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实践、态势及路径

2023-08-06 08:16李婧梅
新西部 2023年7期
关键词:青海省青海数字化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立足国内国际、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是增强我国数字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对于青海而言,数字经济成为青海发展新的增长点,为高效政务平台建设、乡村振兴、“四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放眼西部乃至全国,青海数字经济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融合、治理生态化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努力。

2023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青海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占GDP比重超过3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7%左右。数字经济以其多样化、强渗透、广覆盖的特性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未来也将以更加强劲的势头引领青海发展进入新境界。

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实践

(一)数字政务打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依托数字技术,青海省建设服务城市治理、政务办理等应用场景,信用青海、千兆城市、互联网医院、企业上云、青松办、政务云等数字管理平台以其高效优质的服务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数字技术助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加快,为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目前已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青松办省级政务服务事项可办率达到80%,已实现全省700多个事项的网上申报,成为青海省政务服务的一张新名片;税务部门实现87%以上涉税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发票不见面服务比例提升至92%;工业运行监测平台建成运行,有效提升全省工业经济及重点中小微企业运行监测能力。新冠疫情期间,“信用青海”平台助力智慧防疫,对全省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信用青海”平台网站凭借其一体化建设、信息归集共享、创新信用应用、安全运维保障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效,被授予全国“特色平台网站”称号。“青信融”平台独具青海特色的多元化、线上化、内容化、数字化“信用+”金融服务新生态模式,被授予“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特色平台”称号,数字青海已成为新引擎。

(二)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新动力。“数字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也是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它以数字化赋能开启了乡村振兴新模式。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乡村地区得到延伸,数字经济逐步走向农村,培育了新的消费模式、消费业态,拓宽了农村居民消费渠道,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正逐步凸显。

2021年,青海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引领,积极组织开展“数商兴农”工作,促进电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开展青海特色商品网上展销活动,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设立青海特产馆、旗舰店14个,协调省内外相关平台、网红开展直播宣传带货,组织各市州推荐170余种本地特色产品开展“最受欢迎特色产品”推荐评选活动,大力推动“青货出青”。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2022年全省农特产品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近25亿元。此外,会同中国电商乡村振兴联盟开展全省农产品企业“三品一标”认证培训,5家重点扶持企业和13家备选企业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同时青海省各地以县城为中心,辐射乡镇、村落的三级物流支撑体系也初步建成。

在数字乡村的具体实践上,青海建设数字乡村平台,通信运营商分别在农村平台功能开拓、开展农村通信合作社等方面集中发力,提升村镇服务业务效率,拉动村集体经济增长。截至2022年底,青海联通结合数字乡村平台,贯彻执行“平台+云网+X”发展模式,已助力253个乡镇、3853个行政村搭建数字乡村平台,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数字乡村平台覆盖率达到92.3%。

(三)数字经济赋能青海产业“四地”建设

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但是气候冷凉、自然环境优美、资源富饶,天然草甸和充足的光照为青海建设产业“四地”提供了独特优势。数字经济为青海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態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方面,5G+智慧采盐,有效解决了盐湖作业区范围广、区域巡检工作量大,现场作业行为监管、控制难,现场作业安全性难保证等痛点,实现人力部署高效化、作业行为可控化、现场作业安全化、监控范围广域化的管理。采盐船采用的3D数字孪生,可以动态形象地监测采盐船的实时生产状态、各组件的工作情况和实时参数,实现钾肥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可以贯穿钾肥掘进、抽卤、过滤、增压、传输整个周期。不仅帮助钾肥产品更好地生产出来,还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监测生产过程。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方面,2021年4月开工建设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是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也是全国首个大数据中心领域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智慧供应系统示范样板。大数据中心突出绿色、零碳、可溯源三个关键特征,重点指标和核心技术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采用间接蒸发冷、液冷等先进冷却技术,结合青海冷凉气候,实现全年314天不开启空调,实现100%可溯源绿电供应。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方面,早在2016年,受益于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科技创新项目,青海省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建立欧拉羊良种繁育中心和欧拉羊繁育基地,成立10个有机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形成全国最大的有机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从养殖、加工、物流冷链,再到产品销售,都可查询到已登记的活体牛羊畜产品的信息。近年来,依托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中的牦牛藏羊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省、市(州)、县、乡(镇)四级追溯平台已全面建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原产地的全程质量控制和信息采集,高品质有机牦牛藏羊及其产品可全程追溯,实现产销可对接、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生产消费互信互认,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管,更是有效推进了农产品优质品牌的打造。带动青海牦牛、藏羊实现优质优价,推动农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使品牌效益有效地转化为农牧民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青海省域内农牧区的全面进步。

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方面,青海基本建成以“旅游大数据分析、产业运行监测、行业管理、景区客流统计”为主要内容的大数据平台,对接开通了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大数据平台可以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对游客量、客源地、驻留时间、游客轨迹、重要区域交通路况、自驾游服务等旅游核心数据分析和统计。根据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逐步规范自驾车营地、自驾车旅游线、风景道等体系,为自驾旅游提供保障。通过对运营商、交通、气象、文旅资源、舆情、评价等数据资源的整合、大数据相关的配套系统建设以及数据扩容,打破数据壁垒,形成全面、安全、可靠的综合性数据管理及分析机制,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数字文旅大数据分析平台及数据模型270余种,形成了青海文旅的“数字大脑”,为全省数字文旅建设提供了优势条件和数据保障。

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态势

(一)数字经济成为青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2020年以来,青海电子商务、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大数据产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治理数字化进程全面提档加速。2020年,青海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39.64亿元,比2018年增加116.64亿元,增长18.72%,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018年的21.74%,增长到2020年的24.61%,增加2.87个百分点。2021年,青海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840亿元,同比增长13.57%,高于GDP增速7.9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25%。①

青海省通过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优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工业互联网产业培育等工程,省内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在推动青海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带动效应逐渐增强。②数字技术赋能各行业领域,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但就全国总体水平来看,青海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倒数。

(二)产业数字化水平均高于数字产业化水平

根据《2021年数字经济指数分析报告》,③青海省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水平差值为1.86,意味着目前青海产业数字化成为当前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数字化水平是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带动传统产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的数字化改造,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赋值、赋能,具体包括农业数字化、工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等领域。智能制造企业数、智能制造企业区域平均水平、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企业数量、两化融合水平、金融科技企业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创建、直播电商百强区县数等为三级指标。

从数字产业发展情况看,当前青海省已形成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为突破口的产业发展格局,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产业发展迅速,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63.04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9.08亿元,增长9.6%;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收入从2015年的3.5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6.52亿元,增加了9倍。大数据中心机架数从2015年的1261个,增加到2020年的9900个,增长了6.85倍。

数字产业化属于数字经济的价值应用层,是对数据资源的直接开发和应用,具体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等领域。就整个青海省而言,数字产业化水平位于西北五省末尾,数字产业化水平低于1,这表明,为产业数字化提供相应技术的产业处于待开发、待发展状态,但省会西宁市数字产业化水平高于省域水平,位居西北五省省会中间位置。

(三)治理生态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治理生态化强调社会的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土壤,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治理体系建设等构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环境,具体包括数字基础设施、制度環境建设、网络安全保护等方面。

据青海省通信管理局数据,2022年,青海省100%的县城城区和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73%的行政村也有了5G网络。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省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20.05亿元,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达10085个,比上年净增3647个,每万人5G基站数达16.98个。青海省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省、市(州)两级数字经济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协同相关部门加速推动数字技术在生态环保、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融合应用,建成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展示运行中心。加快形成上下协调联动、政策支撑有力的工作格局,完善全省数字经济发展“1+2+N”政策体系。但与全国、西北五省相比,青海在制度环境建设、网络安全保护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加快青海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

就全球发展来看,数字经济是发展趋势所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尽管青海数字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可以看到,青海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较全国来说处于靠后位置,仍需加大力度,在治理生态化、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均衡发展、提升全民数字素质等方面着力,加快青海数字经济发展。

(一)进一步促进产业数字化和实体经济的融合

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抓手。数字产业化是基础,产业数字化则体现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青海经济总量较低,以产业数字化促进实体经济将带动青海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在两者融合方面,一是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通过平台建设、试点示范等方式鼓励传统企业投入资金开展数字化变革,加强数据挖掘等信息处理能力,以获得更高的竞争力。二是政府在企业产品数字化升级、技术改造、产业转型等方面给与适当的扶持,增强企业数字化变革的信心。鼓励企业将数字化融入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三是人才保障。制定系统完善的技术人才培养政策,重点培养兼具数字技术能力和行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保障数字化转型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二)加强数字经济治理生态化

目前,我国已出台《國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堡垒”。地方层面有18个省(市)政府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颁布大数据条例、数据条例、数字经济条例等相关数据条例,不断推动数据的发展应用。青海省已将数字经济工作纳入每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下一步要以地方法律法规的形式加强数据安全治理,尽快出台青海大数据条例,以促进数据利用和产业发展为基本定位,提高数据管理能力。通过法律的方式界定大数据各方面的关系,全面开展大数据安全治理,进而最大程度促进数据流通和开发利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数字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适时成立专门的数字经济管理机构,加大政府在技术、研究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注重信息在优化管理和产业结构方面的作用,提升数据管理能力,以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经济运行、数据统计监测,增强区域数字竞争力。

(三)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2021年,中央网信办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明确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对于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做出全面系统的部署。青海是人口小省,同时,人均接受教育水平较低,在全球数字经济的浪潮下,更应加快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一是尽快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明确青海省关于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二是加强对不同层次数字人才选拔和培养。比如新农人的培养,可利用自媒体网络平台,创作优质内容,利用达人影响力展示乡村风貌;利用图书馆培训、科技下乡、入户服务等形式为老年人、残障人士、低收入者、农村居民等群体提供数字技能培训。三是通过开放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数字教育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寺院等活动。

注释

①范程程:《青海数字经济规模达840亿元》,载《西海都市报》,2022-10-11。

②许娜:《“云上青海”,青海数字发展如何“乘云而上”?》,载《青海日报》,2021-3-25。

③连玉明、张涛、龙荣远、宋希贤:《2021年数字经济指数分析报告》,载《大数据蓝皮书: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No.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64-88页。

作者简介

李婧梅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青海省青海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大美青海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青海行七首(录二)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
数字化制胜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