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靖,韩启群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2年10月11日,《当代外国文学》杂志、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了“‘双碳’背景下当代外国生态文学前沿研究”高层论坛。本届论坛议题丰富,不但涵盖了“当代外国文学中的气候危机书写”“当代外国生态文学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书写”等前沿议题,还设置了“当代生态文学研究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中外生态文学比较研究”等议题,以期推进生态文学研究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为打造中国学派生态批评话语体系贡献学术智慧。
2022年夏天,高温、野火、洪灾等环境危机以及未来气候危机“新常态”的环境警示,再次让人类不得不直面地球生态恶化所带来的生存危机;以俄乌战争为代表的地缘政治冲突带来的环境污染表明,固守零和博弈思维只会进一步加剧全球环境危机。在此背景下,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尤其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战略目标,使我国从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参与者、努力贡献者,逐步成为关键引领者。
“双碳”目标在引领社会绿色转型的同时,也为生态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机遇和学术增长点。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在题为“智能时代中国外国文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的发言中,提出如何在21世纪以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危机语境中更新传统知识体系这一宏大命题。刘建军以“主体性”这一哲学概念为切入点,深入论证了智能时代知识体系更新的重要路径,指出只有突破以人为本的实体性主体概念,代之以关系型主体论,才能有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刘建军的发言相呼应,上海交通大学的彭青龙教授反思了数字时代文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这一悖论议题,并在数字时代快速发展、新文科教育趋向的双重背景下探讨了实现文学科学性和人文性二者有机融合的路径。
21世纪的危机语境和“双碳”目标的提出,不但对人文社科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也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研究灵感和切入视角。苏州大学朱新福教授聚焦气候变化小说这类与“双碳”议题密切相关的文学类型,梳理了其创作和研究的基本脉络,并结合大量小说实例归纳了气候小说的重要主题,如反映气候灾难的全球影响、代际公平和末日预言、未来环境思考和生态整治等,深化了学界对于气候变化小说的理解。南京林业大学韩启群教授将环境危机语境与“物转向”思潮相勾连,审视了环境危机语境所生发、塑造的生态文学研究新选题和新方法,体现了学者们在研究中积极观照时代语境的学术自觉。河海大学张海榕教授在以“‘绿色’水坝:论当代外国生态文学中的‘环境正义’”为题的报告中,论证了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的生态小说《有意破坏帮》以及“绿色水坝”工程的失败原因,借此透视文本的生态内涵和文化意蕴。无论是朱新福所提及的气候变化小说,还是张海榕从水坝入手的物转向研究路径,均体现了21世纪危机语境对生态文学研究的影响与塑造。
和往届相比,本届论坛不仅聚焦于生态文学研究前沿和热点,还尝试积极探索具有中国气派的生态文学研究新方法、新选题、新视角,试图为推进生态文学研究中国话语体系建设赋能蓄力。正如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在致辞中所言,构建生态文学研究中国话语体系完全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所强调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意。生态文学研究的中国气派奠基于舍我而不可的学术洞见,而中西古今思想资源的深入对话能够映照彼此的独特理路,正是开掘新问题、新方法的重要契机。本届论坛在探索具有中国气派的生态文学研究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条鲜明的路径:
第一,与会专家自觉立足中国语境,借助历史和话语、思想的再语境化反思性地借鉴吸收外来批评理论,实现生态文学批评话语的交流互鉴。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通过史料钩沉,揭示了当代生态批评对生态法西斯主义的历史盲视。生态法西斯主义这段当代欧美生态批评不愿提及的晦暗历史,恰恰表明生态批评常常满足于就事论事地谈论环境危机,忽略了生态危机背后的国际政治语境。只有重新勘定文学批评与现实政治的关系并在政治语境中将生态批评重新问题化,才能将生态批评上升为全球现代性根本问题的终极追问。北京林业大学南宫梅芳教授则以儒家学说来映照、反思、超越“通体性”学说在伦理和政治上的虚无倾向。南宫梅芳认为“通体性”学说以物质性和内在交互的认知为基础,构建并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物质性具身的“通”所构建的批判视阈,固然揭示了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痼疾,但在建立通体性的伦理观和批判环境不公等方面却难免蹈空。而儒家的“仁民爱物”落脚于推己及人的体验性情感,经过“亲亲”“仁民”“爱物”的体验性外展,将“仁”延展到万物,为“通体性”学说落实于个人道德和责任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中介。
第二,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批评方法中的宝贵资源,努力发展生态批评研究的中国学派。从早期中国生态运动的先驱学者鲁枢元教授、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对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的构建,到首都经贸大学教授程虹、厦门大学教授王诺等学者对西方自然文学、生态批评的系统介绍,再到山东大学程相占教授博采中西环境美学思想所提出的“生生美学”,生态批评在本土已经发展为自成体系的中国学派。在本届论坛中,程相占认为虽然目前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提出了生态文明、生态存在、生生本体、生态审美等基本概念,构建了生态美学的学科体系,但其内部逻辑仍然有待进一步廓清,而“生态实在论”“身-心-境三元论美学范式”“审美互动”“生态魅力”“审美应该”“审美可供性”“审美暴力与文弊”等理论、范式或者范畴的提出,从哲学基础、美学范式和审美范畴方面充实了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建构。
“双碳”问题内在的全球属性必然需要不同文明勠力同心,共同商议、实践应对之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尺度上思考“双碳”问题无疑使得“双碳”背景下的人文社科研究具备了文明互鉴的巨大潜能。杨金才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在“双碳”背景下,生态文学研究不但要了解和洞察“双碳”引领的人文社科研究变革趋势,还应立足于中国学者立场加强对外来生态批评理论的反思,秉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立场开展研究。本次论坛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思考,聚焦于文学的全球想象和文学文本的跨文化对话,并在文明对话的宏大背景中重新锚定生态文学研究的学理依据和批评进路。
湖南师范大学曾艳钰教授以新世纪全球小说为例讨论了审美愉悦之于文明互鉴的意义。曾艳钰认为当下生态批评重视政治性的理论话语,偏废艺术分析和审美评价,理论陈述与读者审美愉悦分道扬镳。为克服这一弊端,她寄望将审美愉悦重新纳入生态文学研究,以审美之维重构虚构文本和真实世界、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审美法则与现实指向等关键张力。四川交通大学胡志红教授则通过动物书写的跨文化比较探寻生态文学如何芹献于文明互鉴。动物议题,特别是动物形象的重审和重塑是生态文学的重要问题。从这一关切出发,他发现《沙乡年鉴》和《狼图腾》虽然都塑造了积极正面的狼形象,但其“狼”书写透露的环境关切却迥然有别,而造成这一差异的深层原因,正是对生态伦理原则的生物学和文化取向,生态伦理的建构路径中自然与种族的关联,环境退化的再现模式和再现伦理等关键问题的不同理解与回应。江西师范大学唐伟胜教授从叙述策略的比较深入到文化和思维的异同参校,挖掘出不同文化传统的文学作品书写动物意识的不同侧重。他以科塔萨《美西螈》和唐传奇名篇《薛伟》中的动物变形和动物意识书写为例,指出移情还是同情等叙述策略的差异只是手段之别,无论采用何种文学形式,动物意识的书写都能改变人类认知非人类的方式。
生态危机的“新常态”召唤着生态文学研究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气派。系列高层论坛以文学为视角,以生态为特色,以文明为愿景,不仅在生态文学研究的议题、范式和进路等方面推陈出新,更以生态文学研究为契机,凝聚学术智慧,探赜人文学科话语建构和文明反思与互鉴,为我国生态文学研究的知识交汇和思想碰撞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