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优势及创作方向分析

2023-08-03 14:13韩琦
声屏世界 2023年7期
关键词:纪录片受众

□韩琦

过去,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纪录片是小众的、高冷的。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国家也积极扶持文化类节目,我国纪录片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的风口,逐渐多元化。与此同时,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观众快节奏、碎片化的消费需求,微纪录片应运而生。[1]微纪录片保留了传统纪录片的特性,但又具备了传统纪录片所没有的优势,如时长短、制作简便、传播迅速、覆盖范围更广等。但纵观近年来微纪录片的发展,依旧少有影响力比较大的作品出现。现阶段,如何利用好微纪录片的优势创作出更能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微纪录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微纪录片的主要优势

题材多元。微纪录片的创作题材是多元的,在保证作品真实性的前提下,选题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近年来的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早餐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理想的乡村》《中国梦365 个故事》《故宫100》《听起来很好吃》《Hi,火星》《这十年》等,无论是自然、历史还是美食、文化,各个领域微纪录片都有涉猎,任何一个小主题都能衍生出一部系列作品。

制作简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拍摄设备的普及,加之微纪录片的结构相对简单,使其创作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团队,即便是业余人士也可以尝试制作微纪录片。在新媒体背景下,纪录片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品,也可以是充满烟火气的。在微纪录片领域,每个人都可以是故事的记录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创作者仅用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拍摄和创作。

利于传播。与传统纪录片相比较,微纪录片在传播渠道上更加自由,5-25 分钟的篇幅不仅适合在电视台进行播出,还迎合了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年轻人对信息接收的偏好。微纪录片措辞往往直白,内容直取精华,可以让受众高效率地获取内容信息,可见其能够更好地契合受众碎片化的阅读需求。受众在碎片时间就能够观看完作品,并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在抖音、微博、微信等社交新媒体平台发表评论、进行分享、@身边的朋友观看,并进行二次互动,有效促进微纪录片的快速传播,扩大作品的影响力。

微纪录片的创作方向

微观的创作视角。微纪录片篇幅短小,结构简单,没有空间进行宏大叙事,因此更倾向于抓取微视角,立足普通人和普通生活,用局部反映整体,以个体见集体,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由平凡细微的人或事或物反映所要传达的大主题,这是微纪录片普遍采用的叙事策略。微观视角能让受众形成记忆点,贴近生活的选题能增加观众的代入感和亲近感,更容易获得受众的认同。较之于传统纪录片,通过微观平易的视角表述人间烟火气的微纪录片更能和受众实现同频共振。

以微纪录片《海派百工》为例,该纪录片聚焦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个群体,通过一集一人一艺的方式,讲述他们和“非遗”的故事,展现上海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使上海的“非遗”文化以一种朴实真挚的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王金根是“非遗”工艺石雕传承人,做石雕五十六年,他说:“我的作品来自生活上面、地面上面的,包括小鸟、树、贝壳比较多。”他向观众展示了自己用澄石雕刻的松竹梅、寿山石雕刻的动静相宜的贝壳——海之念等作品,惟妙惟肖。王金根说:“我雕刻我喜欢,而且一个作品出来,自己很开心的,那么你看我已经出了三百多种,多少值得开心。”从事画绣工作已经五十年的叶伟娜在镜头前向观众讲述了上海画绣的工序,并展示了超大画绣作品《观无量寿经变图》。叶伟娜说:“十二个工人用了七年两个月的时间,共同完成了一幅。可能是性格使然,我会很快乐,我把它作为一个修心的过程。”每集5 分钟的时长,镜头朴实无华,内容以手工艺人的口述介绍和作品展示为主,简单舒适的背景乐、平凡的生活、精湛的技艺、精美的工艺品、一人一生择一事的热爱,都浓缩在短短5 分钟里,受众很容易被带入进“海派百工”的世界,领略非遗工艺的震撼之美。就像“非遗”传承人叶伟娜所讲述的:“我相信传播是有力量的,艺术也是有力量的,通过传播最后带来的力量能感染所有的人,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这十年》是2022年播出的一部微纪录片,该片以微观视角讲述时代变革,通过五十人五十事展现十年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微纪录片《这十年》的主角有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成功脱贫的十八洞村的普通村民,有塞罕坝上十年如一日坚守护林一线的瞭望员,有汶川地震中幸存的消防员,有通过互联网改变生活带领村民一同致富的自媒体主播……内容由当事人自述,通过十年变迁的对比镜头,以最真实最质朴的方式展现了祖国这十年的巨大发展。通过一件件由主人公亲口讲述的真人真事,向受众展示了在国家发展的这十年中,认真生活、努力奋斗的平凡普通人的光彩,由这些个体的十年发展反映祖国十年的繁荣发展。

创新视听表现方式。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微纪录片不仅缩小了篇幅,而且创新了视听表现方式,甚至较之传统纪录片,在表达的饱满度和精致度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微纪录片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一的旁白说教和影像资料上,还要在视听方面有所改进,而现代技术的不断革新也为微纪录片实现表达方式多元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以《“字”从遇见你》为例,该纪录片以汉字“中”为起始,讲述汉字如何诞生,如何演变发展,挖掘汉字背后的故事,呈现汉字的厚重与神秘,将汉字的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进行统一表现。纪录片每集片长只有五分钟,实景拍摄和动画相结合,情景再现与动画模拟相映照,搭配通俗俏皮的解说词,让一个个汉字“活”了起来。在《“字”从遇见你》“走”字篇中,动画模拟的方式让“走”字化身为奔跑的小人,幽默诙谐的旁白更是为纪录片增添了趣味性,生动形象地解读了此字的诞生和演变,给予受众全新的视听享受。

再如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运用了大量新技术,如3D 扫描技术、多光影采录技术等,根据每件国宝的特点设计了专属的视觉体系,摒弃了传统历史文化题材严肃厚重的表现方式,让一件件国宝“醒”过来、“活”起来,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古代文明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带领受众跨越历史时空,领略不同时代独有的历史印记和文化掠影,激发了受众浓厚兴趣。[2]

选题把握热点。微纪录片的创作主体不再局限在专业人士和专业机构,任何人都可以创作,这无疑给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使主题更加多元化。选题聚焦热点是微纪录片成功的一大保证。微纪录片制作周期短,这意味着更容易抓取即时热点作为题材进行创作。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社会议题更迭也更快,把握住阶段性热点,推出相应主题的微纪录片作品,能够最大程度提高作品的影响力。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在疫情初期,人们对新冠病毒缺乏系统的认识,心里不免恐慌,疫情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2020年2月3日,微纪录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在CCTV-9 纪录片频道播出,以每集5 分钟的短视频方式,采用视频日记的主观视角讲述身处在抗疫中心武汉的医护人员、普通市民等疫情亲历者的故事,通过一个个真人真事来回应人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该纪录片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持续发酵,讨论量可观。[3]

2022 冬奥会期间推出的微纪录片《二十》,该系列短片共8 集,主要围绕“二十”这一关键数字以及“每一个在冰雪里的身影都值得被记录”这一核心展开,通过滑雪教练、滑雪爱好者、酒店经营者、运动员等和冰雪运动息息相关的人群,讲述冰雪人不平凡的人生故事。在冬奥会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微纪录片《二十》得到了网民的高度关注,不少人也开始分享自己的故事,使《二十》的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冰雪运动,更加了解我国的冰雪文化。[4]

时政题材微纪录片发展。微纪录片时长有限,结构简单,叙事节奏紧凑,通常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铺垫较少,直奔主题。内容极度浓缩,信息量大,最大程度避免了部分长篇幅纪录片中出现的知识堆叠、枯燥乏味的问题。基于这些特点,微纪录片这种表现形式很适合时政题材,例如党史类、国史类等知识性及教育性比较强的题材。让厚重的题材通过轻快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容易获得年轻人的青睐,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也能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

比如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每集8分钟,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 个重要事件,讲述党史故事,介绍党史人物,普及党史知识。《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虽然题材严肃,但观看效果并不沉闷,内容紧凑,档案资料丰富,解说生动,在不到10 分钟的时间里讲清了一件历史大事,在新媒体平台传播后受到不少网民的喜爱。

微纪录片《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每集3 分钟,通过一名在上海生活多年的外国友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自己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看到和感受到的中国的巨大变化。“上海和中国都变得快认不出来了,而这一切发生在不到40年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没有一个很强的政府,没法让中国那么快的做起来。”“中国现在的创新令人难以置信,我认为只有在强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些才能得以实现。”该纪录片通过外国友人口述的方式,将我国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展与成就真实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以11 位共产党人的书信为引,包括寻淮洲的“请战书”、张朝燮的“两地书”等,短短几分钟展现了11 位革命先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牺牲与奉献精神,展现了他们用鲜血铸就的不朽的信念与忠诚。

微纪录片在IP 打造领域的适用。依托于新媒体平台,微纪录片在商业领域也有良好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愈发重视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打造与传播,微纪录片这种表现形式也因此受到青睐。比如,《中国品牌故事》就是以讲述品牌故事、传播品牌声音、提升品牌形象为主题的品牌文化纪录片,用微纪录片的方式记录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品牌故事,见证一个个中国品牌从诞生到成熟再到壮大的历程,展示中国品牌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创新与坚守。微纪录片这种形式,能够让受众在碎片化的时间空隙中了解到一个品牌的文化内核,不经意间提升受众对产品的好感度。不仅如此,许多品牌都会针对自身产品特性,定制符合自身调性的特色微纪录片,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扩大品牌知名度。

除此之外,微纪录片在公益领域也大有可为。央视微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通过6 个篇章向人们全方位解读抑郁症,纪录片的前三篇分别从青少年患者、女性患者、老年患者出发,以第一视角叙事为主的方式讲述他们的具体病症、治疗过程,让受众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及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将“何为抑郁症”真实展现出来。纪录片的后三篇以抑郁症的发现、治疗为主题,讲述现阶段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并通过具体的实例、专家的解说等方式解答了一些大众关心的相关问题,力求消除大众对抑郁症的刻板印象,减轻抑郁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病耻感”,使抑郁症患者能够直面病症,积极治疗。

微纪录片平实的叙事方式和擅长从微小事物着手的特点,赋予了作品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和公益题材的特性十分契合。微纪录片也更加适配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因而也成为公益传播的一大载体,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根据亲身经历或自身见闻进行创作,通过微纪录片的形式传播公益力量,使微纪录片辐射的领域越来越广。比如,公益微纪录片《摘星人》讲述自闭症儿童的生活,呼吁社会给予自闭症人群更多的理解、关爱和包容。微纪录片《岁暮自怡》记录了养老院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希望通过作品能让更多人不惧老,无论是青年还是暮年都可以千姿百态、幸福快乐地生活。微纪录片《不再流浪的背后》通过讲述志愿者和流浪动物之间的故事,呼吁爱心人士加入到救助流浪动物的行动当中。

一些机构也推出了很多如呼吁关注弱势群体,保护环境等系列公益微纪录片。比如,腾讯公益“回响计划”携手腾讯影业开启“小红花回响光影录”,推出微纪录片《不“罕见”的一天》,聚焦罕见病群体,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了解、帮助罕见病群体,完善罕见病救助体系。该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庞贝病患者4 岁女孩王昀璐,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11 岁男孩张子杨两个罕见病家庭日复一日与疾病抗争的生活。同是“小红花回响光影录”作品的微纪录片《我的“美人鱼”妈妈》,以海洋保护为主题,从珊瑚保护小志愿者郭子墨的视角出发,通过小朋友郭子墨稚嫩真挚的声音,讲述他和“一半时间生活在海洋,一半时间生活在陆地”的珊瑚保护志愿者妈妈李博的公益经历,介绍海洋垃圾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呼吁每一个人保护海洋环境。

结语

在新媒体环境中,微纪录片在传播途径、选题、表现手法等方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能够看到的是,近几年微纪录片的数量逐年递增,越来越多的纪录片爱好者开始参与到微纪录片的创作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题材新颖、制作精良、能够满足观众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但与此同时,由于微纪录片创作个性化、主题多元化、实践技术门槛低等原因,使得微纪录片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诞生了一些不太成熟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微纪录片的观感。微纪录片创作者要了解新媒体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特点,充分利用好微纪录片的优势,积极运用到实践中,努力创作出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作品。

猜你喜欢
纪录片受众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