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虚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频率较高,含义丰富,用法灵活,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一大考点。对此,笔者总结了几种常见的虚词的用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弄清楚并掌握。
一、乃
1.用作代词,指“你们”“你们的”。如:《伶官传序》中的“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译为: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心愿。
2.用作连词,表示顺承或转折,意为“于是,便”。如:《岳阳楼记》中的“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译作: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
3.用作动词,表示判断,意为“是,就是”。如:《陈涉世家》中的“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译作:应立的是公子扶苏。
4.用作副词。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意为“才,就”。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译作: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先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他的朋友才到。
(2)表示出人意料,意为“竟,竟然”。如:《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作:(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二、然
1.用作指示代词,意为“这样,那样,如此”。如:《公输》中的“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译作:即使这样,不过公输盘给我造好了云梯,(我)一定要攻下宋国。
2.用作连词,表示转折,意为“但是,然而”。如:《黔之驴》中的“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译作:但是老虎来来回回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3.用作形容词,表示对的、是的。如:《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然,诚有百姓者”,译作:对啊,确实有这样想的老百姓。
4.用作助词,常用在形容词后,作为词尾,相当于“……地”或表示状态,相当于“……的样子”。如:《愚公移山》“杂然相许”中的“杂然”指“纷纷地”,译作:纷纷地表示赞同;《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中的“蔚然”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译作:远远望过去,树木茂盛、幽深又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三、以
1.用作连词。
(1)表示目的,意为“用来,以便”。如:《出师表》中的“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译作:陛下确实应该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用来发扬先帝留下的美德,振奋志士们的勇气。
(2)表示结果,意为“以致,因而”。如:《出师表》中的“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译作: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
(3)表示修饰,可以不译。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译作: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书,(借来)就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期归还。
2.用作介词。
(1)意为“把,拿,用”。如:《狼》中的“屠惧,投以骨”,译作:屠夫感到恐惧,将骨头投(给它)。
(2)意为“因为,由于”。如:《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作: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或悲。
(3)意为“根据、按照”。如:《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译作: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
(4)意为“凭借、依靠”。如:《曹刿论战》中的“何以战”,译作:凭借什么作战?
(5)意为“如,及,比得上”。如:《三峡》中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作: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用作动词,意为“以为,认为”。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皆以美于徐公”,译作:(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四、其
1.用作代词。
(1)人称代词,意为“他(她,它),他(它,她)们的”。如:《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作: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
(2)指示代词,意为“那个,那些,其中”。如:《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译作: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核舟记》中的“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译作: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的声音似的。
2.用作副词。
( 1)表委婉、反问、估计、推测,意为“难道,恐怕,大概,或许”。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耶?其真不是马也”,译作:世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世人不认识千里马吧!
(2)表示劝告、祈使、命令,意为“一定”。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译作:我打算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
总之,文言文中的虚词看似不起眼,但在文章中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对其含义和用法把握不准,在翻译时就非常容易出错。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不可忽略文言文中的虚词,要熟知常见虚词的含义,切实掌握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