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

2023-08-05 06:17张博张婉萍
医疗装备 2023年14期
关键词:脑电艾灸苏醒

张博,张婉萍

萍乡市中医院 (江西萍乡 337000)

昏迷是颅脑损伤等神经外科重症疾病患者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之一[1]。一项国内有关13 000 多例急性颅脑创伤住院患者的调查显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8 分的创伤患者的病死率>20%,重残率>50%,多数患者在治疗早期处于昏迷状态,但仍有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呈最小意识状态或长期植物生存状态[2]。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及神经外科手术的推广与普及,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较多存活患者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3]。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对患者的危害极大,同时给患者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促使昏迷患者早日苏醒是神经外科的研究难点[4]。目前,临床应对昏迷的方案包括应用高压氧、降低颅内压等措施,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患者总体获益有限[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促醒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 例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2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2 例;年龄25~77 岁,平均(49.14±6.15)岁;入院原因,颅脑损伤20 例,脑出血10 例,其他2 例。试验组男21 例,女11 例;年龄24~74 岁,平均(47.52±5.57)岁;入院原因,颅脑损伤21 例,脑出血8 例,其他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年龄>18 周岁;GCS 评分4~8 分;由神经外科收入治疗,且治疗7 d 后仍处于昏迷状态。排除标准:年龄≥85 岁;治疗过程中死亡、自动出院;艾灸、电极片粘贴过敏;临床资料缺失;既往有脑梗死、脑出血等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促醒治疗:分析患者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的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抗感染、营养支持、使用催醒药物等对症治疗;随后给予功能性电刺激、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四肢气压回流、针灸、运动疗法、关节松动训练等康复治疗。

试验组给予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治疗,具体如下。(1)右正中神经电刺激:给予患者低频电刺激治疗,采用X5-ER 便携插件式多参数监护仪(江西诺诚电气有限公司),将电极置于右侧腕关节掌面腕横纹上(位置:2 cm 正中神经点),充分贴合后,施加直流电刺激,采用不对称方波,波宽为300 ms,电流为20 mA,频率为40 Hz,每分钟工作20 s,静息40 s,每次治疗60 min,2 次/d。(2)艾灸百会穴:病房内的温度调至24 ℃,剔除百会穴附近的毛发,艾绒柱(2 cm)置于六孔灸盒内,点燃置于百会穴;艾灸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灸盒与皮肤间的距离(局部皮肤发红即可),避免烫伤等意外发生,时间持续30 min;艾灸时若患者引流管出血,应及时停止或禁止艾灸;若艾灸温度过高,可适当移开艾灸盒,几秒钟后放回;以上治疗,30 min/次,2 次/d。

两组均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总有效率:患者神志清醒且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视为显效;患者神志清醒,但无自理能力,需要人进行照料视为有效;患者持续昏迷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 d 后采用GCS(量表包括语言反应、睁眼反应、运动反应3 项,总分为15 分,评分与患者昏迷情况成负相关)及GOS(量表总分为5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预后情况越好)评估患者的昏迷及预后情况。(3)脑电图分级情况:使用脑电监测仪全程监测患者的脑电活动,将干预结束后的脑电图参照文献[6]进行分级,Ⅰ级为δ/θ 活动<50%或α 波降低≥50%,Ⅱ级为一侧性δ/θ 活动≥50%,Ⅲ级为弥漫性的δ 或θ 活动≥50%,Ⅳ级为α/θ 昏迷或纺锤波昏迷,V 级为低电压脑电活动≤20 μV,VI 级为脑电活动≤10 μV,等级越低表示脑电活动越活跃。(4)苏醒时间:记录两组苏醒时间,未苏醒的患者不纳入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总有效率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GCS、GOS 评分

治疗前,两组GCS、GO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 后,两组GCS、GOS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GCS、GOS 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 <0.05;GCS 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OS 为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组别 例数 GCS 评分 GOS 评分治疗前 治疗14 d 后 治疗前 治疗14 d 后试验组 32 7.34±0.42 11.03±1.07a 2.41±0.46 3.92±0.87a对照组 32 7.26±0.53 9.21±0.88a 2.47±0.52 2.95±0.64a t 0.817 7.432 0.454 5.081 P>0.05 <0.05 >0.05 <0.05

2.3 脑电图分级情况

试验组脑电图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电图分级情况比较(例)

2.4 苏醒时间

试验组苏醒时间为(19.62±3.86)d,短于对照组(25.53±5.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2,P<0.05)。

3 讨论

昏迷在神经外科患者中较常见,是指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无法与外界进行有效地交流和回应。神经外科患者昏迷的最常见原因是颅脑外伤、脑出血等。在发生颅脑外伤或脑出血时,患者的脑组织会受到不同程度压迫和损伤,致使神经元死亡或功能丧失,影响大脑的正常活动,从而导致昏迷[7]。目前,神经外科昏迷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及神经细胞修复。高压氧是一种有效的促醒方案,其主要通过加大吸入氧气的浓度进而提高机体动脉含氧量,刺激大脑组织细胞代偿,对改善受损组织及细微血管循环、病灶组织的修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8]。但实践中发现,高压氧治疗过程中需经常性地移动患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病情转归。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4 d 后GCS、GO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可有效改善昏迷患者的状态及预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是一种通过在手腕或耳垂等部位进行电刺激以改变大脑兴奋性的神经调节技术。现有研究表明,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在昏迷患者的促醒中可发挥重要作用[9],其主要作用机制如下。(1)提高交感神经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调节人的情绪、动机和行为,同时也是促进警觉和注意力提高的重要物质[10]。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和转运,从而提高患者警觉性和注意力水平,帮助其从昏迷中恢复。(2)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大脑皮层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中心。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手腕或耳垂进行刺激可通过传递信号至大脑皮层改变其兴奋性,从而提高神经元的活跃度和信息处理能力,有助于患者从昏迷状态中恢复[11-12]。在中医理论中,头为诸阳之首,脑为元神之府,控制和支配着整个身体的生理功能活动。头部受外界冲击,导致气血阻滞,脑侧附伤,清窍致盲,然后神不导气,不省人事[13]。艾灸是中医惯用的治疗方式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借助艾柱的药气、灸火的温热,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调动经络的调节作用,进而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14]。艾灸百会穴可改善患者脑缺血缺氧情况,缓解脑血管痉挛,调节大脑皮层微循环血管的运动状态,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用于治疗昏迷患者的安全性较高。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脑电图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治疗可有效改善昏迷患者的脑功能状态。脑电图可实时准确反映患者的脑电波情况,波形变化与其意识状态密切相关,可辅助医师判断患者脑功能状态[15]。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可通过电刺激信号增加患者双侧脑血流量与神经递质的分泌,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增强患者脑电活动,进而起到促醒作用,缩短苏醒时间。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未引入更多客观指标对促醒效果进行评价,且样本量较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仍需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

综上所述,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艾灸对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具有较好的促醒效果,可改善患者昏迷状态,缩短苏醒时间。

猜你喜欢
脑电艾灸苏醒
植物人也能苏醒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绿野仙踪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会搬家的苏醒树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中的应用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