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人心

2023-08-04 03:25:10陈钱容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张若虚虫鸣宠物

陈钱容

仿佛一夜之间,入了秋。

风在人间作画,雨把天空洗净;叶子眷恋着大树,虫儿依偎着树影;穿过绿荫,最是那一抹淡红羞涩。热力消退,树影斑驳,爬山虎褪去披了一夏的羽衣,露出磨损的披甲;温而不燥的秋阳洒在学子的身上,影子描画着秋光下最动人的风景,而这都被北归的鸟儿一览无余。秋,你为什么能潜入人心呢?

虫鸣随着秋不经意淌入人间,让我想起秋分时节去过的石湖边,越城桥下,吴越遗址上的苏式生活十二时辰体验馆,那里就有我从未亲眼见过的蟋蟀罐。国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驯养这种小宠物,到了南宋,杭州儼然成为了斗蟋中心。这种可爱的小宠物,千年前就走入了文人的诗篇里、梦境里、孩子的童年里,直到现在。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在盘门花鸟市场听到一种跟蟋蟀不一样的虫鸣,一路寻过去,才发觉是黄蛉这种小虫子,小小的腰身,却能发出通透悦耳的鸣唱,听得我如痴如醉。

雨声是秋天里不可或缺的另一笔惆怅,另一帘幽梦,也曾听它在石板路上用细密指尖弹出仲秋方程式。当你觉得烦躁时,不妨坐在窗前,听一场秋雨的演绎。此时烦躁将被涤净,渐渐澄澈至透明。我还惦记着炒栗子的声音,似乎遗漏掉它,秋天就不完满一样。

秋日最少不得的便是桂花了,让人们等待又等待,让喜欢吃桂花糕的孩子望眼欲穿。秋天的味道像被浸入时光的老酒窖酝酿在人们心里,成为永不磨灭的记忆。

品花固然愉悦,聆听固然愉悦,赏味又何尝不欣欣然呢?说到秋天的美味,在大众心中极普遍的大概便是重阳糕团、栗醇松香、橙黄桔绿、鱼肥虾跳,而能把秋天的鱼鲜都锁住的就数远近闻名的光福渔港村十八浇。不止这些,月饼饱含着思乡之情、团圆之盼,还有那肥美醇厚的满腹膏腴……古时,人们就有食用香瓜或西瓜的习俗,雅称作“咬秋”或“啃秋”,而我们现在都用“贴秋膘”来代替了,只因秋天的美味实在太多了。元曲作家马致远说过,“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入秋生活?东坡居士所言,“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又何尝不挥洒着乐观与豪情?青红掩映中,乌桕子散发着淡淡的油墨卷宗之味;山间的柿树一如既往,弥漫着一缕缕甜香味儿,笼在瓦舍炊烟之中,怎不叫人思乡心切呢?连深藏于木渎村镇里的藏书羊肉,也能把老饕从大老远吸引过来。

诗人们总在秋天里回眸人生,也曾鬓微霜,佯做少年狂。云霞流走,月光破开暗夜的绸幕,留下光影无数,吸引了在承天寺夜游的苏轼的目光,也撩动了李白的文思,跨越千年;而叹月感怀恨年岁徒增的张若虚,与掀起新乐府运动、抨击权贵而被贬谪出京的白居易,他们和笔下的光阴一道,亦成为历史文卷中最富华彩的一笔。

乌飞兔走,暮去朝来,光华乍泄,秋早已入人心。

‖江苏省苏州市新区实验中学‖指导教师:张德友

吉吉工作室J I J I G O N G Z U O S H I

这篇文章有两处亮点。其一,结构的巧妙。虽然作者并没有引用小标题,将文章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然而,细读全文,大家就会发现,作者宛若一位丹青高手,从秋之声、秋之味、秋之思三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绝美图画。在江南,虫鸣的可爱、秋雨的澄澈以及美食的诱惑,都在作者的笔下展示得一览无余。世人常悲秋,然而,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发现,秋,才是一个生机勃勃、色香味俱全的季节!

其二,作者在每一部分内容里面,都加入了大量的想象和联想。写虫鸣,作者就联想到了国人驯养宠物的历史;写美食,又从光福渔港村的十八浇联想到古人“咬秋”“啃秋”的习俗,联想到文人雅士的饕餮史;写秋思,更是从苏轼到李白,从张若虚到白居易,信手拈来,不胜枚举。写景状物类的文章最怕止于形色,作者却巧妙避开这点,加入大量历史人文故事,使得文章的立意厚重而深刻。

【适用文题】留在心底的声音;沉醉在______的世界里;那景,那情……(高明燕)

猜你喜欢
张若虚虫鸣宠物
On the Road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草原(2018年4期)2018-05-08 10:52:28
纸上的爱情
幸福(2018年3期)2018-03-13 18:58:23
纸上的爱情
宠物
抬起脚来
王小奇送画
领导文萃(2016年11期)2016-06-22 21:49:34
养宠物
上海故事(2015年10期)2015-12-03 13:42:06
你适合养什么宠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