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丰
(南京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契合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和功能期待。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体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载体[1],具有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挖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蕴含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功能。体育素养是人类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维持身体活动所需的综合能力,该文结合季浏[2]、李卫东和沈鹤军[3]等学者的研究,认为大学生体育素养应当包括体质水平、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以及体育技能6 个方面。同时,将课程思政赋能大学生体育素养教育活动中,是实现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直接表现,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体育素养水平的提升,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意见》,为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工作方向,为思政教育和体育教学融合奠定思想基础。一方面,青年的政治认同培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相连,培育和强化青年政治认同,关键是对大学生的政治价值信念、主流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进行建构和引导;另一方面,体育蕴含的自信自强、不畏强敌等精神,国家领导人有关体育的论述等,已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活水源头。因此,以立德树人思想理念为指引,以体育教育为载体,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人才培育的目标。基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着重解决课程教学中重专业素养培育,轻人格修养培育;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价值观培育;重低阶级认知培养,轻高阶级认知培养的“三重三轻”问题[4]。
结合一系列研究成果可知,基于高校教师开设课程思政的层面,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重要挑战,如认识偏差、“课程思政”理念缺乏、“课程思政”责任淡薄、“课程思政”能力欠缺等。同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较好,具有较强的自信,但不同大学生群体之间也存在明显的思想政治素质差异,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需要提升教育方法,如优化评估机制、控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等。有鉴于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够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同时能够将思政教育中的理念、意识、认知等融入体育理论、体育技能、体育竞技中。
大学生体育素养包含体质水平、体育意识、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以及体育技能,是大学生生存发展运动要素的综合体现。课程思政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融入体育素养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等产生持久影响。
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本质,在提升大学生生存发展综合能力的同时,基于先“育德”再“育人”的传导机制,实现“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
一方面,党的教育方针致力于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通过课程思政教育,让大学生意识到参与体育活动并不是为了完成学分要求,而是为后期参与社会建设、人生规划等活动时,拥有健康的身体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大学生在思想上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提高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立足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原则,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等,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道德要求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能够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和文明素养,切勿以体育成绩作为体育活动的唯一衡量标准,促进体育道德水平的提升。
课程思政活动是基于协同育人理念开展的,主要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其中,全员育人要求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不能单单依靠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在全校各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完成;全程育人要求除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外,课外体育实践活动、学生专业学习活动等也要注重思政教育和体育素养的结合;全方位育人要求大学生体质水平的提升应当贯穿在学生学习、生活等的各方面,形成持续且长久的锻炼意识。
具体而言,大学生体质水平主要表现在身体特征方面,是大学生对身体素质重视程度和观念培养效果的直接体现。首先,基于全方位育人的角度,大学生体质水平的提升,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课外教育活动、团体活动等也均需开展,以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体质水平;其次,基于全员育人的角度,体育教师、辅导员、实习实践指导教师等,应当基于协同育人理念开展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学生的日常体育活动频率[5];最后,基于全方位育人的角度,体质水平的提升应当实现持续性,将体育活动赋予在多样化的大学教育活动中,根据学生个人发展特征,提供多样化的锻炼活动,形成持续有效的体质水平提升策略。
立体多元的要求在于:课程思政的出现要求大学体育教育活动应当突破原有的单向传播教育方式,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实现有机统一[6],这就要求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当结合学生身体特征和自身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在体育活动中渐进提高大学生体育行为水平,增强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课程思政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潜移默化下增强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关注度、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自主加强自身对体育活动的宣传等。
当前,在一系列政策导向的作用下,高校在开展体育拓展的过程中,为了增加思政元素,常常以直接的讲授为主,这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反向作用。课程思政具备的“润物细无声”的特点,使其在众多活动中都可以存在。因此,高校在课程思政的作用下,应当开拓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形式,突破原有形式的局限性,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传统的体育知识教育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且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较少,常以户外活动前的简单讲授为主,缺乏系统化、体系化的课堂教学活动。课程思政立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立足新思维催化新思路、立足新思路谋得新发展,以此催生科学创新的体育理论教学方法。
具体而言,体育知识应当包括体育基本知识和专项体育知识两部分,其中,体育基本知识是当代大学生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这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高效提升自身的体质水平,是体育素养水平提升的基础。课程思政赋予体育基础知识教育的科学创新方法,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旨,提升学生在基本知识学习中的存在感和参与感。专项体育知识是在体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科学创新的方法要求增强学生对专项体育活动的兴趣,在除课堂以外的其他时间内,赋予学生参与专项体育活动的机会,展现专项体育活动的魅力,于无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采用科学创新的方式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也是实践活动的指导性策略,在体育活动中具有科学、正确的指导作用[7]。
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科教育活动中,本身就是“隐显结合”的直接体现,体育教学活动是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显性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活动是隐性教学方法。其中,显性教学方法具有直接、突出和高效率等特点,但容易受学生思想意识的影响,教学活动中容易形成“两极分化”的不利局面;隐性教学方法具有隐蔽、持续和潜移默化的特点,能够突破学生思想意识的束缚,使其于无形中接受利于体育技能提升的各项活动。将课程思政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相结合,一方面能够从思想意识层面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直接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知识,课程思政教育活动通过这种“隐显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促进大学生体育技能的自由发展。
课程思政推动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离不开社会和学校各界的共同努力,该文结合“宏观政策导向—组织机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传输路径,从教育部宏观政策、高校组织结构和教师队伍发展3 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方法。
3.1.1 教育部门完善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政策
思政教育互动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教育部门的思政教育政策,一方面是高校体育教师开展思政活动的风向标,另一方面能使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与社会发展中人才需求特点更加吻合。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应当及时更新和完善思政教育政策,尤其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课程建设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的出台不仅需要有宏观层面的导向作用,对于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见、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具体方面,也应适当给出建议和指导[8-9]。同时,思政教育政策还应当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保障充足的经费和人员配备,全方位保障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
3.1.2 高校成立思政教育领导小组
各高校是促进体育教师实施思政教育的直接组织者,高校设立思政教育领导小组,有利于提高教师参与思政建设的意识,提高对课程思政的关注度。基于此,高校需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以校领导作为思政教育领导小组的组长,结合体育教学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助下,寻找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思政要素,明确课程思政实施的方向、抓住思政教育的重点。此外,思政教育领导小组还应当包含学校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图书馆、后勤等,职能部门的加入能够为教师思政活动提供培训、图书资料和后勤的交流支持。
3.1.3 体育部响应国家和学校号召,动员教师参与思政建设
以课程思政提升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关键仍然是高校体育教师。各高校体育教学部门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竞赛、听课学习等制度,动员体育教师参与思政建设[10]。具体而言,一方面,体育部党组织部门应当组织定期开展党内学习和党外学习活动,课程思政活动的开展应当以党员教师为突破口,带动非党员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另一方面,在日常的教学沙龙、科研研讨活动中,应当注重增加课程思政要素,对思政教学活动突出的教师,应组织部门教师多进行听课学习,提高教师思政建设的意识。此外,体育部可以形成新老教师结合的教学团队,老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上具有较深的见解,新教师在教学方法创新、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二者结合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思政与体育教学内容的融合,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
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和教师自身的努力,既实现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实施,又能实现教师队伍的发展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3.2.1 建立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政意识
一方面,思政教育建设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共同配合,如教务处组织各类思政教学培训、教学能力提升等大赛,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适当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1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科研处设立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专项课题,保障课题经费和人员配备,全方位保障体育教师思政队伍的形成,以此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
3.2.2 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形成课题组,实现协同育人
更新体育课程的设计理念,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是将思政教育和体育教育融合的关键点[12-13]。体育教师在大学生体育素养培育上具备专业性,辅导员、思政专业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具备专业性。因此,应积极促进体育教师和思政教师形成课题组,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尤其是政治教育理论素养的提升,充分发挥多方优势,打造高素质的思政教育团队,实现思政教育带动体育素养提升。
体育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一系列实践活动,校内实践活动当前多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体育意识容易固定化。基于此,高校与社会团体应当充分融合,开展多元化的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在各实践活动中增加思政元素,如活动起源、活动意义、活动目的、活动总结发言等[14]。
具体而言,体育教师可在课后邀请校外体育活动的专家或具备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体育健将,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传递体育精神;学校在开展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时,邀请相关企业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向学生传递企业精神与文化,深化企业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增强学生体育素养和报答社会的意识[15];推荐学生参与到相关企业运动会、社会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增强体育素养;引导学生社团、班级等组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增强参与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如体育教师可挑选出有活动组织或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由个别学生带动整体学生形成体育素养提升的意识,实现思政教育以点带面的作用效果。
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应当以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培育具备专业素养、体育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迫切需要通过思政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思政教育在体育素养培育中具有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立体多元、科学创新和隐显结合的作用,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同时,思政教育与体育素养提升的联动效应,需要政府政策、高校组织和教师队伍三方的共同作用,通过“宏观政策导向—组织机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传输路径,强化思政教育在大学生体育素养提升中的价值作用,为祖国建设和发展输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