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向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多教师进行了探索,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不愿意学;教师落后的教学方法仍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发展。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升。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展开调查与了解,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趣味性课堂教学方法,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文稿编辑小专家”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结合本课的内容,将重点内容进行整合,便于学生接受。学生通过前面的课程学习,已经对Word的使用有了初步掌握。教师在上课后,先教给学生基础的学习内容,然后设计相应的小活动,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练习。学生通过动手练习,不但激发了学习热情,而且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了课堂知识。这样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优化教学方法,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课堂活动中的主体。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热情不高,削弱了学习的主动性。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应用艺术字”这节课时,教师给予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电脑中操作如何插入艺术字。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怎样插入艺术字,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創新能力。这样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强化学生动手实践,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实践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不仅能有效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适当减少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实现学以致用,最终达到培养学生接受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处理数字图片”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空间。上课时,教师先利用教师系统简单演示了本节课程的操作内容。然后,教师让学生在电脑上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当发现学生操作有问题时,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讨论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高潮,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了知识。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推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新,最终切实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栏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