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娥,汪珍珍,张海燕
[1.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孝感中心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2.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中心医院儿科,湖北 孝感 432000]
肠道微生态系统是肠道内菌群与肠道粘膜相互作用的整体,也是全身免疫组织结构,其不但在胃肠道功能建立、免疫系统调节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通过“肠-脑轴”的双向作用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2-4]。肠道菌群失调可引起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有害物质就可顺利通过肠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障碍和自身免疫病理损害[5-6]。对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大量研究证实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失调有关[7]。本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研究TD 患儿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并针对肠道菌群失调对TD 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为预防及治疗抽动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2021 年3 月至2022 年4 月在锦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孝感中心医院)被确诊为抽动障碍儿童123 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查体健康儿童40 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2~6 岁20 例,>6岁20 例;菌群失调9 例,非菌群失调31 例;观察组2~6 岁31 例,>6 岁92 例;菌群失调54 例,非菌群失调69 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纳入标准 观察组:年龄2~14 周岁;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 版(DSM-5)进行诊断,并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评估观察组病情严重程度,按得分情况将病情严重程度分为3个等级:轻度(<25 分)、中度(25~50 分)、重度(≥50 分),将确诊轻度、中度且无任何共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14 周岁,排除抽动障碍及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肝肾功能无异常,无其他遗传、心血管、血液系统等恶性疾病;最近4周内未使用免疫调节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1.2.2 排除标准 在确诊前半年内有使用抗精神病、抗癫痫药物、抗肿瘤等药物;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心血管和内分泌异常疾病以及肿瘤病人;近期有脑外伤和神经损伤的病史;未按时随访者、中途退出者或者遵从性极差者。
1.3.1 研究方法 将所有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2~6岁、>6 岁两个年龄阶段。检测这两组不同年龄段肠道内部菌群分布情况比较异同,根据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分为肠道菌群失调组和肠道菌群非失调组;检测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组和肠道菌群非失调组儿童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观察并分析这两个年龄阶段免疫球蛋白水平。
1.3.2 检测方法 首先采取观察组外周血5 mL 备用,并采集所有研究对象10 g 新鲜粪便在无菌容器中。在无菌环境中将采集的新鲜粪便均匀涂在载玻片上,然后轻推至薄膜状,风干后固定并染色,运用革兰染色法,待干燥后观察。在油镜中观察涂片的10 个视野,主要有红色和紫色两种颜色,确定涂片上菌群的总量及菌群的种类,记录下来,可参考《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图谱》[8]确定是否失调。
1.3.3 观察指标 粪便涂片染色干燥后,放于油镜中从10 个视野进行检测,主要有红色和紫色两种表现,记录菌群的总数及各种颜色表现情况[9]。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对照组40 例,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有9 例,占23%;观察组患儿123 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有54 例,占44%;由以上统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肠道菌群的失调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在2~6 岁年龄段肠道菌群失调例数为21 例,占总31 例的67.74%,相较于对照组在相应年龄段的肠道菌群失调例数为6 例,占总20 例的30%,在2~6 岁年龄段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 岁年龄段,对照组与观察组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个年龄阶段菌群失调率比较[n(%)]
观察组在2~6 岁这个年龄段,肠道菌群失调组IgA 的含量比肠道菌群非失调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G 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 岁的年龄段,IgG、IgA 及IgM 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肠道菌群失调组和菌群非失调组各个年龄段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较(,g/L)
表2 肠道菌群失调组和菌群非失调组各个年龄段血清免疫球蛋白比较(,g/L)
人体肠道内菌群的种类及分布情况会对机体代谢、免疫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其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菌群发育[10-11]。有动物实验表明,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的双向作用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12-13]。本研究对照组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占23%,观察组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占44%,表明儿童肠道菌群失调与TD 患儿之间有相互作用,因此可以推测引起儿童抽动障碍反复发生的其中一个致病因素可能是肠道菌群的失调。
肠道微生物组主要由两个细菌系统类型定义: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梭菌门的丰度相对较低[14-16]。肠道微生态的改变会引起肠道通透性增加,而后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导致炎症指标、血清脂多糖等水平升高,进一步增加细胞膜通透性[17]。肠黏膜分泌sIgA 减少,可能会使肠粘膜表面更容易受到微生物定植的影响[18]。因为6 岁以下儿童的肠壁尚未发育完全,而且屏障功能较差,其内部菌群平衡相对容易被破坏,这就是本研究中看到的6 岁以下儿童菌落失调比率相对较高的原因,故诱发儿童抽动障碍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之后,身体内的免疫球蛋白降低,免疫功能下降,从而使抽动障碍发生。
本研究表明2~6 岁的肠道菌群失调组儿童免疫球蛋白的含量降低,可能是由于菌群的变化影响了人体内部的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自身免疫介导神经精神症状,TD 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生成异常[19]。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感染因素如GABHS 感染是导致神经精神障碍和抽动障碍的一个关键的病因,与其相关的儿童自身免疫性神经心理障碍统称为链球菌感染相关的儿童自身免疫神经精神障碍[20]。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B细胞的百分比已经被报道为升高,而这种情况已被证明与遗传数量性状位点(5,13)有关[21]。有文献通过研究免疫标志物的血清水平与抽搐和共病强迫症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可能关系,从而验证Th1 细胞因子与症状严重程度正相关的假设,还发现血清IL-2 浓度与抽动严重程度分级呈正相关,TD 或强迫症儿童的血清中IL-12 和TNF-α 水平更高[22]。IL-2 水平和抽动严重程度评级可能提示细胞免疫效应通路参与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23]。有文献证明,在TD 患者中,由于在感染过程中缺乏T 淋巴细胞,抑制自反应淋巴细胞的能力下降,该机制可能是感染过程中抽搐加重的原因[24]。免疫应答除了通过熟悉的结合伙伴和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作用外,免疫蛋白也可能通过与未知免疫功能的蛋白的新型相互作用产生神经元效应[25]。通过消除致病性自身抗体或刺激特定神经回路或结构的功能的治疗,可以预防终末器官病理[26]。有研究表明6 岁以上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基本日趋完善,肠道菌群失调对其体液免疫的影响降低[27]。由此可见肠道菌群失调是导致2~6 岁儿童抽搐反复发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检测血液中IgA、IgM 含量,分析肠道菌落情况,可为抽动障碍的治疗及预防发展新的研究方向。
但本研究也有不足,纳入样本量过少,检测指标相对单一,这就希望更多的试验研究去探索人体微生态的结构和功能的演变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机理,为更多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