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龙
正确认识并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在这一点上,高君宇树立了光辉榜样。他的马克思主义观集中体现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两个问题的科学阐释上。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阐释
1921年9月1日,高君宇在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年会上发言指出:“我以为主义不是宗教,是一种方法。是用他向各方面改造的方法,不限于政治经济方面。”他这里所论述的主义正是马克思主义,正如他于1922年7月2日在少年中国学会杭州年会上发言时指出的:“我自身是信马克斯(思)主义的,去年便已如此想。”
由此可知,针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教,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用以向各方面改造的方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之后,他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他多次倡导中国进步青年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他于1920年7月暑假回到山西省立一中和王振翼、贺昌等开座谈会时,针对当时社会思想和山西的情况,介绍了北京纪念“五一”劳动节的情况和对无政府主义问题的认识,提倡大家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和认识问题。①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是无法成就一番事业的。他指出:“我相信无明显的主义便不能做出什么事业”,而且“因无共同主义,在先所做的事,尽有背道而驰的,无可以产生共同主义之理”②。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也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明確指出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解答
关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高君宇从以科学方法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答。
1.以科学方法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他认为:“故我信还是限定一期间,以研究主义,然后即规定一种主义的好。”③即必须先以科学方法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然后才能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好,从而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五四运动前后,他深入研读和聆听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讲。1920年3月,在李大钊指导下,高君宇、邓中夏等人秘密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设立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小型图书馆,名为“亢慕义斋”。高君宇和范鸿劫等担任英文组负责人。此举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学习和传播。
他为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山西的广泛传播,1921年10月指导帮助贺昌等山西进步青年创办以“研究学术,服务社会”为宗旨的“青年学会”。在以科学方法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推动了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
2.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必然要求。高君宇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第一,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事业的辩证关系,既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始终强调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一方面,他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针对中国革命的对象,他指出:“我们对时局的态度,当脚踏实地,根据于目前的政治及经济的实况。就现状而言之,中国的所有者(是)外国的帝国主义及国内军阀。外国资本家除经济的侵略(外),并利用政治以达他们的目的。结果中国的政治陷于半独立状态中。因此除反对军阀以外,我们应于任何可能范围内揭示帝国主义的恶魔,美国亦在反对之列。”④他将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当时的中国国情,明确了中国革命对象是国内反动军阀与帝国主义。针对中国革命的动力,他指出:“中国人民除了打倒军阀与官僚,别没解救出路;但也要明白:打倒军阀与官僚要人民自己武装起来才得到,绝不是利用一派军阀官僚打倒另一派军阀官僚可以达到目的。”⑤中国革命要紧紧依靠劳动群众,“离了劳动者的群众实力,中国革命将不可能;中国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惟有是团结了的劳动群众”。⑥另一方面,他还特别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不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实践,逐步形成了民主革命思想、统战思想、妇女解放思想、青年责任观、世界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等,随着革命形势发展和革命实践深入,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这些思想。
第二,坚定地反对拿狭隘了解的“马克思主义”来裁剪现实,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问题,澄清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如1922年6月23日他以江越为笔名撰写《听了江亢虎君讲演之后》(发表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批驳江亢虎关于“俄国自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之后,就将共产主义实现了”这一狭隘认识,以及其“以这个根本错误为俄国困苦现状的前提,而又以现状的困苦为已证明共产主义失败”的错误结论,高君宇还旗帜鲜明地阐明“共产党就是替工人阶级做事的政党”⑦。再如,1924年1月24日,他发表《对于列宁主义的误解》,澄清了人们对列宁主义关于新经济政策和对于弱小民族的态度的诸多误解。
在实践中有力宣传、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
在实践中宣传马克思主义。高君宇是马克思主义的有力传播者,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一定贡献。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他就加入平民教育讲演团,深入到北京东南部的乡村、工厂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宣传效果进行深刻反思,总结指出:“要搞好宣传、唤醒群众,就必须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把中国的问题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不能光讲大道理。”⑧1921年1月,在高君宇、邓中夏等人的宣传帮助下,共产党北京支部创办我国第一所面向工人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校——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为向工人阶级广泛地、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保障。他还依靠机关刊物书社学会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早在1918年10月,他就成为以李大钊、邵飘萍等为指导的《国民》杂志的编辑,还为《新潮》《新青年》《晨报》副刊、《国民日报》《北京大学学生周刊》等刊物主动撰稿。他积极参与团中央机关刊物《先驱》的编辑工作,又协助蔡和森一起编辑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通过《向导》,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尤其是在山西的传播。正如彭真在1990年回忆山西建党初期的情况时曾指出:“党中央、团中央出的《向导》等刊物,在山西宣传共产主义思想起了很大作用,当时有些人入党入团就是看《向导》受到的启发。以后山西建党就是靠《向导》,你给我一本《向导》,我给他一本《向导》,扩大政治影响。还有一个《中国青年》,这两个刊物都起了很大作用。”此外,1919年8月,高君宇指导王振翼等创办《平民周刊》,为在山西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阵地。1921年6月,《工人周刊》创刊,他担任编辑,为在工人群众中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阵地。
在实践中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他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明确要求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920年7月,暑假回山西太原在省立一中和王振翼、贺昌等开座谈会时,提倡大家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和认识问题。1920年5月,他在《新青年》“劳动纪念号”上发表长篇调研报告《山西劳动状况》,是对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创新性运用。这篇调研报告是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和朋友续约斋、韩雪峰、方成章前往太原、大同等地深入调查劳动状况后撰写而成的,是对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重要理论品质的坚持和运用。他初步进行了阶级分析,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谈到劳工报酬时,他指出,阎锡山在山西励行“新政”后,人民的负担比以前增加了好几倍,劳动的报酬被“剥了又剥,洗了又洗,论(轮)到苦工——真正的工作者——底身上,比蒼蝇底翅子都薄了”。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创新性运用。
在实践中认识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高君宇始终践行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并用新结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一,用民主革命思想回答中国革命问题。面对国内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压迫中国人民日趋严峻的形势,他通过发表《中国人民要与西方工人一致反抗法帝国主义对德的横暴》《助军阀残民之总统命令》等文章,深入分析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军阀的实质,基于此通过《在少年中国学会杭州年会上的发言》,深刻阐明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军阀是中国革命的对象,通过发表《勖江西人民》《全国商界好榜样》等文章,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动力;面对当时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形形色色主义的流行,他指出:“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唯有坚持无产阶级革命,唯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我们的祖国才有出路。”⑨对无政府主义,认为其“是一种美妙的幻想,用它来挽救祖国只是一条死胡同”⑩。对无政府主义否认国家的观点,认为:“我们革命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的,但在消灭阶级以前,还得要国家,而且是要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只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才能进行彻底革命,才能最后消灭阶级社会。”,他还用无产阶级政权建设思想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他在文章《怎样运用政权为人民谋幸福》中明确指出:“夺取政权是第一步,正确发挥政权作用更为重要,善于运用政权主要是珍惜人民权利……只有诚恳与永恒地为劳动群众,全面消除剥削与压迫,其他的任何形式独裁道路都走不得,如此才能免于堕落。”-
其二,用“工人们需要一个政党”回答工人阶级“怎么办”的问题。在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面对国内反动军阀的残酷暴行,工人们如何维护利益、争取自由是当时工人阶级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他在文章《工人们需要一个政党》中在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深刻论证工人们需要的政党是怎样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怎样的政党等问题,阐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工人运动等迫切问题。
综上可知,高君宇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有力传播者、创新实践者,他在革命生涯中逐步树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中,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扎根作出了贡献。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高君宇文集》,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59、59、64、84-85、127、62、194页。
⑧王家进:《高君宇的革命生涯》,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⑨⑩, 王庆华:《高君宇传》,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28-129、128、135页。
[本文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规划课题青年项目“高君宇对马克思主义在山西传播的贡献研究”(项目编号:YWQN202234)]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