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性研究

2023-08-05 14:29倪雪妍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
品牌研究 2023年22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预算编制会计核算

文/倪雪妍 (启东生命健康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

政府财务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服务效能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政府财务管理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作为改善政府财务管理的两个主要途径,已经成为当前政府财务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性是当前财政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两者协同发展。

一、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内涵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编制、执行和评价中,强调以绩效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以目标为导向,通过绩效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效果的一种管理方式。

政府会计改革是指政府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的改革,通过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和会计管理现代化,提高政府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保障国家财务安全,实现政府财务管理现代化的一种改革方式。该改革包括对财务报表编制和披露的规范化、财务信息公开化、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风险控制的完善等方面。

二、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关系分析

(一)政府会计制度是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基础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需要有一个规范、科学、透明、有效的财务信息系统作为支撑,而政府会计制度则提供了一个规范、标准的财务信息记录和报告的框架和规范,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数据和信息的来源和保障。只有有了一个健全的政府会计制度,才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给决策者有用的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支持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因此,政府会计制度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二者密切联系,互为支撑,共同推动政府财务管理的现代化。

(二)政府会计核算是政府绩效量化的技术手段

政府会计核算与政府绩效量化有密切的关系。政府会计核算提供了政府资金和财务活动的真实数据和信息,为政府绩效量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依据。政府绩效量化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需要依靠政府会计核算提供的财务数据来衡量政府绩效的实现情况。例如,政府会计核算提供了政府预算支出的实际情况,政府可以依据这些数据来评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效果,进而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因此,政府会计核算是政府绩效量化的技术手段之一,是政府绩效管理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政府会计核算,政府可以掌握和管理自身的财务情况,更好地实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政府绩效量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财务报告制度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建立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可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交易过程中,卖方和买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造成买方无法了解卖方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加。而财务报告制度可以通过强制性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风险情况等信息,使得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够在同等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决策,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特别是在政府财务管理中,财务报告制度可以让政府的财务信息透明化、规范化,提高政府财务公开度,增强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关系,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协同性弱问题

(一)两者理论研究融合性不足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是政府财务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两者理论研究的融合性不足可能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角度的局限性。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角度不同,前者主要关注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后者主要关注政府财务核算的规范化。因此,两者在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二,研究范围的不一致。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范围不同,前者通常涉及政府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估等方面,后者则更加关注政府财务核算和财务报告等方面。因此,两者在研究内容上也存在差异;第三,研究结果的孤立性。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结果相对独立,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使得政府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第四,实践应用的脱节性。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存在一定的脱节性。虽然两者都是为了推进政府财务管理的现代化而设计的,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两者的结合和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改革制度缺少系统性顶层设计

改革制度缺少系统性顶层设计主要体现在立法保障不足方面。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虽然已经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规的规定,但是对于绩效管理具体实践的法律制度建设仍然相对不完善。例如,在制定预算时,政府部门仍然存在“占用、挤占”预算资金等问题,而且绩效评估和考核的法律规定也较为简单,缺乏明确的惩罚措施等;在政府会计改革方面,虽然已经有了《政府会计准则》等规范,但是在立法方面也存在缺陷。例如,目前还没有政府会计法或者政府会计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制定,政府会计核算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政府会计报告也没有得到法律规范的明确。因此,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在立法保障方面的不足,导致两者融合性不足,难以真正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效应。

(三)服务与绩效协同性不足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服务于绩效协同,应当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实现政府的绩效管理目标。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一些制度和操作上的限制,导致两者之间的协同性不足,具体表现如下:首先,绩效评价指标不充分考虑财务数据。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重视政策目标达成情况,而政府会计改革则注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如果两者在绩效评价指标的制定上没有协调,可能导致政策目标与财务数据之间存在矛盾或者不协调的情况;其次,绩效管理和财务核算分开运作。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通常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运作过程中,两个部门可能缺乏协调,甚至存在分开运作的情况。这就导致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共享,难以实现绩效管理和财务核算的协同;再次,绩效管理和财务核算信息系统不相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通常需要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而这些信息系统之间可能不相容,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这也导致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协同;最后,绩效管理和财务核算人员之间缺乏协同配合。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需要相应的人员支持和配合,但是由于工作职责不同,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导致信息交流和共享受到限制。

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协同性强化措施

(一)以绩效管理为框架促进协同改革

第一,建立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政府需要建立完整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目标、预算编制、绩效评估、调整预算等环节。同时,政府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工具,来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第二,完善政府会计制度。政府需要完善会计制度,建立全面、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系统,强化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公开,确保会计核算和预算编制的协同性;第三,加强预算与会计信息的关联。政府需要建立起预算与会计信息的关联机制,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和会计核算的过程相互匹配。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财务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有效性,保证预算绩效管理与会计核算的数据来源一致;第四,强化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政府需要建立全面、科学、可操作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使绩效评估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第五,增强政府的信息公开意识。政府需要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向社会公开有关预算、会计等信息,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发展。

(二)加强立法建设保障协同改革

为加强立法保障,夯实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协同基础,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和会计改革,如修订财政法和会计法,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会计改革之间的协同实施;第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政府各部门之间应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以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和会计改革的信息共享,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从而促进协同工作的顺畅开展;第三,完善考核机制。政府各部门可以建立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来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和会计改革的协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实现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会计改革的协同;第四,建立协调机制。政府可以建立协调机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措施,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会计改革之间的协同工作,达到共同提高政府治理效率的目标。

(三)完善权责发生制

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背景下,完善权责发生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也是财务信息公开的基础,其完善可以更好地促进政府财务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可以完善权责发生制的具体措施:第一,强化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绩效要求。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根据政府的绩效目标来制定预算,并将预算与政府的绩效目标相结合。同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要强化绩效监督和考核,确保预算的执行能够真正地达到政府的绩效目标;第二,加强预算和财务核算的衔接。为了更好地实现权责发生制,需要加强预算和财务核算的衔接,确保财务核算中所记录的信息与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相一致。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督和审计,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三,推动财政和会计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财政和会计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财务管理要求。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财政和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政府部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第四,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政府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协同合作的局面。只有政府部门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权责发生制的完善和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发展。

(四)充分应用政府财务报告

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财务信息的重要输出形式,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充分应用政府财务报告可以促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提高财务报告的精准度和透明度。政府应该加强财务报告的质量控制,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方便各方面对政府财务状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其次,深化绩效管理应用。政府应该将财务报告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明确绩效目标和指标,并及时对绩效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通过对绩效管理的深化应用,进一步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最后,提高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政府应该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建设,掌握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利用数据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综上,充分应用政府财务报告可以有效促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政府应该加强财务报告的精准度和透明度,深化绩效管理应用,提高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

(五)优化政府成本核算控制

政府成本核算是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对政府的支出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核算,为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因此,优化政府成本核算控制是促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与政府会计改革协同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如下:第一,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政府应该建立科学、规范、完备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成本核算基础数据、核算方法和核算流程等方面。通过建立成本核算框架和分类体系,将政府支出分成行政支出、项目支出、补贴支出等几个方面,从而实现成本核算数据的全面化、分类化、精细化;第二,加强政府支出管理。政府应该通过优化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等方面,加强对政府支出的管理,提高支出使用效益。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把握政府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在预算执行和管理方面,应当加强对支出的监督和管理,落实支出责任制,避免形成无效支出和浪费;第三,引入成本效益分析。政府应该引入成本效益分析,将政府支出与政府的绩效目标相结合,评价政府支出的效益。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政府可以深入了解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政策的效益。通过上述措施,政府可以加强成本控制,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政府支出的效益和质量,从而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两个主题展开,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都是为了实现政府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规范化,两者之间的协同性非常重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融合问题,提出了加强立法保障、优化权责发生制、完善政府成本核算等具体措施,以期推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协同发展,为政府的财务管理提供更加科学、规范、有效的支持。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预算编制会计核算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财务报告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财政部修订印发《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制操作指南(试行)》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