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果,王丽娟*,周玉兰,王炳南,陈欢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我国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Juan et al.,2018)。据《中国居民腊食指南(2022)》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高达19%(中国营养学会,2022)。儿童肥胖的诱因很多,包括出生体质量、父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饮食习惯、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等,而睡眠也成为国际上许多儿童肥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Dyer et al.,2017;Nielsen et al.,2003;Tadesse et al.,2017;Wu et al.,2017)。在我国,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问题日益严重(黄小娜 等,2013),学界重点围绕睡眠时长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系进行研究(陈婷 等,2013;杜小婉 等,2010;吴优 等,2018)。1990年,《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提出,睡眠长度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两端是睡眠偏长与睡眠偏短(张斌 等,2008),睡眠偏长与睡眠偏短都属于健康睡眠,极端睡眠长度与躯体、精神、睡眠等疾病无关,而是内在睡眠需求的体现。睡眠偏长与睡眠偏短的主要区别在于睡眠时长。2012年,国际睡眠组织提出,学龄儿童的推荐睡眠时长为9~11 h,青少年为8~10 h,达到推荐睡眠时长的为睡眠偏短,超过的为睡眠偏长(Matricciani et al.,2012)。我国相关研究也探讨了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偏长、偏短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睡眠时间偏长与儿童青少年的BMI无关(Cao et al.,2018);也有研究认为,睡眠时间偏长可以降低肥胖风险(贾俐挺 等,2013;Wang et al.,2019)。因此,本研究对公开发表的探讨中国6~19岁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和肥胖关系且证据等级较高的观察性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和Meta分析,对现有研究证据进行客观总结与评价,旨在厘清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间的长短与肥胖风险之间的关联。
依据PRISMA声明,为确保文献的全面性,本研究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9年10月1日。英文检索主题词包括:1)sleep* or sleep duration or longitudinal sleep or sleep insufficiency or poor sleep or sleep-deprived or sleep problems or sleep disturbances or sleep quality or sleep efficiency or sleep latency or sleep disorders or somnipathy;2)obesity or overweight or fat or adiposity or body mass index or BMI or waist circumference or skinfold thickness;3)teenage* or child* or student* or pupil* or youth* or girl* and boy* or juvenile* or adolescent* or youth or school or primary or elementary or high or secondary;4)China or Chinese。中文检索主题词包括:1)睡眠或睡眠时长或睡眠时间或睡眠不足或睡眠剥夺或睡眠质量或睡眠效率或睡眠障碍;2)肥胖或体质量或超重或身体质量指数或体质量指数;3)儿童或青少年或学生或小学生或初中生或高中生。
首先,运用所有主题词和关键词进行计算机检索;其次,根据标题或摘要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一步查找全文;最后,对所获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人工检索,填补计算机检索的遗漏文献。文献检索流程由2名人员采用独立双盲的方式进行。
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同行评议的原创性中英文期刊文章,排除非中英文文献和未发表的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摘要、评述、文献综述、论著、病例报告等;2)纳入以睡眠与肥胖为研究主题,且以睡眠为自变量、超重或肥胖为因变量的实证性研究,排除与主题无关的研究;3)纳入研究对象为中国6~19岁无特殊疾病的儿童青少年,排除研究对象为非中国人群、不符合年龄、动物、特殊人群(如专业运动员与残疾人)、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研究;4)纳入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干预实验研究,横断面研究由于只能反应变量之间可能的相关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予以排除;5)由于要满足Meta分析需要对效应值进行合并的条件,纳入文献需提供睡眠与肥胖关系的效应值及其95% CI,或可计算其OR及95% CI的基础数据。
根据设计的标准化程序和表格,由2名研究员采用独立双盲的方式对纳入文献进行信息提取,并进行质量评价,不一致处由第三方查阅具体文献确定。资料提取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地区、受试者的基本信息、研究类型、暴露因素与测量、结局指标与测量、随访时间、混杂因素和研究结果。
本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最终纳入的研究进行评价(曾宪涛 等,2012;Wells et al.,2000)。NOS量表可以同时评价病例与队列研究,针对队列研究分别从暴露队列的代表性、混杂因素的控制、结果的测定方法、随访的完整性等8个角度进行评价,而对病例研究的质量评价则通过病例的代表性、病例的选择、混杂因素的控制、暴露的调查和评估方法等8个条目进行评分(表1)。每项研究中相应条目得分为1分(评估项目明确描述或呈现)或0分(评估项目描述不充分或确实),其中“控制混杂因素”条目为2分,所有条目的总分为9分。由2名研究人员对所纳入文献进行独立评价,不一致的地方经讨论后达成一致。文献总体得分≥7分被认定为高质量研究,5~6分为中质量研究,≤4分属于低质量研究(周婷 等,2016;Stang,2010)。
表1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Table 1 Quality Assessment Results of Studies Included
本研究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OR/RR和相应的95% CI进行合并,通过Z检验决定显著性。采用Q检验和I2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分析,当P<0.05,I2>50%时,表明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Higgins et al.,2003)。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并通过性别、样本量、指标分组、肥胖标准、质量评分、睡眠周期等亚组分析探讨研究特征对结局变量的影响及产生异质性的原因,采用Egger检验和Begg’s秩相关检验判断发表偏倚,若存在发表偏倚,采用非参数剪补法修正效应值(王丹 等,2008;张天嵩 等,2009)。
通过检索词在电子数据库共检索到文献356篇,将文献导入Noteexpress 3.2.0.7350软件,剔除重复文献90篇;通过阅读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一步排除文献40篇;对余下的226篇文献通过阅读全文进行复筛,排除文献214篇,通过参考文献和相关综述文献添加2篇;对纳入系统评价的14篇文献进行效应值和95% CI或可计算的基础数据进行查找,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为11篇(陈琨 等,2016;古灼和 等,2018;贾俐挺 等,2013;周芳 等,2007,2011;Cao et al.,2018;Huang et al.,2018;Hui et al.,2003;Lim et al.,2019;Wang et al.,2019;Yi et al.,2011)(图1)。
图1 文献检索流程图Figure 1. Flow Diagram of Study Selection
在纳入系统综述分析的14篇文献中(表1),5篇为队列研究,9篇为病例对照研究。质量评价结果显示,5篇队列研究文献(100%)的暴露队列均具有代表性,非暴露和暴露队列均来自同一人群,暴露(即睡眠时长)的确定来自结构式的问卷调查,且均运用仪器测量身高体质量(测量工具有效);4篇文献(80%)控制了混杂因素;3篇文献(60%)的随访时间达到3年以上或样本随访率达到70%的标准;仅1篇文献(20%)在研究初始阶段其样本均为无肥胖或超重;9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100%)的病例具有代表性、对照选择为社区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的无应答率相同;8篇文献(88.9%)的病例诊断正确有效且病例与对照的调查方法相同;6篇文献(66.7%)控制了混杂因素;仅2篇文献(22.2%)在研究之初剔除了有疾病病史样本;无研究运用客观仪器测量的方式进行暴露的评估(评估睡眠时长)。总体而言,所纳入的文章中,9篇(64.3%)为高质量研究,5篇(35.7%)为中等质量研究。
2.3.1 发表时间与地域特征
14篇文献的基本特征如表2所示。2010年以前、2010—2015年和2016—2019年的发文量分别为3篇(21.4%)、3篇(21.4%)和8篇(57.1%),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03年。4篇(28.6%)文献以我国香港地区的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1篇(7.1%)针对全国范围;针对我国其他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的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的文献占比为64.3%。
表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Table 2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Trials
2.3.2 样本特征
14篇文献中,样本总量为25 266人,10篇(71.4%)文献的样本量≤1 000人,4篇(28.6%)>1 000人。5篇(35.7%)受试者为中小学生,4篇(28.6%)为小学生,5篇(35.7%)未对学段进行说明。
2.3.3 暴露因素及测量
所有14篇文献的暴露因素为睡眠时长,其中7篇(50%)聚焦于睡眠时间偏长的影响,3篇(21.4%)分析睡眠时间偏短的影响,3篇(21.4%)同时分析睡眠时间偏长和偏短,1篇(7.1%)文献未对睡眠时长进行划分。所有研究均采用自我报告方式评价睡眠时长,12篇(85.7%)文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2篇文献(14.3%)则结合了问卷调查和睡眠日记、病史、电话咨询的方式对睡眠时长进行测量。3篇(21.4%)对睡眠时间偏长或偏短的定义符合国际睡眠组织提出的标准(睡眠时间偏长为学龄儿童>11 h,青少年期>10 h;睡眠时间偏短为学龄儿童<9 h,青少年期<8 h),1篇(7.1%)对睡眠时间偏长或偏短的定义未具体说明,其他10篇(71.4%)采用自定标准。其中3篇(21.4%)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睡眠时长<7 h或≤7 h定为睡眠时间偏短,≥7 h、≥9 h、≥10 h定为睡眠时间偏长;3篇(21.4%)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睡眠时间<8 h或≤8 h界定为睡眠时间偏短,将>8 h、>9 h、>11 h界定为睡眠时间偏长;4篇(28.6%)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睡眠时间<9 h定为睡眠时间偏短,将>9 h或≥9 h定为睡眠时间偏长。在睡眠测量周期方面,有11篇(78.6%)以24 h为睡眠测量周期,有3篇(21.4%)以每晚时间为睡眠测量周期。
2.3.4 结局指标及测量
结局指标分为超重/肥胖和肥胖,其中7篇(50%)针对超重或肥胖进行研究,剩余7篇(50%)则仅针对肥胖。14篇文献均以BMI作为肥胖的测量标准,其中12篇(85.7%)采用客观测量的方式采集身高和体质量数据,2篇文献未说明身高和体质量的测量方法。对于肥胖的划分,3篇(21.4%)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推荐的肥胖标准(BMI>第85百分位数为超重,BMI>第90百分位数为肥胖),7篇文献(50%)参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orking Group of Obesity in China,WGOC)推荐的肥胖标准(6~18岁:16.3~24.0 kg/m²以上为超重,17.9~28.0 kg/m²以上为肥胖),剩余4篇(28.6%)分别运用2000年与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同年龄同性别的第95百分位、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标准(6~18岁:17.34~25.00 kg/m²以上为超重,19.65~30.00 kg/m²以上为肥胖)和大于120%的身高标准体质量中位数作为划分肥胖的标准。
2.3.5 混杂因素
10篇文献对混杂因素进行了调整,各研究调整的混杂因素多样,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如年龄、性别等)、父母与家庭基本信息(如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家庭月收入、家庭肥胖史等)、饮食习惯(如零食习惯、喝饮料习惯、水果蔬菜摄入等)、身体健康状况(如发烧、腹泻等)、静坐行为(如静坐时间、屏幕时间、做作业时间)、出生体质量与喂养方式和测量误差(如加速度计磨损)。但大部分文献的调整因素为性别和年龄(各6篇,42.9%)以及父母BMI(4篇,28.6%)。
纳入系统综述的14篇文献中,有2篇文献未提供OR和95% CI或可计算的原始数据,1篇文献未对睡眠时长进行长短划分,故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文章共11篇。其中,3篇同时报告了睡眠时间偏长和偏短与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的关系,在分析时进行了分开处理;1篇分别报告了男、女生的睡眠时长与肥胖风险的关系,未报告整体样本的分析数据,将男、女生的数据结果也分开处理进入Meta分析。因此,本研究共对16项研究(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
2.4.1 睡眠时间偏长和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10项研究探讨了睡眠时间偏长与肥胖风险的关系。首先,检验发现,文献的异质性显著存在(I2=89.5%>50%,Pi=0.0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偏长使肥胖(包含超重)风险降低40%(OR=0.60;95% CI:0.47,0.76;P<0.01;图2)。
图2 睡眠时间长与中国6~19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Meta分析Figure 2. The Meta-Analysis of the Risk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 Sleep Duration and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ese School-Ag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 to 19
由于纳入的文献存在高度异质性,本研究对可能引起研究间异质性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以探讨异质性的可能原因。亚组包括样本量(≤1 000人和>1 000人)、肥胖分组(超重/肥胖、肥胖)、肥胖划分标准(WGOC标准、WHO标准和其他标准)、文献质量(<7分和≥7分)和睡眠周期(24 h睡眠周期和夜间睡眠周期)。纳入研究极少对不同年龄段(学龄儿童与青少年样本)和不同性别(男生与女生样本)进行独立分析,无法提取不同年龄段与不同性别的独立研究数据,因此未对性别与年龄组进行亚组分析。睡眠时间偏长在样本量小于或等于1 000人、肥胖、WGOC和其他肥胖标准、文献质量评分(<7分和≥7分)、睡眠周期(24 h和夜间睡眠周期)亚组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50%,P<0.05),其他亚组(样本量>1000人、超重/肥胖和WHO肥胖标准亚组)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50%,P>0.05;表3)。
表3 睡眠时间长与中国6~19岁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关系的亚组分析Table 3 The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Risk Relationship between Long Sleep Duration and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 to 19
为探索各研究间的异质性是否由单项研究引起,对睡眠时间长与肥胖风险的关系进行敏感性分析。依次逐项剔除纳入的单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单项研究对合并结果的影响不大(图3),表示本研究合并效应量结果较为稳定。此外,对睡眠时间偏长与肥胖风险关系的研究采用Begg’s秩相关法和Egger直线回归法进行发表偏倚检测,以各研究OR为横坐标,OR标准误为纵坐标绘制漏斗图。漏斗图基本对称(图4),Begg’s秩相关检验(z=1.61,P=0.107)与Egger回归分析(t=-2.01,P=0.079)均显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
图3 睡眠时间长敏感性分析Figure 3.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Long Sleep Duration
图4 睡眠时间长漏斗图Figure 4. Funnel Plot of Long Sleep
2.4.2 睡眠时间偏短和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6项研究探讨了睡眠偏短与肥胖风险的关系,且研究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统计学异质性(I2=88.7%>50%,Pi=0.000)。故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偏短使肥胖风险升高126%(OR=2.26;95% CI:1.18,4.33;Pi<0.01;图5)。
图5 睡眠时间短与中国6~19岁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Meta分析Figure 5. The Meta-Analysis of the Risk Relationship between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 to 19
由于纳入的文献存在高度异质性,本研究对可能引起异质性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过少,对于性别、肥胖分组、肥胖标准、文献质量评分、年龄组无法进行亚组分析,因此睡眠时间偏短与肥胖风险关系的亚组分析中仅包括样本量(≤500人和>500人)和睡眠周期(24 h睡眠周期和夜间睡眠周期)。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表4),睡眠时间短在样本量≤500人、24 h和夜间睡眠周期亚组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50%,P<0.05),而样本量>500人亚组不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50%,P>0.05)。
表4 睡眠时间短与中国6~19岁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关系的亚组分析Table 4 The Sub-group Analysis of the of the Risk Relationship between Short Sleep Duration and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6 to 19
为探索各文献间的异质性是否由单项研究引起,对睡眠时间偏短与肥胖风险的关系进行敏感性分析,依次逐项剔除纳入的单项研究,结果均显示单项研究对合并结果影响不大(图6)。此外,对睡眠时间偏短与肥胖风险关系的文献采用Begg’s秩相关法和Egger直线回归法进行发表偏倚检测,以各研究OR为横坐标,OR标准误为纵坐标绘制漏斗图。漏斗图基本对称(图7),Begg’s秩相关检验(z=0.75,P=0.452)与Egger回归分析(t=2.12,P=0.102)均显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
图6 睡眠时间短敏感性分析Figure 6.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Short Sleep Duration
图7 睡眠时间短漏斗图Figure 7. Funnel Plot of Short Sleep Duration
通过Meta分析,对中国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与肥胖风险的多个独立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定量的统计学综合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偏长降低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而睡眠时间偏短则增加了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
对于睡眠时间偏长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系学术界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睡眠时间长减少了身体活动时间,降低了能量消耗,导致肥胖(张爽 等,2015);也有研究认为,充足的睡眠时长结合有效的运动与健康的饮食习惯能有效减低肥胖风险(Padez et al.,2005;Snell et al.,2007)。本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偏长可以降低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既往研究中,Chen等(2008)与Ruan等(2015)分别对国际上公开发表的17项与25项有关儿童肥胖与睡眠时长的关系研究进行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得到与本研究相同的结果。目前,对于睡眠时间偏长降低肥胖风险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原因:1)睡眠时间长从表面上看似减少了儿童青少年从事其他活动(如身体活动的)时间,但如果从自主参与的角度分析,充足的睡眠能让儿童青少年保持充沛的精力,拥有更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儿童青少年更主动和积极地参与身体活动,从而消耗更多能量,降低肥胖风险(陈洁瑜 等,2016)。2)瘦素和脂联素之比可作为一项反映儿童青少年胰岛素抵抗的新指标,对肥胖相关代谢紊乱的预测具有参考价值(阴津华等,2013)。充足的睡眠可降低瘦素和脂联素的比值,改善脂肪因子谱的紊乱,避免代谢紊乱的发生,从而降低肥胖风险(李路娇 等,2016)。3)本研究纳入的所有文献都用自我报告方式评价睡眠时长,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回忆及报告偏倚。如睡眠时长是指入眠至清醒状态的时间(Dewald et al.,2010),然而许多受访者所报告的睡眠时长可能包含入睡和起床时间,因此可能对于睡眠时长过多估计(Magee et al.,2008),报告的睡眠时间偏长可能实则为正常睡眠时长。因此,今后研究需要运用加速度计、睡眠多导图等客观测量方式精确测定睡眠时长。基于此研究结果,政府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应采取措施适当延长儿童青少年的睡眠时长,从而降低肥胖风险。然而,也应注意避免过度睡眠,虽然目前还未有研究提出我国儿童青少年过度睡眠的标准和导致肥胖的科学证据,但睡眠的延长应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后续研究也应对儿童青少年过度睡眠进行科学界定,并了解其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睡眠时间偏短增加了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风险。既往研究中,对于睡眠时间短与儿童肥胖关系的结果比较一致,即睡眠时间偏短是儿童肥胖的风险因素。国际儿童睡眠时长与肥胖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也得到相同结果(刘恒言 等,2018;Chen et al.,2008;Fatima et al.,2015;Li et al.,2017;Miller et al.,2018;Ruan et al.,2015;Wu et al.,2017)。《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指数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六成睡眠时长不足8 h(中国睡眠研究会,2019),睡眠不足不但会造成脑功能下降、生长迟缓等问题(Jiang et al.,2011,2014),也是导致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偏短导致儿童肥胖可能与激素水平的改变及身体活动减少等要素有关。国内外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短可以导致体内激素水平改变,包括瘦素水平降低、生长激素释放钛水平升高,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以引起大脑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进食(Bayon et al.,2014)。实验性研究也已发现,睡眠剥夺会影响食物的选择,如减少蔬菜水果的摄入,增加高能量食物摄入(Hjorth et al.,2014)。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减少,可能会导致白天嗜睡和疲劳,进而导致自主身体活动减少、久坐行为增加,有研究也证明了身体活动减少、久坐行为的增加是引起儿童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Carson et al.,2016;Foti et al.,2011)。
在传统认知中,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睡眠是一天24 h中的3种活动行为,其独立开展并独立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本研究纳入的文献都是独立研究睡眠时长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系,并未涉及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或久坐行为。然而,近年有研究认为,一天24 h时长固定,一种活动的增多必然导致其他活动减少(吕雅杰 等,2019),且这3种行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及健康状况。在这种理论的驱动下,2016年加拿大制定和发布了《加拿大儿童青少年24小时活动指南:融合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2019年澳大利亚发布了《澳大利亚儿童青少年(5~17岁)24小时活动指南:融合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建议儿童青少年每天中高强度活动时间不少于60 min,屏幕时间不超过2 h,5~13岁每晚保证睡眠9~11 h,14~17岁每晚睡眠保证8~10 h。通过融合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为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指导。也有相关研究讨论了24 h活动的体质量效应,研究结果高度一致,均发现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与睡眠)达标的条数与BMI呈负相关,即24 h活动多项达标可有效降低肥胖风险(Katzmarzyk et al.,2017;Valerie et al.,2013;Zhu et al.,2020)。因此,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不可再独立地针对睡眠或某一项活动展开,而应将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时长作为一个整体,平衡处理。
本研究优势在于纳入的文献均为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因果论证强度较高。并且,本研究中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较高(7项高质量研究,4项中质量研究);敏感性分析显示,依次剔除各单项研究,研究结果与原结果一致,说明合并效应量结果较为稳定;各研究在漏斗图中基本对称,Begg’s秩相关检验与Egger回归分析均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综上所述,睡眠时长与中国儿童青少年Meta分析的结果较为可靠。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不足:1)尽管大部分研究考虑且控制了部分潜在的混杂因素,但每项研究所调整与控制的混杂变量不同,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且有可能影响儿童肥胖的其他混杂因素(如身体活动)并未排除;2)仅分析了睡眠时长,未考虑睡眠质量对肥胖的影响;3)与活动记录仪或多导睡眠记录仪等运用仪器进行客观测量的方法相比较,自我或家长报告的睡眠时长数据可能造成比较大的误差,因此,睡眠时长与肥胖关系的结果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4)纳入的文献均采用BMI界定超重或肥胖,没有参照腰围或腰臀比,不能提供精确的体质量水平;5)纳入的文献针对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研究较少,无法了解睡眠与肥胖风险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未来研究应针对睡眠与肥胖关系的学段、年龄、性别差异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Meta分析表明,睡眠时间长会降低肥胖风险,睡眠时间短则导致肥胖风险增加。由于儿童青少年睡眠时长是一项容易修正的风险因子,因此这一发现对预防和治疗肥胖具有积极意义,应受到医疗保健人员、健康教育者、学校及家长的重视,制定促进睡眠的干预措施,并结合24 h活动中的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干预,有效控制与降低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有必要实施随机干预性实验,以验证延长睡眠时长对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