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2023-08-06 10:27李文银缪祥宇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2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思政体育

李文银 缪祥宇

(1.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2.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使命,要让每门课都担当育人使命,就要不断推进“大思政”建设,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2]。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不是体育课与政治课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在教学内容中简单加入思政元素,而是要将思政元素有意义地融入体育教学,同时要重视疫情期间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与经验教训,实现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情感教育等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1.1 注重学生身心健康: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基础

培根是教育学创立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提出,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这充分表明身心健康对人的重要性。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大学生的体育运动量普遍受到了限制,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正式进入了新阶段,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由此,人们的生活会逐步恢复常态。与此同时,多数大学生短时间内迅速感染新冠肺炎,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以学习运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疫情下运动技能的学习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课堂中重视思政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共同发展。在新冠感染康复期,合理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力量和心肺耐力,有助于尽快恢复病前的状态[3]。

当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更注重提高大学生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承受能力,即提高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而体育课程思政具有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可有效针对当代大学生负性情绪明显增加的情况[4]。同时,2023 年2 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指出坚持健康第一,高度重视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坚持安全为要,有序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充分论断了当前学生的现实状态。因此,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

1.2 培养学生高尚品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求

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对传统教育的先验人性论、机械反映论进行批判,主张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期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紧围绕“五育”“更高水平人才培养”展开,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内涵、必要性、实现途径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新指示、新批复、新安排。而体育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正是体现了当代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党的指向,体育课程思政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在培养大学生高尚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是完整的人,大学生的生命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信念。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5]”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把学生当作完整的人来对待,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高尚品质的培养,给予学生品德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体育课程思政以身寓于心、寓于情,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品质,无论体育竞赛,还是体育游戏,都蕴含着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规则意识,尤其在抗疫时期展现出来的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高尚精神,这些精神价值能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3 促进学生政治认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根本要求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办好教育,方向是第一位的[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政治认同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体育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体育课程中,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体育课程中适时融入了冠军精神、抗疫精神、传统优秀文化的思政元素,为体育课程思政的开展提供了诸多素材,从而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诸多运动健儿为国争光而付出的努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将“知识探究”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探究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锻炼大学生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强化价值引领,培养学生内在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促进学生政治认同。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乃至对民族、党、国家的自信,再把学生培养出去,能留得住,继续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唯有当代大学生自信,才能有理有据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优秀文化。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实事求是地调整和优化防控措施。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再次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的信念,使人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道路,坚持中国制度的自信和底气。

2 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2.1 一视同仁:未区别对待不同专业学生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详细论述了矛盾的特殊性问题,矛盾的特殊性成为系统的哲学理论。矛盾的特殊性这一哲学理论为体育课程思想建设提供了方法指引,在进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兼顾一般性与特殊性。一般性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进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强化政治导向与思想引领。特殊性是体育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要保证体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落到实处,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一般性号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代大学生从身体、心理以及性别来说各有差异,从学习专业来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情感各有差异。但是当前不少高校在推广体育课程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只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如部分体育教师未有效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体育课程思政的教育。

对于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活动蕴含着中华体育文化精神,也更能理解体育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师应把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中,从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随着大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习不断加深,迫切需要更多元素融入体育课堂中,也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压力,迫切提升全面的教学能力,因此体育教师要从教与学当中巩固、提升自己的思政素养与专业能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制订适宜的教学方案。

2.2 华而不实:体育课程思政倾向形式化

体育课程思政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课程,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是我国重要的一项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思政育人的实际效果,但体育课程思政仍处于摸索前进的阶段,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研究。如体育课程思政未能摆脱形式主义“花架子”,表面上看,许多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但实际上存在着“假大空”现象,一味地强调形式,“材料政绩”“凡事留痕”,而不重视教学内容,不研究受教育者,未能将体育课程思政的思想育人落到实处[7]。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要破除形式主义“花架子”,把握好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三者的关系。教学内容是体育课堂的核心,教学内容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体验感,高质量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当下部分教师实施的教学内容各有差异,质量保证也参差不齐,未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快乐,深刻理解到体育课中的思政元素。主要是由于体育教师思政教学的能力薄弱、方法缺失,生硬地将思政元素编入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中,对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深,执行力不够[8]。教学方法更是作为一种手段,可改善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2.3 保障缺失:地方部门未有效实施体育课程思政

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究是辩证统一的,这就要求在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二者要有良性互动,有机结合。顶层设计为体育课程思政的构建设定了目标方向,实践探索使体育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政策落地生根。自从高校思政建设的政策颁布以来,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方针政策,根据本校特点以及人文环境建设课堂思政。由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还未达到成熟阶段,各地高校积极探索,为开展好体育课程思政作出了大量的贡献,如北京体育大学打造了“冠军+大思政”的课堂新模式,彰显了为国争光的文化特色,尽管部分院校建设体育课程思政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在具体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各部门协同管理来看,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各级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要充分认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各级主管部门的协同作用至关重要。

良好的教学环境会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程思政的魅力,因此要改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体育器材,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思政元素的积极性。而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任务最终的责任人还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情况,体育教师的创造性不强,在课中直接采用他人教案,而未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究”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在当前疫情形势下稳定有序地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因此,在构建体育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顶层设计对实践探究的引领作用,同时要敢于探索,敢为人先,发挥实践探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突破路径

3.1 以生为本: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之一,何为以人为本,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以人为本是指一切思想和行动都要以人为本,不能把人看作是一种手段,要尽可能地尊重人的个性和价值。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方面,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大学生当作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人,全面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大数据下,大学生接触的信息往往比教师了解到的知识更广,所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拓宽知识面,优化教学方式,学习更多的优质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案例,从学习到运用之间进行过渡,更好地进行体育课程思政方面的建设。体育教师的教案设计与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学生的差异性,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性别、情感差异,要根据学生个性变换教学方法与安排,从关注课堂走向关注学生。

除此之外,教学环境又是影响学生感悟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因素,教学环境可分为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指体育课堂中的体育场地环境,亦是师生活动的基本场所,良好的体育场地环境给师生更多的锻炼选择,亦能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心理环境指体育课中的思政氛围、学习氛围、师生融洽气氛,为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需要设计、安排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以及运动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师生融洽。

3.2 与时俱进:丰富课程思政元素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与一切停滞保守和教条主义是不相容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本性[10]。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要坚持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则,既要考虑到体育课程固有的知识和理论属性,又要考虑到时代和现实的需要。时代的变化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时代的进步往往揭露出新的思政元素,当代大学生是最易接触思政元素的一批人。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提高思政素养,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不落后于时代的潮流。体育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主体对思政教育课程元素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因此,在体育课程思政中配置课程思政元素时,也应注意现代大学生的接受度和兴趣点,选择比较受欢迎、符合大学生需求的教育元素作为体育课程的要素。高校体育教师团队应通过思政教育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并组织教师团队设计教学教案,探讨不同项目之间存在的隐性与显性因素,力争把显性与隐性课程相结合,如通过举办体育思政教学比赛来促进体育教师开发思政的隐性因素,亦能丰富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最终要以立德树人为准则,凸显体育的育人功能。

3.3 后备保障: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实施体系

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离不开科学完善的政策指导,将顶层设计与地方基层部门实施相结合,依据高校的现实基础制订适宜的方案,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保证高校自主与协调相结合[11]。在科学完善的政策指导下仍然离不开正确的组织领导,要确保各项体育思政课程建设的措施落实到位。高校建设体育课程思政过程中还要依靠坚实的系统保障,确保在建设中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要重视体育教师思政方面的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协调能力,让教师实施与政策指导之间的对话畅通无阻。要提供应有的资金,支持各高校申报有关体育课程思政的项目,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提供体育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同时,提高体育设施的硬件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体育项目选择,感受体育课程的思政氛围,从而以环境熏陶学生。强有力的监督是保证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基础,在完善的监管制度下,要把监督的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甚至具体到每一个监督者,并建立问责制度,确保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在井然有序过程中完善。此外,还应建立体育课程思政评价制度,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感受是评价教师教学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评价政策制定、保障体系的指标,从而促进政策制定、实施、监督管理,保障体系三者良性循环促进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

4 结语

疫情之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命健康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在当前疫情形势下,一方面,学校有序实施体育思政工作,对改善学生身心健康、缓解焦虑、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体育思政具有综合的育人功能,有助于最终形成“以体育人、以体育德”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思政体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