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之中可见警策

2023-08-02 06:23丁亚男
青年文学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翡冷翠山居徐志摩

丁亚男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徐志摩无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以“诗人”的身份名世,在新诗发展的历史中更绕不开以他为代表的新月派。茅盾将其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

徐志摩在欧洲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成长,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也是一位独具艺术风格的散文家。相比于他的诗歌,徐志摩的散文更为直接、全面地展现了他复杂的思想和人生态度。从他的代表诗歌《再别康桥》到散文《翡冷翠的一夜》,他始终坚持以清丽秀雅的笔触在他的作品中描绘清新自然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至真至美之境,表达自己的真挚的内心情感。1925年3月,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前往欧洲旅行,隨后于5月抵达风景如画的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即翡冷翠),他在那里写下了备受欢迎的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在这篇散文中道出了他闲居于翡冷翠所见的各色秀丽的风景和置身于自然风光之中的所思所想,传达出他对自然最深的热爱和珍视,体现了他独特的才情,在文中谱写出一曲给自然的颂歌。

一、闲淡的创作风格:精妙的语言运用

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闲话》整体风格中表达出自己闲适自然的态度,语言清新优美,景色自然优雅,可见徐志摩独特的构思方式和行云流水的语言组织能力。

文章的一开篇,他便写了在翡冷翠散步的见闻,一气呵成,似乎把你拉到他的身边,与你低声耳语,让你的步伐跟随他的笔触一起“上山或下山”。人们在面对美丽的自然景色时,普遍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神清气爽的感受,似乎都要随着徐志摩去赴一个美的宴会,感受风息的温驯、森林的清幽、阳光的淡远。由此可见,徐志摩笔法精湛,其造景的笔力之深。正如梁实秋在《谈志摩的散文》中所说,“徐志摩的散文无论写什么,永远都能保持一个亲热的态度”,因此“只要一读志摩的文章,就不知不觉的非站在他的朋友的地位上不可”。事实确是这样,徐志摩的作品多用第一人称,常常直接与读者对话,好像是低声与知己朋友谈话。《翡冷翠山居闲话》通篇用“我”对“你”交谈的口吻,一开头就说在这里出门散步,最好“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然后深有体会地告诉我们山中作客的妙处:一无须讲究你的服色与体态,二最好不要约伴,三“你也不必带书”。只有这样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真实的感受,才是你心灵与大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的时候。这里说得十分随和,又十分坦率,使人感到亲切、真诚,这自然的衔接仿佛让人感到在和老友进行面对面谈话,结构十分流畅,笔锋流转之间并用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你完全信服做客山中之妙处,你也会完全被他那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厚的自由气息和真挚的情感打动,而对自然之美心向往之。

此外,散文当中精妙的语言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思索的重点。徐志摩十分重视散文语言的艺术美,他曾说道:“就说一件事,我是天生不长髭须的,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捻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一种天教歌唱的鸟》)作为新月派诗人的代表,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一直坚持着“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而《翡冷翠山居闲话》这篇散文的创作也有“三美”原则的影响。

首先,全篇文章结构层次鲜明,五段字数相差不大,在形式上较为严整。其次,徐志摩能保持以诗歌的语调来进行散文的创作,形成诗化的散文,文笔诗情画意。徐志摩在写作散文时,非常注重语言的音乐美。他以独特的诗歌风格来书写散文,利用各种不同的句式、音节的组合和平仄的变化,创造出了流畅、悦耳和谐的美感。在他的散文作品中,音乐美成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令人过目难忘。“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有时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时激起成章的波动,流,流,流入凉爽的橄榄林中,流入妩媚的阿诺河去……”这样结构对仗工整,又富于音乐性、跳跃性的诗歌一般的语言在文中比比皆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如果将其单独成立,便是一首散文诗。将诗歌的创作手法移植到散文之中,可谓徐志摩散文的一大特色,给其散文增添了诗情画意。诗和散文的胶着状态使笔墨间香风迷路的文字委实很多,我们随意在他的散文中抽出一段,加以重新排列,阅读的期待视野在诗和散文两方面都能得到满足。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不仅运用了诗的艺术手法,还融入了绘画的美感。他用诗一般的笔触描绘出独自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而在描写自然风景时,他则像一位画家,将景物的颜色、形态、质感细腻地勾勒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他笔下,意境绵延、景象生动,使人仿佛置身画境之中,心旷神怡。这种将诗歌、散文、绘画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手法,为徐志摩的散文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

徐志摩具备典型的“艺术家气质”,对周围的物有非常敏锐的感受力。他在文章中造境,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营造生动鲜明之境界,实现了绘画美的创作原则,是他独特才情和深厚功力的又一表现。“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雪西里与普陀山,莱茵河与扬子江”等这些自然之美的意象的描绘,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优美画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审美意象空间。邵华强也在《徐志摩研究资料》中提到“虽然他活动范围什九是止于诗歌之内—因为他的大部的散文,是诗的一种形式”,这将徐志摩的散文与诗歌在艺术个性和语言风格上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凸显了他散文的艺术特色。

诗歌注重意象的表达,即注重捕捉自然景物一瞬间的感觉。徐志摩利用这些诗歌感觉的描写,在散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感受和思想。他兼具诗歌和散文的优点,巧妙地利用散文独具的自由灵活性,充分吸收了诗歌、绘画等艺术门类的灵感,将其融合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中。正是因为徐志摩拥有独特的艺术才情,才能创造这样诗、文、画合于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幽深的思想蕴含:寄情自然的达观之感

徐志摩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的表现世界的方式。谈起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史,始终绕不开徐志摩,足以见其创作之绝妙。美国文学批评家梅·斯温逊认为,诗的经验的发现是基于下列的愿望:想看透表现于外的事物的屏幕,想触及实际存在的事物,并深入到正在演变的事物之更广大空间。徐志摩的创作经验也具有这样的品格,而这也就蕴含在其作品中,他将自己深刻独到的思想寄予秀丽的景物与自然之美的描写中。他对自由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向往和追求,对世俗庸常、烦琐细碎之事予以批判与抗议。他认为,自己家里、朋友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都是一间间炼狱,充满拘束与压抑而全无自由,只有当我们身处自然的怀抱,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才能获得灵魂与肉体的行动一致。他对“独自”的乐趣和妙谛的发现体现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那光、风、味、气无不和感官的愉悦相连接;随意的打扮、随性的鉴赏,使闲暇之美产生令人向往的宽松和恣意。在这般情调下,轻音乐的旋律已经奏鸣于耳畔,聆听来自大自然的灵魂和感悟。“不要约伴”“只许你独身”,摆脱所有的枷锁和牵绊,只享受难得的自我、自由、自在,对于“独身闲逛”的美趣,居然能够得到如此推崇,大概也就徐志摩能做到了。

朱自清说过,文学作品吸引人的“最大因素却在情感的浓厚”。散文的艺术生命是情感。徐志摩是非常重感情的人,自称“我是一个信仰感情的人,也许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感情性的人”(《落叶》),“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我所知道的康桥》),难怪林语堂称其为“情才”。在徐志的作品中,不管是写景、记游、叙事还是写人,以至于演说中处处都融入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总是寄托着强烈的感情。徐志摩散文表现出很强的个性,也是一大特色。散文要写真情真趣,要写出作者自己真正体会到的真实感受,而这感受又必须是人们普遍共有却未经道破的,一经道破,即引起大家的共鸣,即是说这种感受必须是典型的。

徐志摩在《翡冷翠山居闲话》中写出了这种典型的生活感受:人们在大自然中领略到什么样的乐趣,以及这种乐趣怎样才能领受得到。在徐志摩的自然观中,自然是一本伟大的奇书,含有“无穷无尽的意义”。他认为,所有伟大、深邃、清明、优美的思想都生长在风声、云彩、山峦、花草的颜色和香气中。因此,每个人都应该虔诚地阅读这本“伟大的奇书”。如果读懂了“自然”这本意义丰富的“奇书”,我们的精神生活就会得到滋养,我们的灵魂也会得到一定的满足,我们理想的人格也会因此得以塑造。徐志摩认为,自然是一位良师,它所教导人们的话语值得倾听。同时,徐志摩对自然的独到见解也流露出他深邃的思想。“崇尚自然”在我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老庄哲学的核心就是“超然物外”“归真返璞”,主张人们只有生活在自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快乐。晋代的谢灵运、陶渊明,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以及宋代的苏轼等优秀诗人,他们用诗来赞颂自然之美,表达自身的高尚理想,拒绝与丑恶的现实社会同流合污。

徐志摩也不例外,他将自然看作“最伟大的一部书”,并认为保持自己一个人独自欣赏自然山水,才能达到佳境。任何伟大的深沉、优美的思想都可以在自然中寻得,在花草的颜色与香息中可见自然之影。徐志摩对自然有着独特的感受、极高的评价与深沉的热爱,他将自然看作心灵中最高层次的慰藉,人的心灵可以在自然之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并将自然称作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意义丰富而深远。它能给我们带来寂寞时的陪伴、苦难中的安慰、穷困时的帮助、迷失时的指引,这些深刻的思想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在崇尚自然的同时蕴含着怡情山水、淡泊清明的老庄哲学的达观,从中可以见出古代闲居隐士淡泊名利、保持独立、追寻自由、不为世俗所累的静谧幽深的哲学观照。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既可以看作是他个人经历的寄托,也可以视为他关于如自由自然之梦的象征。翡冷翠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更是徐志摩精神世界的寄托,是他感到亲近、怡然、快乐的地方。在那里,自然以其本性滋养万物,满足众生需求,人们领悟到它,也就领悟到家园的所在,领悟到人类栖息的本源之地。

高尔基认为,文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自身,激发他们对于真理的追求,与人们的鄙俗行为作斗争,在人们身上找到美好的东西,唤醒他们灵魂中的羞耻、愤怒和勇气,使人变得高尚坚强,并能够用美好圣洁的精神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徐志摩的這篇散文正是达到了这种目的。深入探析《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在文中以其平淡闲适的笔调道出他独到而又深刻的思想见解,唤醒身居乱世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的向往,以求在自然山水之间达到净化心灵的功用,这不仅给当时身处困境中的人们带去积极的精神影响,就是在今天看来,也同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直深居于喧嚣的城市的人们,是否已经因为走得太快而忘记停下来看一看身边的风景?又有多久没有停下来好好审视自己的内心,保持独立,不被外界的声音裹挟?这篇诗性洋溢的散文,真正的落脚处既不在翡冷翠的一物一景,也不只是抒发调皮牢骚难得“独身”的境地,而是对伟大的自然的赞颂。这自然如人之初的童真,是宇宙的音波,是未曾设定之舞,是随口片段的歌声,是莺燕告诉的春光,是天空静定,是山泉清响……徐志摩以诗人的心灵和画家的眼光构建了独特的散文审美世界。读者在诗意的陶醉和画情的结合中,尽情地感受到他的个性化艺术魅力。尽管他的文学生命短暂,但他的散文展现出无法忽视的独特之处。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对今天的散文创作和鉴赏仍有借鉴的价值。

猜你喜欢
翡冷翠山居徐志摩
绘画性:重述其意义
——赵英明的视角个案
花牛歌
山居秋暝
唤醒文艺复兴的“翡冷翠”
山居图
爱上“翡冷翠”
当复古风遇上了越野范 大众甲壳虫翡冷翠经典版和甲壳虫沙丘越野版
富贵山居
偏 见
小评《徐志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