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纷 于笑 张盼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主要抓手,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育人活动的过程中,面临着育人功能认识不充足、育人管理机制不成熟、育人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从志愿服务育人特征入手,剖析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实现过程中的难点和困境,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育人成效,从组织管理、平台搭建、整合资源等多方面探索育人功能实践路径,指导志愿服务育人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高校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是新时代高校一体化育人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思政”教育体系下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深化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要立足社会发展进程,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明确志愿服务育人效果影响因素,持续完善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平台搭建、资源整合等育人路径,充分发挥高校人力优势、智力优势、物力优势,切实提升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效果,培养能担重任、可堪大用的新时代建设者。
志愿服务育人特征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和改善,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在此背景下,志愿服务活动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实践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重视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重要内涵,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拓宽了实践教育的渠道,在组织形式上和实践内容上具有理论性的体现,在教育方式和实施方式上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二是自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志愿服务的价值体现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志愿服务的活动主体是个人,面向对象是社会群体,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日益社会化。三是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奉献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源远流长,志愿服务活动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又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志愿服务育人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启发志愿服务育人思维,把握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困境,针对性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困境分析
教育部办公厅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也完善了“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内容。高校把志愿服务放在实践育人的核心位置,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奉献意识和担当意识。如今,各类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团体蓬勃发展,服务对象逐渐丰富,服务形式也越发多样。从高校志愿服务育人整体来看,参与人数、参与规模和服务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貌,但还存在着育人功能认识不充足、育人管理机制不成熟、育人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一)志愿服务育人功能认识不充足
目前许多高校不够重视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一方面,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过于注重形式而轻内容,导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高,获得感和成就感不足。另一方面,未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进行引导,部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不纯粹,使志愿服务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对志愿服务育人功能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志愿服务组织者和参与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存在偏差,易出现随着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团队规模不断缩小的情况,不利于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
(二)志愿服务育人管理机制不成熟
近几年高校志愿服务快速发展,大趋势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但仍然存在管理机制不成熟的问题。首先,缺少专业化管理,高校一般未设立专门的指导管理部门,主要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导,学生自愿参与,而受学制限制,无法形成一支稳定的管理队伍,难以维持管理上的延续性。其次,培训力度不够,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最后,奖励机制不完善,落后的管理机制无法充分调动志愿者们的积极性,不利于形成良性循环的志愿服务育人氛围。
(三)志愿服务育人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也开始重视志愿服务育人保障体系建设,但还存在着资金保障不到位、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不严密等问题。资金经费是开展志愿服务的保障,以支教为例,路费、教材、食宿等都需要经费支持,能够缓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资金压力。法律保障机制能保障志愿者自身的合法权益,促使志愿服务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往往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目前高校内部各部门的协同力度不够,志愿服务育人保障体系中组织保障机制有待完善。
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路径探索
(一)加强专业组织管理,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跟学校的课程资源、师资配备等紧密结合,才能有效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优化志愿服务组织管理,需要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组织保障等多方面下功夫。加强顶层设计,要从学校层面重视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发挥学校行政管理部门的力量,比如学校团委、学工部,加强对志愿服务组织的领导,拓宽信息渠道,有助于提高志愿服务组织者的站位,致力于开展符合大学生时代特征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活动,提高育人实效。加强制度保障,让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更具科学性,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商管理学院为例(以下,简称学院),制定《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时长管理条例》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奖励办法》,完善志愿者招募环节,加强志愿者登记管理,丰富志愿者培训内容,建立考核监督反馈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长效发展。加强组织保障,要充分利用高校党团组织的组织优势,把志愿服务放在德育的核心位置。以学院青协为例,根据不同需求招募志愿者,比如以班级为单位承办教学楼清扫活动,以团支部为单位承办爱心捐物活动,既能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也能实现个人价值。此外,学院还成立党员服务队、党员先锋岗等,进一步强化党员的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拓展志愿服務平台,确保育人效果持续化
高校内部的优质资源往往被忽视,综合能力强和专业素养高的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包括校外志愿服务和校园志愿服务,高校应保障校外校内志愿服务均衡发展。首先,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志愿服务社会化。高校应建立和校属地公益资源的联系,对后期开展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以学院为例,在开展防艾系列活动中,联合尚善社工服务社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专业的知识宣讲和体验式的血液检测活动,使活动更丰富,更符合大学生群体的好奇特质。其次,要加大志愿服务基地建设力度,确保育人效果持续化。志愿服务活动向校外延伸,进学校、入社区、进企业,让志愿服务活动有生气、聚人气、接地气。学院青协在克拉玛依市第二小学、康城小学及平安苑社区等地建立志愿服务基地,为持续开展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最后,搭建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平台,指导志愿服务创新化。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流特征,志愿服务活动也必须追求创新思维,创新性思维也有助于找到热点问题,能使活动更具吸引力。学院青协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微笑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蒲公英志愿者宣讲团联合举办“建团百年志愿红,青春书写冬奥蓝”志愿分享论坛,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竭力创新。
(三)关注政策方针热点,打造活动类型品牌化
当代社会品牌和品牌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打造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要准确把握社会热点时事,积极响应党中央、团中央提出的阶段性要求和号召,挖掘培育特色亮点品牌项目。一方面要紧跟时事热点政策,抓好关键时间节点。学院青协深入学习贯彻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扎实开展文化润疆工作,在克拉玛依第二小学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涉及民族政策讲解、传统文化体验、素质拓展互动等,丰富小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引导小学生树立远大报国理想。在学雷锋日、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主题更具认同感,活动开展效果更明显。另一方面要结合地域特征,挖掘地方特色。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充分结合地域特色,学院青协在南疆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中心小学开展推普脱贫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团中央表扬,成为亮点品牌活动,目前还在定向持续开展“蓝信封”通信活动,搭建大学生和小学生的沟通桥梁,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社区,搭建“红领巾小课堂”支教平台,开展国情区情、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针对性开展学业辅导,不仅社区小朋友受益匪浅,大学生志愿者也明确了时代新人的担当与责任。
(四)彰显网络时代特征,丰富组织形式多样化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的特征,这给高校开展新时代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了便利,丰富了形式。信息化社会要求志愿服务要注重宣传,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良好的舆论文化环境,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学院青协具有的官方QQ号,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开辟寻物启事、节气提醒、时事播报等多个模块,增强同学们的关注度,并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前后实时宣传,提升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年大学生参与其中。除了校内媒体,还积极对接市级媒体,比如《克拉玛依日报》、克拉玛依融媒等,学院青协组织开展的“大手拉小手,一起迎元旦”“无偿献血”活动等被市级媒体报道。信息化时代要求志愿服务要线上线下相结合。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志愿服务项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校外志愿活动受到很大限制,学院青协打造线上志愿服务阵地,在北京冬奥会之际,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开展“一起云支教”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关注到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的需求,面向他们的子女提供线上支教服务,开展“云陪伴”系列活动,举办线上读书会,课业辅导班和手工课等多形式的支教活动,做帮助志愿者们的志愿者。
总 结
志愿服务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受到重视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高校在推进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中需把握立德树人的主旋律,聚焦提升志愿服务效果,从管理制度建设、育人平台搭建、品牌亮点打造等方面多下功夫,注重创新与完善并举,加大志愿服务活动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志愿服务育人效果。同时,也应开展志愿服务育人效果评价相关的理论研究,加强结果导向、效果导向,指导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以期高校志愿服务创新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余乙兵:《高校志愿服务育人体系的构建》,载《北京教育(德育)》,2021(05):39-41页。
[2]王译、胡明荣:《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路径研究》,载《内江科技》,2022,43(09):5-6+17頁。
[3]刘峰:《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志愿服务路径探析》,载《大学》,2022(18):9-12页。
[4]景永斌:《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育人的思考与实践》,载《新课程研究》,2021(29):19-20页。
[5]黄帅:《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探究》,载《大学》,2021(34):57-59页。
[6]陈琰:《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育人体系探究》,载《山西青年》,2021(02):1-2页。
作者简介
刘 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于 笑 烟台大学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张 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教师,研究方向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