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馨,周海纯,2,3*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3.黑龙江省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199)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具有渐进性的血管性疾病,是涉及全身多个动脉的炎症性疾病。本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它已经成为了21 世纪主要的健康杀手,因此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2]。颈动脉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窗口”,是当前学者研究的热点[3-4]。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标志着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大幅度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后遗症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国民的生存质量与幸福指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现代医学主要通过药物与手术治疗,但伴随的药物副作用和术后并发症等问题亟待解决[6-7]。动脉粥样硬化为现代医学病名,中医古籍中未有明确记载,但依照本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常见并发症,发现可散见于“痰浊”“胸痹”“眩晕”“真心痛”等病的记录中。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等特点,呈现出一定的治疗优势。祖国医学认为脾虚则易生痰。《医宗必读》中说:“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笔者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机乃脾虚生痰。本文将从脾胃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佐证,试从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五脏之间的相互联系出发,阐述内伤脾胃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及健运脾胃对本病治疗的重要性。
目前,关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观点尚未统一,但在病性方面普遍认同本病是以本虚标实为主,且众多学者普遍认为“痰”是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8]。《医宗必读》中说:“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患者平素情志不畅,肝郁气滞,致血瘀阻滞于脉道,木郁土壅,蕴湿成痰,而后痰浊、瘀血同阻于脉道,久而便形成实质性的粥样硬化斑块,斑块阻于颈部即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侯仙明等[9]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应归根于脾胃失运,脾病及肝,致使胆汁淤积,最终形成斑块。孙怡春等[10]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是由于脾胃运化不利所致,导致痰浊内生,因此本病应采取健脾化痰、活血行气之法进行治疗。顾锡镇教授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成因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瘀相互搏结[11]。丁元庆[12]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应归根于营卫失于调和。麻莉等[13]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根本病机为“阳微阴弦”。《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1]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属于本虚标实之证,“实”包括痰浊、血瘀、热毒、气滞等,“虚”包括气虚、阳虚等,并且根据其主要症状将本病分成了四型。
祖国医学中提及的“脾”与现代解剖学中“脾”的功能不完全相同,祖国医学中提到的“脾”范围更广,不单与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有关,同时还与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密切相关[14]。现代医学普遍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多是血管内皮损伤、免疫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15]。祖国医学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属于虚实夹杂之证,虚多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又失于养护,即脾胃虚弱;实多责之于痰浊、瘀血阻滞经络,邪气久聚不散于颈部形成斑块,而斑块阻滞于颈部血脉中,导致颈部血管管腔狭窄,或斑块脱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16]。结合当代医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中医药防治本病应主要着眼于脾、胃、肝、肾四脏,临证时当灵活选用疏肝健脾和胃、活血补肾、化痰解毒之法。
中医基础理论讲求“五脏一体观”,其中脾胃二脏共主运化功能,其运化所生的气血能够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故脾胃功能正常则精力充沛,反之,脾胃功能异常则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导致运化失司,引起一系列症状表现。其次,脾胃二脏同属于中焦,被认为是维持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因此,脾胃若功能失常可导致人体清气不能正常升发、浊气不能正常下降,从而引起三焦病变。近年来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发生较大改变,人们经常过食肥甘厚味、过度饮酒、劳逸失常,导致脾胃受损,或情志不调引起肝气乘脾,并克犯于胃,以致胃不能正常受纳和腐熟水谷,运化失司,同时水谷积聚不化而成痰湿脂浊,侵及人体血脉,痰浊停滞于血脉而为瘀血,最终痰瘀互结于颈部腐筋伤脉而发病。在从脾胃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亦有相同之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脾主运化功能失常可引发水通道蛋白异常,进而产生痰、饮、湿等病理产物[17-18]。冯君等[19]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的发生应归结于“虚”,并且他们认为“痰瘀”是刺激和加剧炎症的重要条件,并提出虚、痰、瘀分别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根源、内因与结局。
祖国医学治疗疾病讲求整体观念,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中医治疗本病的重要方向。笔者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以正气虚损为主,而后病情逐渐发展为痰瘀邪实为主,治疗时首要扶助正气,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应从益气、健脾、化痰方面着手治疗,方可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吴瑜等[20]对192 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中气虚痰瘀证患者(117 例)占比最高,并且本证的发病率有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的趋势。有学者依据健脾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选择健脾祛瘀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之前均有明显改善。笔者观察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在临床上多以痰湿质为多见,并且本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分析年轻人血管状态差可能与当前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就诊时主诉多有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笔者常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屡获奇效。
“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虚则五脏不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同时更需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升自我保健意识,尤其是保护及改善脾胃功能的意识。坚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少食用肥甘厚味及刺激性食物,如过冷、过热、辛辣的食物,可适量食用山药等具有健脾益气功效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
张某,女,59 岁,黑龙江哈尔滨人,2021 年3月4 日初诊。主诉:头晕伴记忆力减退一年。现病史:患者1 年来经常头晕,伴记忆力减退、面色少华、气短、乏力,二便正常,舌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既往史:高血压。辅助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显示动脉内膜增厚。西医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诊断:眩晕。辨证:气虚血瘀证。治法:补气活血,化瘀通络。处方: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黄芪65 g,人参20 g,麸炒白术20 g,陈皮12 g,柴胡15 g,升麻9 g,当归15 g,川芎15 g,赤芍15 g,桃仁12 g,红花12 g,丹皮12 g,甘草9 g。水煎服,每剂400 mL,日1 剂,早晚两次分服,共服7 剂。二诊2021 年3 月11 日,患者自诉头晕、气短明显减轻,记忆力改善,二便调,舌暗苔薄白,脉细。继服上方7 剂以巩固治疗,一周后复诊。三诊2021 年3 月18 日,此时患者已服上方14 剂,舌淡红苔薄白,改用补中益气汤,以巩固疗效。补中益气汤组方:黄芪65 g,人参20 g,麸炒白术20 g,陈皮12 g,柴胡15 g,升麻9 g,当归15 g。
按语:颈动脉粥样硬化一般多发生于40 岁以上的人群,但近年来其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笔者认为本病多是由于劳逸失常,或过食肥甘厚味,致使脾胃气虚,气血运行不利,同时气虚易生痰湿,痰浊中阻,痹阻于脉络而致。《脾胃论》曰:“五脏外有所主,内无所受。谓无所受盛,而外主皮毛、血脉、肌肉、筋骨及各孔窍是也;若胃气一虚,脾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症状主要有头晕、头昏、记忆力减退或认知功能减退,其起病隐匿,容易被忽视,严重时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例患者素体气虚,水谷不化而成痰湿脂浊,侵及血脉,痰浊为有形之邪,易阻遏气机,壅塞经络,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最终痰瘀互结于颈部腐筋伤脉而发病。本例患者的头晕、记忆力减退、面色少华、气短乏力等表现均为气虚之象,而舌有瘀斑苔薄白、脉涩则为血瘀之象。故治疗上应当从脾胃入手,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以实脾胃之元气,复中焦升降之枢纽。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及临床研究的进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完善。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势,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斑块积分、血流参数等[21-22]。但中医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辨证分型、治法治则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认识,不利于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推广与普及。同时,目前从脾胃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观点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缺乏大量临床试验数据及循证医学的支持,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克服这些局限性,进一步证实从脾胃论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合理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