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兰
尿酸是人体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存在于血液中,故被称为“血尿酸”。其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尿酸是指通过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产生的尿酸,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外源性尿酸是由人们摄取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尿酸大部分由肾脏排泄,其余部分主要通过肠道排泄。尿酸有抗氧化、保护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被忽视的低尿酸血症
对于“高尿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血尿酸浓度低常被人们忽视。低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水平低于正常值,目前尚无公认的诊断界值,人为规定为<119 微摩 /升。尿酸的合成减少和/或排泄增多均可导致低尿酸血症的发生。
低尿酸血症的危害有哪些?
◎急性肾损伤
肾性低尿酸血症易诱发运动相关的急性肾损伤。肾损伤最常发生在剧烈运动后,如短跑(长跑不易诱发),剧烈的腹痛和恶心常发生在运动后6~12 小时。
◎尿路结石
低尿酸血症患者容易并发尿路结石。因为尿中的尿酸盐排泄增加会导致尿酸晶体形成,引起结石。
◎慢性肾衰竭
低尿酸血症可引起肾脏慢性结构改变,如小叶间动脉内膜增厚、管腔减小,肾小管间质损伤,最终导致慢性肾衰竭。与非低尿酸血症的男性相比,患低尿酸血症的男性患肾脏疾病的风险高。
◎神经系统损害
低尿酸血症患者会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症的患病率和严重性,因为尿酸可能在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综合征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低尿酸血症是疾病进展较快的危险因素。
◎心血管系统损害
研究发现,尿酸水平≤240微摩/升时,可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心病等。
维持尿酸的正常水平,平时要注意哪些?
相较于“降酸”来说,尿酸偏低的人想要“升酸”更容易。尿酸是由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所代谢形成的,如果长时间食用素食且蛋白质和脂肪摄入不足会导致体内的尿酸偏低。患者可以食用一些高蛋白的营养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鸡蛋、海鲜、豆类等。另外,平時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品,如柑橘类水果、猕猴桃。但是,当尿酸达到正常的数值时,就应该限制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若是因肾小管功能损伤使尿酸的转运过程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偏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