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要]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来影响受众日常议程,进而影响社会环境。文章以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为例,在议程设置理论视域下从选题、叙事、视听、技术多个维度,探讨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将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为己任,发挥纪录片真实客观的优势,展现自然之美,挖掘历史底蕴,书写建设成就,形成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
[关键词]议程设置;国家形象;《航拍中国》
议程设置理论由美国学者麦克斯威尔·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重要性的判断[1]。在融媒体时代,媒体通过有效地设置议题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公信力建设。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3]。由此,随着新闻传播逐步走向“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如何以多角度、多平台,用深入、细致、新潮的节目内容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使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走上世界舞台,并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情感共鸣是新时代媒体的根本任务。
截至2022年11月8日14时,《航拍中国》第四季(以下简称《航4》)已经冲上全网各平台热搜榜,获得超过400余家媒体报道,媒体报道辐射超过10亿人次,主话题阅读量超过2亿[4]。《航4》作为“航拍”系列收官之作,选取北京、广西、青海等,横贯中国大地的东南西北中,以航拍视角构筑技术美学,用镜头语言全方位展现我国的自然地理地貌、人文历史、建设成就,塑造独属于新时代的中国记忆。
一、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的议程设置
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纪录片,就如同一个家庭没有相册[5]。作为一种直观的影像语言,纪录片以客观真实的特质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中担任着主要角色。从1949年起,我国开始借助纪录片进行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塑造[6]。《航4》这一大型系列纪录片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同时,面向全球,塑造中國的大国风貌。
(一)同台多频道联动议程设置
《航4》于2022年11月7日在CCTV-1综合频道首映,在播出当天《新闻联播》节目就在黄金时间向全国观众推荐了该纪录片,2022年11月9日起,《航4》每晚八点档也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此外,《航4》还会不定期在CCTV-3综艺频道等进行插播。央视各台之间的巧妙呼应,共同为该纪录片的宣传推广服务,将这一既能领略祖国壮丽山河,又可感受深厚人文底蕴的纪录片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重设置议程
主动设置议题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责任。新闻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让该热的热起来,该冷的冷下去,该说的说到位[7]。当今,由于传统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完全主导议事日程的设置,因此纪录片的传播与推广需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重加持,二者共同实现纪录片的多元价值整合。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媒体融合迈出的关键性举措和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示范者,央视频App在坚守主流媒体使命的同时,开拓社交媒体受众群体[8]。《航4》专门在央视频App开辟“航拍中国”专栏,首页浮窗可链接到#我眼中的航拍中国#话题页,官方还在评论区精选观众评论并发布于官方微博,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纪录片影响力。
卡蒂埃·布列松在1952年出版的《决定性瞬间》一书中写道:“世间的事物全都有其决定性瞬间,剪辑师的工作就是找到这些瞬间利用它们来讲述更多的故事。”《航4》在澎湃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均上传了全部11集的预告片,每集时长3分钟,选择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吸引观众的观看兴趣,推广成效显著。
(三)全媒体传播衍生话题
在播出期间,《航4》官方微博每日会推出衍生话题,开辟热搜话题页,如#热情的重庆人为游客让出一座桥#、#俯瞰西藏冰湖运羊名场面有多壮观#等。其中,#专家学者点评#更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田玉红等权威专家对《航4》的评析加以呈现,引导观众更深层地感受纪录片所蕴含的中华文明之魅力。
此外,微信公众号“CCTV记录”每日会推送3—4篇文章,标题极具新媒体特色,例如,《“蛋挞”怎么读?今晚见!》,以葡式蛋挞引出《航4》澳门篇等。另外,其微信视频号每天还会推广6—10个精彩视频并附上与《航4》官方微博同步的话题,包括话题发布后观众的二次创作,这些共同构建起全媒体传播矩阵,形成正如TED大会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所提道的“人群加速型创新”[9]。这无疑是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值得学习的案例。
二、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讲好中国故事
《航4》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以精良的制作展现大美的国家形象。笔者从选题角度、叙事语言、视听盛宴、技术美学四个层面分析《航4》是如何塑造国家形象并在一众纪录片中脱颖而出的。
(一)选题角度:汇聚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建设成就
纪录片选题的最佳稳定生产形态是系列化,根据受众建立起风格固定的纪录片题材的定位与方向。《航拍中国》系列播出至今,一直保持稳定的选题角度与风格。在2022年11月7日首播的《航4》北京篇中,制作团队选取天安门广场、香山公园、国家速滑馆等著名景观,从自然地理地貌、人文历史、建设成就三个层面全方位展示首都北京既是中国的北京,也是世界的北京,将中国的方方面面浓缩在北京两百多个景点中,诉说北京的历史文化。
(二)叙事语言:凸显感性、趣味、生动
纪录片的内容较广泛,涵盖自然、科学、历史等知识,但《航拍中国》系列能将理性的内容以感性的形式呈现,比如音画奇观、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等。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未被宏大视角的选题限制,所记录的画面配上著名配音演员李龙滨富有磁性且根据场景转换自如的解说,进一步为纪录片的呈现效果加分。
《航4》善用拟人等修辞手法彰显十足的语言魅力。例如,《航4》河南篇中“名副其实的大胃王,小朱鹮忍不住向父母撒娇,用点头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食物的渴望”这类对小动物的描述极为生动,并合理运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打破观众对纪录片严肃凝重的刻板印象。再例如,《航4》青海篇模拟主持人现场解说“牦牛随机性非常强啊,像这位白衣选手显然是没有摸准牛的脾气,被皮马甲选手轻易反超”的方式,幽默地展现玉树赛马会热闹的竞技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航4》还巧妙地运用大量串联词,诸如其青海篇的“欢乐是高原性格的自带属性,不远处长江流出青海,离开高原带着欢乐,带上祝福,向东奔流”,让各个景观的衔接更流畅自然。
一方面,《航4》的文字运用有效地增进受众与文化的互动,展现大美中国的可爱与和蔼;另一方面,《航4》恰到好处地引领观众更清晰直观地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吸引八方来客感受文明古国的魅力与韵味。
(三)视听盛宴:巧用声画同步,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体验
声画同步指电视的声音和画面之间建立的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10]。例如,在《航4》西藏篇中,一是视觉元素,该篇丝毫未局限于单一的全景拍摄,而有效结合近景镜头等为中国形象的塑造服务,使镜头之间衔接流畅,正如沃尔特·默奇所说,“最好的剪切处应该是观众会自然眨眼的地方”[9]。二是听觉元素,该篇在呈现巍峨山水时会添加震撼、磅礴的配乐,在描述大型人文活动时会配上熙熙攘攘的同期声。最令人神往的是,贯彻《航拍中国》全四季,中国交响乐团女高音霍元圆空灵、幽远、清澈的吟唱,以天籁之音抒发对中国乃至整个自然的热爱。可见,《航4》兼具巍峨宏大的高空俯瞰与穿堂入室的细节勾勒,使每一帧画面被完美地定格在观众的内心深处,凸显中国可敬而伟岸的形象。
(四)技术美学:应用卫星动态拍摄,兼具真实记录与美学表达
《航拍中国》全系列总航程超过90万公里,动用73架直升机、320架无人机,《航4》更是应用“5G+4K/8K+AI”新技术和大量卫星航拍,呈现卫星视角的重庆、长江、喜马拉雅山脉等,这些都将如诗如画的中国展现得一览无余。在交代场景及空间移动的同时,制作团队也将“真实记录与美学表达”作为纪录片的灵魂。例如,《航4》青海篇中门源花海的旋转航拍,一方面将油菜花与青稞的色彩展現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凸显“赶花人”交替耕种、保证土壤肥力的绝妙智慧。为了给予观众无与伦比的感官体验,《航4》还出动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攻克青藏高原上空氧气稀薄、升力不足等拍摄技术难关,精选最有特色的内容。
《航拍中国》全四季中,支撑每一集叙事的主心骨是2—6条不等的航线。例如,《航4》北京篇通过地图设计表现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城市功能5条线路,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关键点,让平原、山脉、河流、城市等一目了然,呈现最真实的卫星地貌,最终以飞行动画的形式引领观众开启自然与人文的旅程。
从2011年开始,央视纪录频道依托中央电视台,通过自制、购买委托制作等创作模式,按照海外市场标准,打造兼具国家表达和全球视野的纪录片品牌,为打开国际传播通道奠定了基础[6]。《航4》无疑是央视品牌IP代表的一次成功实践,进一步发挥纪录片的议程设置功能和资源优势,主动引领议程,把握国际话语权,有效传播中国声音[11]。随着中国形象日益凸显,中国文化底蕴正在被世界关注与认可。
三、纪录片《航拍中国》第四季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一)自然之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想实现艺术作品独特的批判价值与文献意义,纪录片就要向人类的文化传统与思想历史成果取经,利用摄影机忠实呈现自然的特性,并将纪实中的各种现象升华至哲学的层面。在《航拍中国》中,镜头记录了无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中华大地的秀美景象。例如,《航4》青海篇结尾处的解说词,“在龙羊峡,此刻的清澈平静是它,此前那些远古冰川、巍峨雪山、星星点点也是它……离开龙羊峡,……遇见再大的天地,黄河也波澜不惊,因为它早已尝过冰冷的雪山,爱过温暖的土地”。可见,通过纪实,纪录片彰显了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和精神内蕴,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可爱”是一种世界通用语言,它不分国籍、无关种族,具有融通中外的心理认同基础[12]。而动物作为最具萌态的元意象,也是体现可爱元素的重要载体。《航4》湖北篇中的白鹭和苍鹭、香港篇中的猕猴……这些不仅呈现的是一幅幅区别于都市的自然图景,更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历史底蕴:回顾历史、关注现在、预见未来
当前,历史的呈现没有影像参与是不够生动的,而纪录片则成了与历史图景最贴近的重建艺术的形式。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恰恰在于回顾历史、关注现在、预见未来,以实证的精神展开诗性的影像化表述,创造科学与艺术、叙述与事实、主观与客观的和谐统一[13]。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所说:“制造出一种在一定时空距离之外,但感觉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
首先,寓史于景、古今结合是贯穿《航4》影像叙事始终的策略。《航4》湖北篇在讲述洪湖时,将充满浪漫与传奇的神话传说云梦泽作为引入,随即又将画面赋予历史意义,带领观众回忆中国共产党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情景,接着画面再穿越至今天已成为农家人田园的洪湖,挖藕人正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前后对比引发观众的思考与共情。其次,《航4》善于从历史人物的视角借古喻今。《航4》澳门篇中的郑家大屋引领观众穿越至19世纪末,使观众或许能看见郑观应出版的《盛世危言》。最后,砥砺家国情怀,寻找共情点也是《航4》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切入方式。《航4》青海篇中画面在转到海晏县原子城时,旁白则将观众的注意力引至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一声巨响,该篇背后书写的是一个又一个中国人选择隐姓埋名、背井离乡的感人故事。
《航4》巧妙地以历史上的物质遗存与个体记忆为载体,以“时空一体”的诠释模式,将历史现实化,创造了历史研究与艺术表达的新境界。
(三)大国工程:自立、自强、进步
2006年,美国探索频道的纪录片《列国图志—中国》对中国的描述是这样的:“这是有关这个高速发展国家的故事,梦想与挑战驱动着这些人,他们在奋斗,他们在不断尝试……这是一个有关地球上最伟大改变的故事,那些身处其中的人们改变命运的故事,一个关于长城脚下人民生活的故事。”[13]这段解说词极富情感地引出了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地打造大国工程,奋力在世界舞台上站稳脚跟,实现自立、自强、进步的故事。
对中国故事、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来说,大兴机场也是兼具典型性、时新性、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中国符号[14]。《航4》北京篇隆重介绍大兴机场作为最高级别的4F世界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共同为打造北京这一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为我国国际交流事业贡献力量。再例如,《航4》澳门篇中的港珠澳大桥,将澳门、香港与珠海联结在一起,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航4》以解读国家历史地理作为支点,致力于传播深具感染力的国家符号与视觉形象。在拍摄理念上,《航4》遵从记实与写意兼顾,风景与情怀并重,不仅拍出自然地理之美,而且拍出歷史人文风情。其还采用航拍超高清摄制技术,辅以精致细腻的近景及特写镜头,再配以独具中国风格的背景音乐,为观众带来一场触碰心灵的视听盛宴。
四、结语
在融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电视节目种类和数量呈现多元化趋势,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提升电视节目的市场竞争力,除了做好议题设置,纪录片还需要对题材选择、语言形式和影像表达进行不断优化和创新[15]。因此,纪录片创作者必须肩负责任与担当,始终致力于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发挥纪录片在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特色、中国实力,让世界更加认同中国观念、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从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2018-08-22)[2023-05-26].http://news.cnr.cn/native/gd/20180822/t20180822_524339333.shtml.
[3]二十大报告,实录来了![EB/OL].(2022-10-16)[2023-05-26].https://lsrm.hinews.cn/xinwen/show-17027.html#0.
[4]转发收藏!《航拍中国》全四季观看链接[EB/OL].(2022-11-08)[2023-05-26].https://mp.weixin.qq.com/s/1no4ipMnuZjtvlQARXGJ2g.
[5]苏宏元,贾瑞欣.影像中的新中国: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建构(1958—2018)[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8(02):75-84.
[6]张同道.全球化时代中国纪录片之路[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1.
[7]《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第三章新闻舆论工作[EB/OL].(2021-02-24)[2023-05-26].http://www.xuexinph.cn/sy/jcsz/202102/t20210224_5957010.shtml.
[8]陈颖,张艳霜.央视频App“出圈”式语态变革话语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8):121-123,127.
[9]阿普康.影像叙事的力量:在多屏世界重塑“视觉素养”的启蒙书[M].马瑞雪,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10]陈春燕.电视民生新闻声画合一的必要性及编辑处理思路[J].视听,2017(10):155-156.
[11]唐俊.议程设置 科学话语 共情传播:纪录片《对决新冠病毒》的国际传播策略与启示[J].国际传播,2022(02):74-79.
[12]王茹月,刘星.“可爱中国”对外传播形象构建的修辞学观念与实践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2(05):80-83.
[13]陶涛.纪录片创作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14]韩飞,田维钢,刘倩.“大国工程”纪录片对当代中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J].当代传播,2021(04):108-110.
[15]林美忠.“议题”巧设置: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