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双减”背景下小学作业布置问题及策略研究

2023-08-05 08:34任媛媛
科教导刊 2023年16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布置作业

任媛媛,康 晶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解决中小学作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新阶段。

1 作业的意义

1.1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以及批改、考试与反馈总结等步骤,作业不仅是其中一环,而且是重要的一环[1]。首先,作业为课堂教学做了铺垫,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作业了解课堂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提出疑问,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其次,作业在教学中起着诊断和引导作用,使教师和学生及时获得反馈,提高教学效率。最后,作业在教学结束后起着加深学生记忆,巩固教学知识以及提升学生反思总结能力的作用。

1.2 作业是学生发展的基石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通过作业的形式可以加深记忆,巩固所学知识,通过自主完成作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管理与分配的能力、对知识的整合能力、总结归纳并提出问题的能力、自控力以及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过程[2]。

1.3 作业是家校合作的桥梁

作业是学校和家庭沟通最普遍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最直观地观察到学生的状态并反馈给教师,这种状态是教师在学校所不能了解的,同时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也可以通过写作业的过程展现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这是一种双向交流与反馈的过程,增进了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

2 小学阶段作业布置的问题

2.1 作业结构单一

2.1.1 作业形式缺乏个性化

“分数论”“题海战术”的影响,教师习惯性地布置大量内容单调、形式机械的重复性作业,认为这能达到复习课堂知识,加深知识记忆从而提高学生成绩的目的,这样不仅难以保证作业的质量,而且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枯燥,产生消极心理[3]。同时,教师布置作业的同质化问题严重,给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相同的作业,导致学生的优势学科无法有效发挥,使学生的劣势学科难以提升。

2.1.2 作业内部结构缺乏联系性

作业布置存在知识割裂的问题,教师布置的作业仅考虑本学科的知识,而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导致学生的知识系统不完整,容易使知识点重叠,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同时作业的布置也缺少学期、单元以及课时之间的衔接性,使学生无法将前后知识连接,不能很好地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也无法用现学的知识去反思与回顾先前的知识。

2.2 作业缺乏育人功能

长期以来,作业仅被看成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好坏的反馈,或者是通过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来提升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作业的育人功能。忽视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是对时间管理的过程,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是对学习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能力都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得以训练。教师通过布置作业锻炼学生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养成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布置作业最终的目的。

2.3 作业管理常规缺乏适应性改良

面对新形势,作业管理存在滞后性,个别学校的作业管理制度还没有更新,没有制订出明确详细的管理方法。有的教师还没有改变传统的作业观念,无法与时俱进,这就使作业管理的优化无法落到实处。传统作业中单一机械作业减少的同时,创新性的长程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的出现需要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和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制度的制订以及观念的更新[4]。

3 小学阶段作业布置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分层设计欠缺指导,能力不足

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教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知识,除了教师的个人努力外,有效的教师培训是关键。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教师应提高设计任务的能力,便于为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任务。由于学校和地方教研部门缺乏系统、科学的作业培训,特别是如何分层开发作业,对开发的理解不透彻,使得教师个人无法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了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学校和地方教研部门必须重视对教师进行科学的作业开发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效的作业策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自主学习欠缺培养,动力不足

家庭作业是学生在课后完成的作业,是复习和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一种方式,并评估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相反,独立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什么热情,在学习上比较被动。事实上,独立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自我管理技能,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学习效率。然而,由于缺乏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指导,小学生在作业管理方面的自我指导性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学生缺乏自我认同感,不够自信。

3.3 时间精力较有限,分配不匀

近年来,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的说法不绝于耳。不难看出,许多教师的时间被“偷”走了:有的教师忙着应对上级部门的各种检查和评估,有的教师忙着申报和填写各种学校材料,有的教师忙着执行上级领导布置的与教育部门有关的任务。教育的基础是育人,而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源泉。减轻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是保障教师权益、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重要举措。

4 “后双减”背景下小学生作业布置的优化策略

4.1 优化作业结构,分层布置作业

4.1.1 作业难度分层

作业难度分层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进行分层,这个目的就是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差异化提高。首先,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长处与劣势,这样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其次,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布置稍难一些的作业,例如,在基础知识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培优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其学习能力。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布置一些基础性作业,夯实他们的基础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针对性的训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最终使自身整体能力得以提升。

4.1.2 作业时长分层

“后双减”背景下,作业布置的提升不能仅限于单纯的缩短作业时长,降低作业难度,这种流于形式的“减负”不能达到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缩短作业时长的前提是提高作业的质量,作业时长分层是指针对不同发展情况的学生对作业进行有意义的删减或者增加,减少机械的重复的作业。例如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当减少过于简单的作业,避免学生做一些重复的且没有效果的作业。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减少拔高题而适当增加基础题,使学生做真正适合自己的作业,以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4.1.3 学科间作业分层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系统完整统一的,并不是割裂分散的,学科间知识的关联性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前提。所以教师布置作业时应该考虑不同学科作业之间的衔接性和关联性,让每一份独立存在的作业形成相互作用的作用组,更大限度地发挥其系统效应、累加效应。例如,语文教师和思想品德教师都可能会布置观看爱国纪录片写观后感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两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布置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的作业,或者由年级组来布置。

4.2 审视作业功能,培养学习习惯

4.2.1 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多元化的模式,完成作业的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个性化、针对性、全面性的作业,使学生在情感、意志、习惯、兴趣等方面都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作业的功能,挖掘作业的育人价值,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智能和语言智能,而且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例如:布置一些小组合作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再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作业,扩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4.2.2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使学生的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关研究表明,作业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管理时间、专注、自律、解决困难等品质的重要载体,小学生作业习惯的培养对其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起着奠基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清晰地认识到作业是学生从有教师指导到监管的课堂学习,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和监管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学习动机、学习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和时间管理技能,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架设支撑。

4.3 改良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质量

4.3.1 作业管理整体优化

作业管理的整体优化是全面提高作业质量的保障,“后双减”时代下,作业形式从机械传统走向了多样创新,进行了一场大的变革,很多学校设立了“无作业日”、作业完成由传统的“日日清”变成了“周清”“月清”、由相对较“短”的作业形式增加了“长程作业”,更加注重自主性,弹性化[5]。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作业观,亟须根据校情对传统作业管理进行适应性改良。现在作业改革的走向既要关注作业的结果,也要关注作业的过程,传统的作业常规呈现出点状、碎片化,很多学校不重视作业管理,只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结果,然而,作业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学校以及教师从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分析与反馈这样的循环体系出发,进行作业管理的整体优化。

4.3.2 关注新型作业制度

传统单一、机械的作业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随着新型作业形式的出现,为了保证作业的质量,需要新型作业管理常规的重新确立与优化,关注到新型作业,如学生在完成长程作业过程中作业进度的安排与指导,作业中问题的解答,作业后的反馈等。对于时间周期长、没有标准答案的作业如何根据校情和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过程性管理和作业评价,以确保作业质量。

5 结语

作业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后双减”时代,教师及学校各级管理部门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念,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作业,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布置作业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