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艳
加强中国革命精神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革命精神现状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存在对不同革命精神的认同度和知晓度不一致、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深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国革命精神铸魂育人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弘扬和传承中国革命精神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我们应该自觉担负起弘扬伟大中国革命精神的重任,特别是青年学生,在中国革命精神、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中,青年大学生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和重担,是这项任务的顶梁柱。全社会都必须要重视对青年人的爱国主義、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青年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民族强。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是广大青年中的思想引领者、实践先行者,在弘扬和传承中国革命精神的重任中,大学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甚至健康状况都关系到祖国的命运安危,关系到中国革命精神的发展方向。因此,全社会都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使青年能够从中国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的革命精神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给高校教师回信、到高校考察等多种方式,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系列新观点,这些新论断、新观点是指导当下思政工作者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大部分学生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情感认同,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头脑清醒。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愿望更加迫切,对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加理性化。大学生思想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成长成才于多元思潮共存、新旧体制转换时代的大学生,思想受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冲击,有些学生存在理想信念迷茫,对革命精神的内涵和外延认识不深入,对中国革命过程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和事件的了解缺乏主动性。
1、大学生对不同革命精神的认同度和知晓度不一致
对于学校课堂上或者热播电视电影中歌颂的延安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知晓度较高,对于有些事件代表的革命精神不是很熟悉,比如老区精神、吕梁精神、大别山精神、苏区精神、沂蒙精神等。此外,部分学生认为有些革命精神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在当下已经过时,这些学生只看到表层,并没有把握革命精神的精髓和实质性内涵。
2、对国家和革命精神表示认同,却经常对社会中的落后现实感到困惑和不满
革命精神是凝聚和激励大学生不断前进、努力进取的精神食粮,但是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下,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和革命精神的认知开始动摇,他们中有一部分对社会中不断出现甚至是越来越激化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感到困惑和不满,对现行的制度和政策产生怀疑,对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的实际效果表示质疑。
3、知行不一,认识与实践相脱节
在我国,大学生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熟知“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人后己”,但落实到实践中,真正需要做出奉献和牺牲自我利益的时候就会退缩,甚至有的大学生只注重个人得失而不顾国家利益,将忧国忧民视为杞人忧天,缺乏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没有奉献精神。这种只会耍“嘴皮子功夫”,没有实干精神,只想当“裁判员”而不想当“运动员”的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是偶发现象。
培养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的路径
当前,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和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中国革命精神。高校要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中突出抓好对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并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广大青年大学生们呈现出焕然一新、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面貌。
1、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革命精神教育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因此将中国革命精神的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又在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革命精神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除了新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门课程外,还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蕴含着对中国革命精神继承和发展的深刻内涵。例如,毛泽东思想作为产生于国家衰弱、民族危亡时期的理论体系,对爱国主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革命精神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强大精神武器。又比如,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和奋斗史,也是中国发展的“清醒剂”。在近代中国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屈辱,国家一步步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任人宰割的悲惨状况,一部中华民族抗争史由之而起,而中国革命精神则在这一不断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探索历程中发扬光大。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史本身就是一部进行中国革命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理论教材中的革命精神,加强对青年大学生革命精神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2、在第二课堂中融入中国革命精神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思政课不能仅限于课堂上讲,更要推动学生深入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区别于第一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突破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体验式、感悟式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
目前,我国高校第二课堂教学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形式和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经验。我们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革命精神教育相结合,把弘扬和培养大学生的革命精神作为第二课堂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地展开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使大学生将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活动中,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从身边具体事情做起,培养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一是开展红色文化社会实践。红色资源遍布祖国各地,每个事件、每位英雄都代表着中国革命走过的光辉历程,挖掘红色资源,组织开展体验式、沉浸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追尋红色足迹、体验红军生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真正让红色文化深入学生内心、使红色精神根植于学生血液,真正做到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实现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是将革命元素融入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中,挖掘两者的结合点。在充分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各类科研项目专业知识的背景下,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微观层面挖掘其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结合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将中国革命精神渗透到整个比赛过程或者项目申报各个环节,实现“专业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把政治认同、中国革命精神、历史使命、家国情怀渗入其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国革命精神阐释的重任,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播者和宣讲者。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革命精神中的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广大思政课教师。但是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总体水平来看,还是存在理论水平不高、培训机会少、教学方式陈旧、对思政课作用认识不到位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在厚植情怀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要求,其中情怀是指家国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思政课教师只有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关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才能有报国之心和报国之行,具体到工作中就是甘于寂寞,甘于清贫,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工作,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其次,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增加校内、校外老师之间学习和交流的机会。经验需要在交流中相互借鉴,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实际,尤其是年轻教师的经验少,可塑性强,更需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深造。
再次,在教学方式创新方面久久为功,借助VR、红色官微、音频视频等多重方式,不断创新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使革命精神相关的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和立体,让红色文化资源像盐一样融入学生的每一处细胞,通过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红色基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情感认同,汲取奋进力量。
此外,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也很重要。切实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教师中同样要弘扬革命精神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形成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的良好风气。
4、积极发挥网络在中国革命精神宣传中的优势
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就在哪里。随着网络逐渐占据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深刻塑造了青年,对于思政工作者来说,新媒体时代工作阵地和重心自然而然就从线下转到线上。当代青年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到学生聚集的抖音、B站、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去,充分开发新媒体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传播形式,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不断丰富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传播载体。
依托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扩宽新媒体传播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平台,深度拓展传播领域,有效将大学生思想教育融入“数与网”的全媒体时代。只有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够更大程度地抓住学生的话语热情,拉近与青年的心理距离,实现中国革命精神与青年学生同频共振,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度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2]李文海:《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6-10页。
[3]张晓慧:《西柏坡精神研究》,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4]熊夏:《革命文化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9。
作者简介
白 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