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荣吉
摘 要:儿童诗教学的可视化,其意义主要表现在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提升儿童的审美素养。教学时,可以借音视频素材启发,联结“诗语”与“实语”;以图片素材提示,互转“诗境”与“诗画”;编演再现剧情,对接“诗情”与“剧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可视化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农村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可视化建构与实践研究”(编号:2019JK13-L09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可视化”作为专业术语出现于1987年2月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召开的一个专题研讨会上[1]。在教学领域,凡是将看不见的、不能表达的或任何抽象的事物、过程通过图形、图像等方式,转变为可以看到的,或者大脑可以想象的事物或过程,都可以称作可视化。[2]
儿童诗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如何提升学生对儿童诗的阅读鉴赏力、审美创造力,是儿童诗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尝试从可视化的视角切入,探索儿童诗教学的新思路。
一、儿童诗教学可视化的意义
儿童诗具有诗歌的特质,即饱满的情感、生动的意象、优美的意境及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儿童是借助直观思维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其逻辑是具体的、感性的、直觉的,是一种诗性的逻辑。“诗性的逻辑赋予儿童精神以灵性、智慧和人性之美,赋予儿童生活以童话、诗歌、故事、传说、表演、游戏、音乐、绘画等诗性的精神表达形式。”[3]教学儿童诗就要借助儿童“诗性的逻辑”及“诗性的精神表达形式”,让抽象的情感、意象、意境及语言可观可感。具体的教学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儿童的学习效率
儿童诗教学的可视化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发挥视觉感官的作用,将文字信息转化为视觉符号,让“非语言表征”参与学习。主要策略是向学生呈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借助视觉符号、视觉元素等传递、内化与童诗相关的文字信息,从而使儿童诗变得丰富有趣、简单易懂,无形中就降低了学习难度,能够有效提升儿童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儿童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逻辑系统。因此,将“真实可见的教学”置于儿童诗学习活动中,把抽象的诗歌物化为诸多可见的“东西”,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实际的生活体验均参与心智活动,“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不断地被激发,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不断地被催化”[4],从信息输入的多个维度,构建属于自己的积极而有意义的认知图式,从而逐步培养思维能力。
(三)提升儿童的审美素养
“审美创造”是读者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语言欣赏以及运用语言文字去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儿童诗是注重表现美的文学体裁,其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重要任务。可视化教学活动的介入,实现了童诗的意境美、节奏美、意蕴美的“可见”,把难以体会和感受的美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在具体可感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儿童诗蕴含的丰富情感,积累诗性语言,展开审美想象,逐渐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升运用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综合素养。
二、儿童诗教学可视化的实施
儿童诗教学的可视化,可以采用音视频素材启发、图片素材提示、编演再现剧情等方式,将潜藏在儿童诗中看不见的、不能表达的抽象的事物、过程等,转变为可以看到的或者大脑可以想象的情境、语言情节等。
(一)借音视频素材启发,联结“诗语”与“实语”
儿童诗是用高度凝练、充满诗意的语言,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生动形象地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是现实生活在儿童世界中的集中反映。“诗语”,即儿童诗诗意的语言,包括内在的直接用于表现某种特定场景、某个童诗形象、某类童诗情节的语言,也包括外在的、需要梳理提炼的童诗表达格式;“实语”,即与生活紧密关联的、实在直白的语言。儿童诗的“诗语”与生活语言的“实语”,在形式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表达的意义相通。儿童诗“诗语”的意蕴往往更丰富,寄寓着深刻的哲理和诗人丰富的情感。
儿童诗教学中,可以借助音视频素材启发的方式,联结“诗语”与“实语”,唤醒儿童的生活体验,调取儿童的生活语言,让诗歌语言和生活语言匹配,打通“诗性表达”和“现实语言”的壁垒,引领儿童感悟诗意,领悟诗情。
首先,从内在的直接用于表现某种特定场景、某个童诗形象、某类童诗情节的语言来看,音视频素材的启发,能引领学生直接步入形象生动的儿童诗情境,快乐感悟诗情,顺利感悟诗理。
例如,一年级上册的《青蛙写诗》是一首极具童真童趣的儿童诗。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和情趣,领悟用诗意的目光看世界,领悟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语意,是这首诗的教学重难点。在阅读和鉴赏的教学任务中,教师设计了“走近雨中池塘,听青蛙吟诗”的可视化教学情境。教师引入音视频素材,播放雨后池塘的实景视频。这相当于把雨中池塘“搬进”了课堂。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为这首儿童诗配上了音乐和解说词:
春天来了,小雨哗啦啦地下着;池塘里的小雨滴,调皮地溅起了一个个圆圆的小水泡,真像课文中的句号;小蝌蚪甩着尾巴游過来,多像会漂动的逗号;荷叶上一串串的小水珠,又组成了省略号;瞧,小青蛙也在荷叶之间探出头来,“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这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小池塘啊!这里真的有会写诗的小青蛙呢!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运用“实语”表达雨中池塘的景色,然后配乐读诗,牵引学生想象画面。“实语”与“诗语”自然匹配,形成对比,实现了诗景可见,诗情可感,诗理可悟。
其次,从外在的、需要梳理提炼的童诗表达格式来看,音视频素材的启发,除了能让学生捕捉到关联儿童诗内容的人物形象、童诗情节等,还能让学生在聆听童诗中抓取到童诗表达的基本范式。儿童诗具有节奏明快的特点,这与其诗句简短以及反复使用回环复沓的手法是分不开的。儿童诗中,有的是用相同句式贯穿全诗,有的是人物(动物)用同一句式反复对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音视频素材,启发学生去发现诗歌表达中的语言特点,总结出诗句格式,让儿童诗的言语范式可视化。例如,一年级上册《大小多少》这首儿童诗中,“一个大,一个小……一边多,一边少……”作为每小节的基本句型,在诗中反复出现了两次,而每小节的第二句则是用“一头黄牛一只猫”“一群鸭子一只鸟”“一个苹果一颗枣”“一堆杏子一个桃”进行对比。完成童诗的鉴赏任务后,进入“我是小诗人”教学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每个小节的相似之处;接着,播放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和一只温顺的小猫、公园里的草坪和一棵小草等音视频,让学生感受“大”“小”“多”“少”的呼应;然后,播放一段朗诵儿童诗的音频,让学生感知其中的表达节奏、表达特点;最后,让学生模仿写一写。有了可视化的表达模式在前,像“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老虎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片草坪一棵草……”这样灵动的诗句,不断地在学生笔下流出。创作完成之后,学生还积极参与组内交流,将自己创作的诗句与其他伙伴创作的诗句组合成一首精彩的新诗,由小组代表放声朗诵。“诗语”与“实语”联结,诗境与诗情碰撞,创意与诗句相生,学生真实体验了一次做小诗人的快乐。
需要说明的是,“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提出的要求。教学儿童诗,以音视频素材启发学生联结“诗语”与“实语”,让儿童诗教学内容可视化,也是落实新课标这一要求的重要路径。
(二)以图片素材提示,互转“诗境”与“诗画”
“诗画同源”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诗歌的表达都要在情境和画面中实现,诗人创作诗歌均因真实景象有感而发,一首儿童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画的叙事过程。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诗均配有插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读诗的同时走进图画之中,产生丰富想象。因此,在儿童诗教学中可以采用图片素材提示的方式,创设可视化情境图,让“诗境”与“诗画”互转,让诗境可见,促进学生想象,以轻松悟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例如,《四季》是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儿童诗,意境优美,画面感极强,通过描述春、夏、秋、冬的不同场景,展示四季之美。显然,感悟四季美景、积累诗性语言、渗透审美情趣是这首诗的教学重点。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赏四季美景”“寻诗中画面”两个学习任务。在指导学生完成“赏四季美景”的任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分别展示“尖尖的青草芽”“圆圆的荷叶”“弯弯的谷穗”“挺着大肚子的雪人”的图片,再出示诗句,要求学生在“画”与“诗”之间连线,找出对应诗句。与学生合作完成“寻诗中画面”的任务时,教师提醒学生结合教材插图反复诵读诗句,寻找诗句所描述和展现的四季风景,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体会四季之美。这样,由画悟诗,由诗绘画,实现了诗境与诗画互转,为学生的诗性想象打开了广阔空间。
(三)编演再现剧情,对接“诗情”与“剧情”
儿童诗多以儿童喜欢的角色,如小动物、小物件等诉说“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而充满童真。在教学情节性较强的儿童诗时,可引导学生编演再现剧情,让“诗情”与“剧情”对接,促使学生在表演中走进诗中情境,积累语言,让故事情节可视化,从而达成运用诗歌语言的目标。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儿童诗《比尾巴》时,依据诗歌内容,教师创编剧本,用多媒体创设小动物们比尾巴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通过表演再现剧情。表演片段如下:
(學生戴着猴子、松鼠、兔子、公鸡、鸭子、孔雀等动物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它们一边展示自己的尾巴,一边争吵,都说自己的尾巴好看。)
猫头鹰(主持公道):“那谁的尾巴长?”
小动物们:“猴子的尾巴长。”
猫头鹰:“谁的尾巴短?”
小动物们:“兔子的尾巴短。”
猫头鹰:“谁的尾巴可以划水?”
小动物们:“鸭子的尾巴可以划水。”
……
猫头鹰:“你们说得都对呀!我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特点,并且各有各的作用,是最适合我们自己的。现在,我们一起根据自己尾巴的特点,编首儿歌,一起唱一起跳,好不好?”
小动物们(齐声):“好!”
(师生一起编儿歌,并再次唱演诗歌“剧情”。)
如此,学生通过编剧、排练、表演等系列实践活动,在真实的可视化表演情境中,对接了“诗情”与“剧情”,受到了“诗情”的熏陶,明晰了“剧情”的内涵,积累了诗性语言,语言运用能力也得到了生长。
基于新课标理念,从儿童诗教学的多个维度出发,实施可视化教学,促发深度学习,助推素养发展,是值得探索的教学新路。
参考文献:
[1]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23-27.
[2] 朱福菊.可视化视域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2:5.
[3] 赵毅茹.小学语文儿童诗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4.
[4] 潘庆玉.把经典上成经典——语文课堂培育“文化自信”的思考[J].语文建设, 202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