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兰 周冲 杨雨旋 崔海嵩 牛蕴文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时代价值,展现青年的责任担当,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围绕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参与乡村社会实践状况、愿意服务乡村建设的途径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综合考虑,分析现代技术水平下,大学生投身于服务乡村建设的意愿以及因素,据此提出相关研究策略,以便更好的促进当代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关键词:乡村振兴;大学生;服务乡村;意愿研究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01-0087-04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5.5 文章标识码:A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1]。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参与服务乡村建设一方面能推动“三农”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各省市及地方高校鼓励和呼吁大学生投身于乡村振兴中。如广东省号召30万的知识青年下乡返乡;江西省启动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选派到江西省基层一线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服务乡村建设方面的意愿,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大学生的专业、参与服务乡村建设意愿情况,参与乡村振兴的途径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多方位调查,以便为大学生更好地参与乡村服务建设提供支持。
1 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意愿研究概况
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和影响要素研究方面。如 Qinghai Chen[2]认为新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使用和普及可增加农产品的销量;Jiangtao An等[3]认为依托数字化管理,推动互联网产业与农村农业、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农村医疗和农村文化等方面的结合发展;xin Yang[4]认为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还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高效的数据支撑。联系实际发现,上述科学技术的投入和使用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但外国的学者却很少与将当代大学生与服务乡村建设相结合。
国内研究学者关于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以及未来投身于乡村服务建设的文献较少。张秋菊等[5]人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在乡村拓展创新创业渠道提供了新的机遇;李一芳等[6]人认为大学生是未来乡村振兴人才的“主力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生动力;丁乔[7]认为大学生创业赋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现实挑战,并就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曹蕾等[8]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得到其中的主成分因子,就如何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水平,助推乡村振兴提出了策略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生参与服务乡村建设的学术性研究较少,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理论性研究与实践性探索。文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意愿,大学生发挥价值的空间、限制大学生投身于服务乡村建设的意愿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 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意愿的基本情况
2.1 问卷基本情况
文章面向安徽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发放590份问卷,其中男生288人,女生302人,2019级学生占比22.78%;2020级学生占比24.59%;2021级学生占比26.4%;2022级学生占比26.22%。高等院校专业种类多,各类人才资源丰富,满足乡村振兴下服务乡村建设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本问卷在设计时将大学生的专业以及居住地域考虑其中,结合大学生的所学专业知识储备、家庭情况、兴趣爱好以及个人志向等。就大学生了解乡村振兴的相关情况、参加乡村振兴的方式途径以及影响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意愿的因素等进行探究。
2.2 调查对象对乡村振兴的了解程度
参与本次调研的学生,没听说过乡村振兴96人,占比16.27%;听说过、有点了解的192人,占比32.54%;了解一些的有168人,占比28.47%;比较了解的有61人,占比10.33%;非常了解的有73人,占比12.37%(见表1)。可见大学生对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乡村发展现状关注度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意愿。
2.3 调查对象去往农村就业意愿情况
参与本次调研的学生中坚决不愿意前往农村就业的有93人,占比15.76%;比较不愿意的有187人,占比31.69%;一般的有189人,占比32.03%;比较愿意的有60人,占比10.16%;非常愿意的有61人,占比10.34%(见表2)。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前往农村就业意愿较低、假期期间参加下乡支教或有关社会实践活动较少,由此可见大学生大学生在服务乡村建设方面缺乏热情。
2.4 调查对象参与服务乡村建设的途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方越来越注重将大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结合起来。调研发现,在参与乡村建设的途径中,大学生更傾向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结合专业知识来推动乡村建设,在发展科学种植和养殖技术、电商直播带货、开展农村精神文明活动、担任大学生村官、农村创业五个方面,大学生意愿比较低(见表3)。
3 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潜在力量。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外流、户籍迁移等外在因素以及父母文化水平高、独生子女众多、个人发展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意愿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方面影响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针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倾斜、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乡村环境以及亲朋好友的观点五个方面展开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以及亲朋好友的观点对大学生的意愿影响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乡村环境对大学生选择服务乡村建设意愿的影响较小(见表4)。
4 助力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建议
4.1 加大对大学生助力乡村建设的政策帮扶及宣传
政府要加强大学生返乡助力乡村建设的意愿,就必须要从根本出发,根据当地实地情况制定合理的福利政策。考虑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对大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分析,首先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化农业产业类型和大学生实际就业需求,对现有优惠补贴政策进行细分,实现返乡与就业的双向奔赴。其次,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很多大学生只知道政府对于返乡就业存在福利政策,但不知道具体内容,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大学生能够了解有关政策,学校可以设立专门办公室以及专职人员,负责对意向返乡就业的大学生解答疑问,并简化相关手续,优化相关流程,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便利。
4.2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增加农村就业岗位
农村现代化建设第一步便是要完善对于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的建设,政府对农村的水电等一系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进行全面完善。加强公园的公共服务建设,起到美化周围环境作用,不仅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满意度,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返乡就业,让新一代的当地居民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减缓乡村人员流失。同时,在当今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存在着无限的可能,要将乡村经济发展同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抓住互联网发展的广袤前景,开展乡村互联网+模式,改变传统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将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产业链,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变相增加农村群体的收入提升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意愿。
4.3 多方助力,提高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意愿
高校要培养专业性对口人才,因地制宜,同地方特色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开设有关地方建设的相关专业,并制定相关的福利政策,如解决该专业学生投身当地特色产业建设时,解决落户问题,提供就业渠道等,实现“高校地方产业一体化”,不仅解决当地人才缺失问题,更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学校面向大学生的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对就业具有很强的指向性。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校在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强同地方政府以及乡村之间的合作,对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的有关政策提供支持,让大学生愿意投身其中,提升内在驱动力,同地方合作,建立人才基地,进行人才培训,使大学生能够奠定基础,提升工作效率,逐步形成高校-地方政府-乡镇生态链,高效培养人才,多方助力打造新时代人才,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
5 结束语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大学生服务社会、融入乡村恰逢历史机遇,符合时代趋势。将大学生服务乡村建设的意愿融入实践,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高校进行乡村振兴思想引导,让爱农、兴农的思想融入时代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当中去,提升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增强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乡村的意愿,让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在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需把握时代脉搏,坚定理想信念,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聚力乡村发展,开拓乡村现代化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1-02)[2023-01-
02].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3-02/13/content_273655.shtml.
[2]Qinghai Chen. Research on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 Take Huanta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J]. Journal of Global Economy, Business and Finance,2023,5(4).
[3]Xin Yang. Exploring the new pa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big data technology[J]. Computer Informatization and Mechanical System,2023,6(3).
[4]Jiangtao An,Jiaxin Han. Research on "Internet+" in Linquan Coun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J]. Journal of Global Economy, Business and Finance,2023,5(4).
[5]张秋菊,李春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乡村创业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05):73-77.
[6]李一芳,王泽文,王宁.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三农”情怀及其培养路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3,3(09):135-138.
[7]丁喬.大学生创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探索研究[J].决策咨询,2023(02):61-64.
[8]曹蕾,陈曼曼.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创业胜任力评价[J].创新与创业教育,2023,14(02):8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