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琪,董启锦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商业数据研究中心,山东 青岛 266100)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必然选择,对促进农村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升农村地区消费便利化、数字化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动态循环,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可以推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要把县域作为切入点,强化县城的中心地位,发挥镇的重要节点功能,突出下沉和上行两个重点,引导城市的流通企业下乡,推动农产品进城,突出农民收入与农村消费的双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下实现共同富裕,有助于我国县域市场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县域商业的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精准扶贫重大成果促进县域市场消费需求空间迅速升级且释放长久。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县域商业市场依然存在商业设施建设不足、商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不高,农产品可电商化水平较低、农村商贸物流网络不发达、农村消费品市场质量和丰富度亟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鉴于此,2014年商务部正式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简称“电商下乡”)项目,2021年,商务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为“十四五”时期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作出详细部署。同年,商务部提出以“提升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水平与提升农产品可电商化水平”为主要工作任务的“数商兴农”行动,1年后,“数商兴农”工程正式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再次加力推动县域商业发展,指导中央财政通过服务业发展资金,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消费提质扩容是近年来国家在乡村振兴战略领域提出的新思路与新战略,因此作为明确的研究方向,相关的理论研究还较为缺乏。但国内在县域经济增长、县域商业发展以及电商下乡等相关方向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早期多立足城乡规划学视角对县域城市商业经济空间布局规划进行研究。丁宁等[1]重点讨论了县域商业网点空间层次布局、业态构成、比例结构以及影响城市零售企业对县域中心地市场创新扩散的关键因素;曹秋芳[2]在县域商业网点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县域商业网点规划方案。近年的研究则集中在农村电子商务对县域经济的作用机制方面:窦鹏鹏[3]认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政策效应、就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提升效应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黄雨婷等[4]采用多期PSM-DID方法探讨了电商下乡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孙哲远等[5]提出电商下乡不仅促进了本地农村三产融合,而且对相邻县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正向溢出效应;杨海丽等[6]则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对农产品流通数字化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在其中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曾庆均等[7]提出了数字经济通过空间外溢效应作用于经济和地理邻近地区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的观点;孔德静等[8]从县域人均商业规模与总规模的核定路径、县域商业中心结构体系和商圈划定的形成路径、电商高质量发展商业模式的建设路径和多元业态融合的组织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穆学英等[9]主要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山东省县域经济承载力的空间格局特征;高强等[10]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化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电商下乡背景下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相对欠缺,由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相关政策于2021年才开始实施,实施效果尚缺乏相关数据,因此,本文选择山东省近年获批国家级电商示范县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案例,以期通过实证模型的构建与分析,研究电商下乡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商下乡背景下县域商业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行探讨。
双重差分(Differences-in-Differences,DID)常用于政策评估效应研究,本文主要应用DID方法研究自2017年山东省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以来,对各县域经济带来的影响。首先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电商下乡”政策对山东省的县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H2:“电商下乡”政策对山东省的县域经济增长具有地区异质性,“电商下乡”政策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鲁南地区的县域经济增长表现出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实施该项政策对于各县域经济的影响情况涉及两个关键数据,分别是Treat和Time,设Treat为区域属性,Time为时间属性。研究实施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被解释变量Y设为各县GDP的自然对数值,与此同时还涉及可选的控制变量,比如产业结构、财政支出、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等(表1)。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2.2.1 实证模型选择
为研究产业政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将2017年获批山东省首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为产业政策的外生冲击设置处理组与控制组,将获批的示范县设为处理组,反之则为控制组。2017年前的县域为政策实施前,2017年后为政策实施后。构建政策效应的基本模型如下:
lnGDPit=α+βTreatit×Timeit+∑θXit+μi+γt+εit
公式中,i代表不同的县域,t代表不同年份。lnGDPit表示i县在年份t的GDP的对数值;Treatit取值为1或0,表示是否受政策影响,Timeit取值1或0,表示政策影响前和政策影响后;Treatit×Timeit代表电商下乡政策,β表示电商下乡的政策效应系数。Xit表示各控制变量,μi表示个体固定效应,γt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εit表示残差项。
2.2.2 实证数据来源
通过商务部网站查询2017-2021年山东省获批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见表2所示,2013-2020年各县的相关经济数据来源于《中国县域经济统计年鉴》。
表2 山东省获批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3.1.1 平行趋势检验
项目实施前的处理组与控制组具有相同趋势表明两者无趋势性差异,可从图1可以看出,在山东省正式申报成功该项目之前,处理组与控制组的GDP自然对数值的平均值保持基本一致,平行趋势基本可以满足且处理组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要低于控制组的同期发展水平。
图1 平行趋势检验
3.1.2 回归过程与结果分析
应用双重差分模型,分别对不纳入控制变量和纳入控制变量两种情况进行基准回归,以Treat×Time作为解释变量,分别以LnGDP与LnPER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模型构建。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估计结果
首先以Treat×Time作为解释变量,以Ln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模型构建。在控制时间固定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时,以固定效应FE模型作为最终结果,从表3可知:针对Treat×Time而言,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39>0,说明Treat×Time对LnGDP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随后,以Treat×Time,X1-X7作为解释变量,以Ln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模型构建,以FE模型作为最终结果可知:针对Treat×Time而言,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37>0,说明Treat×Time对LnGDP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控制变量中,第三产业占比、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与财政支出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以上变量会对县域经济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资本积累、金融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回归系数显著为负,显示了县域消费水平、金融水平的偏低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3.2.1 稳健性检验
(1)变量替换。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以Treat×Time作为解释变量,以人均GDP的自然对数LnPERGDP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模型构建,得到的结论与以LnPERGDP作为被解释变量基本一致。针对Treat×Time而言,未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30>0;在加入了其他变量之后,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35>0,均说明电商下乡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2)变量滞后1期。为了保证研究的稳健性,把实验组时间滞后1期,构建虚拟变量Treat×Time+1,如平邑县自2017年开始实施该项目,后置1期将该县项目实施时间设置为2018年,其他各县依次类推,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变量滞后1期模型估计结果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发现,Treat×Time+1的系数均为正相关且显著,说明解释变量滞后1期后,该项政策仍然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且作用更为显著,因此通过稳健性检验。
3.2.2 地区异质性检验
继续分别验证鲁中北地区与鲁南地区电商下乡政策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5表明,电商示范县的设立均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鲁中北地区针对Treat×Time而言,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并且回归系数值为0.030,鲁南地区则为0.039,说明相比较于鲁中北地区,电商下乡政策对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鲁南地区的县域经济增长表现出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表5 地区异质性回归结果
通过电商下乡政策对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电商示范县的设立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结合电商下乡政策的具体实施方向,可以从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提升农产品电商化能力与丰富农村消费市场等方面探讨县域商业体系的构建路径。
首先,要把县域作为统筹城乡商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打造县城、乡镇和村三级商业设施,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融合商业、餐饮与休闲娱乐等多种生活服务业态的商贸中心与新型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的乡村便利店,因地制宜丰富快递收发与农产品经销等业务,促进县乡村商业数字化与连锁化发展。其次要支持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民生保障能力,支持连锁超市与生鲜电商超市做大农产品订单销售,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
健全农村流通网络需要提升物流设施建设水平及产地初加工、批发和零售等环节服务功能,通过骨干流通企业和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带动农产品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保障农产品物流快捷高效畅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则需要规模适度的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冷链设施建设,引导生鲜电商、快递物流企业建设前置仓、分拨仓,配备冷藏和低温配送设备,促进农产品冷链各环节的有序衔接。
通过提升农产品可电商化能力,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推进农产品价值链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打通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打造“一村一品”。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首先需要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多种模式实现精准对接;其次,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等新业态,推动农业生产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支持邮政快递、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积极发展统仓共配。
丰富农村消费市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动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以满足农村民生需要与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农村商旅文娱体融合发展,具体包括:一是将村落的形象与商品结合起来,打文化牌、体验牌,打造乡村空间商品化新体验场景,通过提升县域文旅服务功能,支持乡村旅游、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发展;二是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鼓励商旅文体娱融合发展,以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是重视县域商业的公共服务属性,开发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商品与服务,深入挖掘农村老年市场消费潜力,进而扩大县域消费市场的规模,最终建成完善的县域商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