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赵阳
摘要紫砂壶历史源远流长,最初只是简单的粗陶实用器,在紫砂艺人和文人墨客的共同创新下与时俱进,融合传统工艺和时代设计理念,发展出丰富的工艺体系,奠定了紫砂壶造型多样化的基础,给人以审美价值。本文以紫砂壶《如意仿古》为例,浅谈其创作理念。
关键词 紫砂壶;如意仿古;造型设计;文化意境
喝茶不仅养生,还让人平心静气,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大家都在忙着追求物质生活,我们尤其需要茶文化所带來的淡泊和宁静,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各种茶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饮茶方式的改变应运而生,紫砂壶也是时代的产物。茶具虽多,紫砂壶却被推为“茶具之王”,可见其在茶人心中的特殊价值,或许它早已不仅是一件器物,更是茶的知己、茶人的知音,是茶人心中富有情感和生命力的好友。
1紫砂壶《如意仿古》的造型设计特点
《如意仿古壶》(见图1)是一款经典器型,是紫砂工艺从粗朴走向精致化的典型代表,所谓“经典永流传”,它在历史的检验和淘汰中幸存下来,自有其与众不同的魅力。《如意仿古壶》其型是在《仿古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仿古壶》造型灵感来源于古代战场上的鼓,鼓是鼓舞士气的工具,后来又发展为一种乐器,因此最初的《仿古壶》为展现气势,充满了简练大方、雄浑敦厚的感觉。《如意仿古壶》某种程度上沿袭了《仿古壶》的特点,壶体古朴大方、端庄凝重,流畅的线条勾勒出饱满大气的壶身,气度不凡,壶身如意贯通,若浮云漂浮,诗意盎然。从线面来看,过渡柔和、筋脉明朗,是传统经典的再次演绎,如意纹样大方舒展、悠然典雅、美感十足,又不失起伏的动感,可谓动人心弦的“活如意”。壶流、壶盖和壶把与壶身浑然一体,曲线十分流畅,壶钮为如意形桥梁式,平缓舒展合体,壶把随壶身乘势而起,张弛有度、收发自如,流、把同样饰以筋纹线条,与壶身和谐呼应,手把提拿舒适,给人以轻盈之感,流、把婉转启承,抑扬之间韵味十足。整壶上下收敛,中间鼓起,浑圆敦实,鬼斧神工。壶底平足,稳定地撑起壶身,线条与壶身浑然一体,上承有力,壶口较大,盖面拱起自然的弧线,口沿和盖子母线吻合,形成两个线圈,增加了层次感,足见工艺的严谨和细致,可谓把线条的运用达到了巅峰。紫泥的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使这把壶犹如谦谦君子,力蕴内中、身相应和,在泥色的衬托下呈现悠然、典雅之美,壶身以如意云纹组成,隐现着古典作品的庄重与矜持,象征高升和如意,别具一格,可谓吉中之吉。《如意仿古壶》是紫砂经久不衰的器型,因其规矩良多,所以对手艺人的技法要求颇高,能够做好一把《仿古壶》,代表着手艺人有扎实深厚的功力,装饰如意纹饰更是难上加难的考验。此壶壶型把握到位,做工精细,无可挑剔,充满了典雅古拙的韵味,是品茗鉴赏皆可的佳作。作品骨肉亭匀、敦庞周正,身、盖、颈、腹、钮错落有致,犹如谦谦君子,力蕴内中,如意纹饱满挺括,是富贵的象征。整器在营造祥瑞纷呈气氛的同时,以刻画爽利的行线突出大度之韵,散发着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添置于茶席之上,可谓得其所哉。
2紫砂壶《如意仿古》的传统文化内涵
当代,紫砂壶已然不仅是实用器,更进入到艺术的殿堂,是传统文化和思想的载体,是人们情感的表达,可观赏,亦可作为送礼佳品来表达自己的悠悠情思。紫砂艺人们常常运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来为自己的作品赋予深厚的情感,“如意”便是其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些极富感情色彩的饰物,把这些吉祥祝福的心愿注入到这些饰物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如意”。如意,最初只是一柄用来挠痒的工具,它的造型像一只半张的手,长长的柄能挠到后背而不需要人帮忙,因此如意又被称为“不求人”。后来,如意发展为一种工艺品,象征着心愿、希望和梦想,如意被寄予吉祥的寓意,深受中国人喜爱。慢慢地,如意图案被广泛运用在绘画、建筑、家具、服饰、玉器、瓷器等生活用品上,与各种象征着美好寓意的图案搭配,代表着吉祥的寓意。人们说,手执如意,挥洒如意。可是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事事如意,只要力所能及不求人,便是称心如意了。何况,人的欲望也是无止尽的,如了一个意,还有接下来的第二个、第三个,人若能发现不足并学会知足,便是心满意足了。再者,所谓“心随境转”,无论人生际遇如何,若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若能保持“心上无事”的心境,那便也一切如意了。如意,何尝不也是某种力量的源头,给我们信念,不畏前路,让我们坚信,未来如意。人们的生活里处处可见“如意”,希望它能既如你心意,亦如我心意。《如意仿古壶》融合中国传统如意文化,让人手执此壶泡茶时产生心安之感,就好像如意在手,那么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得心应手,如意在旁,那么事事都能称心如意。
3总结
紫砂壶兼具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用它泡茶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的真、香、味,且紫砂壶久用而显出温润如玉的包浆,能让人在日常中感受到紫砂日渐温润的变化,这是属于使用紫砂壶独有的乐趣。紫砂壶的发展历经百年,期间大师辈出,留下了一款又一款的经典作品,丰富了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体系,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这为紫砂壶得到普及奠定了基础,也让它迈向更高的艺术层面。
参考文献
[1]伍海兵.浅谈紫砂《仿古如意壶》的造型与装饰之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