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康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3年4月,我省召开全省开放发展大会,这是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等国际国内背景下,我省做出的事关全局的系统性、长期性战略谋划,对于我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省对外开放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深化“五个合作”、推动“六个回归”,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签署落实了一大批省部、省际、省校、省企合作协议,推动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一批开发开放平台获批。同时,开放能级持续提升,新兴业态动能强劲。
我省通过出台落实“推进高水平开放支持政策”,在外资准入服务、投资贸易便利、财税金融支持、要素保障支撑和营商服务环境等方面提供高质量的政策服务,给予我省开放经济元素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和更加高效的管理服务。在规则对接、贸易提质、投资引领、平台提升、创新赋能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实施“六个行动”,将开放政策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2022年,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新突破,比上年增长3.6%,其中出口增长42.1%,贸易逆差减少。从贸易规模来看,近五年我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处于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总体上贸易规模比较小,2022年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4%。从贸易结构来看,汽车产业、机电产品占进出口额的比重较高。使用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求得外贸依存度,我省外贸依存度整体处于平稳状态,但远低于全国水平。总体来看,我省对外贸易规模较小,贸易逆差严重,贸易结构单一,外贸依存度与全国存在较大差距,我省对外贸易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022年,我省实际利用外资额为4.4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3.9%;非金融对外直接投资额为0.6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8.0%,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远小于利用外资规模。近5年来,我省实际利用外资额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但规模较小,2022年仅占全国实际利用外资额的0.2%。从投资来源地来看,主要集中在德国、中国香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从投资产业来看,主要集中在汽车产业、制药产业等我省的优势产业领域。使用实际利用外资额占GDP的比重求得外资依存度,我省外资依存度较低,同时远低于全国的外资依存度。总体来看,我省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吸引外资能力有待提升。
二、推进我省高水平开放的对策建议
我省作为边疆近海省,在开放发展过程中,并不具备沿海省份的港口条件优势,经济总量对于开放发展也有局限,但我省应充分发挥“东北亚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在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全面对接RCEP市场,用好“大图们倡议”合作机制等,借势发力,做实产业基础,做强口岸经济,创新电商贸易。我省的开放发展,将在更大市场范围盘活要素资源,充分发挥要素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用好开放发展助力经济增长的机制。消费、投资和开放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4.5%,我省第一季度GDP达到2833.88亿元,同比增长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月份当月增长41.1%;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1%;建筑业总产值快速提升,同比增长23%;服务业有力支撑经济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大活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4%。我省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的强势复苏,验证了积极的投资和消费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全省开放发展大会精神及时启动了我省经济增长的第三个引擎。根据相关研究,外贸开放度对人均GDP平均贡献率为7.2%,而且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是非线性的,如果开放程度处于很高的水平,则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变小,而我省所处的对外开放程度,恰恰是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很显著的阶段。我省应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着力畅通开放大通道、加强招商引资和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明确我省开放发展的定位。我省应明确开放发展的定位,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同时把长春市建设成欧亚大陆桥内陆的重要节点城市,借助于我省所具有的内陆一类口岸的优势,推进高水平开放通道畅通,建设“大交通、大物流、大枢纽”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北接黑龙江面向俄罗斯、南接辽宁面向环渤海、西连内蒙古面向蒙古和欧洲、东连日本海面向东北亚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构建依托产业发展的开放路径。产业项目是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长春市要充分发挥“一主”作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利用好奥迪一汽PPE项目、汽车及零部件等出口业务,发挥好優势外贸主体产业的作用,并利用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积极培育外贸主体企业,“迎进来”与“走出去”同步发力,吸引高质量外资投向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大对一汽等重点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的支持力度,在更大市场范围盘活要素资源,充分发挥要素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发挥好各类主体功能区的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功能,实现产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步提升。
推动服务业开放,培育竞争新优势。服务业开放有助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提升生产率水平、提升消费水平、完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意义。我省服务业基础较为薄弱、开放程度不高,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业开放措施。一方面,进一步巩固提升传统服务贸易,打造冰雪运动、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国际旅游服务品牌。另一方面,依托长春北湖航空产业园、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影视孵化基地等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借助长春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契机,在生产性服务、数字服务、科技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和文化服务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发展,构建符合我省现状的服务贸易发展模式。
推动制度型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制度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持续深化贸易、投资、政府职能等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要充分借助于长春新区、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等开放平台,在通关手续、监管模式、投资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吉林经验。积极推动吉林省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