值追求,本身就是思政课的鲜活教材。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既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也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现实需求。讲道理“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2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人民日报》2021年6月27日第01版。,将其转化为思政话语,内嵌于教学过程。特别要在红色资源的形式创新上持续用力,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在讲好党的故事、英雄故事、革命故事中不断提升红色资源的渗透力,最大限度发挥红色资源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

其三,依托“互联网+”技术资源优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思政课讲道理要主动应对互联网技术迭代加速的新挑战,有效依托网络技术,用更为新颖的载体平台实现课堂教学以外的有机补充。要结合课程特点借助音频、图片、影像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多重方式,进一步具象化、形象化、丰富化、立体化教学资源,实现地方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等相关课程素材载体的可视化呈现与互动化传播,并为思政课在材料收集、教学设计、资源整合、成果共享等方面提供便利,不断增强课程表现力、吸引力、影响力,在促进思政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上云课堂的交融互动中推动思政课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猜你喜欢
讲道理道理思政课
道理都懂,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讲道理”的面包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不好听,却很有道理
怎么跟孩子讲道理?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讲理的八大戒律
道理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