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芝,方炜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192)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领,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形成全方位的教学育人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与政治教育课程一起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优秀品德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都在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重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各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1-2]。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为我校各专业大一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计算思维能力的入门课程。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塑造成型,仍需专业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领,加强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如何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是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虽然教师们都在尝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还存在以下问题[3-4]:
课程思政是最近几年提出来的新的教学理念,老师没有受过专门培训,缺乏思政教育这方面的经验,对此理解并不深刻,认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领不是专业课程的职责,缺乏课程思政育人主动性。另外,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只注重专业知识讲解,没有太多时间进行思政融合,忽视对学生思想、精神方面的引领,使得专业课程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部分专业课程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较强,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知能力不足,很难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点的讲解中。要想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内容,需要教师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师德,提高思政教学能力,能够结合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专业知识,从古今中外、时事热点等多个层面充分挖掘与课程教学有关的思政元素,并且能够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如果在授课过程中,只是简单融入脱离专业知识点的思政元素,会让课程思政成为单纯说教,也达不到预期的育人效果。专业课教师需要提高思政教学能力,在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目前,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还没建立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只是老师在课堂上片面地进行思政,所以育人效果较差。课程思政不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而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贯穿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实施过程、课程评价体系等课程教学体系各环节中。所以设计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评价等几方面研究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作用。
鉴于此,研究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引领和升华,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个系统工程,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必须重构完备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重新规划和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评价体系,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有机融合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传授中的价值引领作用。融合课程思政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5-6]。
图1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设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首先需要设计并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依据和指导文件。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融入思政元素,使课程教学大纲变成教学与思政相融合的育人大纲,指导教师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政教育。教学大纲的重构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对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修改,将思政教育纳入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另外,要调整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在原有专业知识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增加对思政教学内容的学习要求。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目前制订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包含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课程思政视角下的课程教学目标要增加对学生思想进行引领的价值目标,强调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彰显价值引领。价值目标是引导学生建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增强技术自信和国家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遵守职业规范、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价值目标的达成使得使课程学习不仅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奠定专业基础,还潜移默化中为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价值目标包括: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
在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关键是要重构课程内容体系,结合专业知识在多个层面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并且寻找合适的契合点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又要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让课程教学能够逐步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C程序概述”一节内容时,可以通过对编程语言的发展、软件开发技术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和对比国内外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让学生建立紧迫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通过讲解标识符的命名规则,引导学生要遵纪守法,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讲解函数的使用时,强调化繁为简,分而治之的思想,锻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除了基本知识点融合思政元素外,教师还要结合课程内容来设计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教学案例,使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掌握对应的思政内容。例如:在讲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时,通过我国古代数学家张丘建先生的“百钱买百鸡”的经典算术问题,让学生学会编程求解穷举计算问题,学会利用先进的手段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让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时,可从多个层面来细分思政元素,所设计的案例既要涉及历史发展,也要紧跟技术前沿、时事热点,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技术前沿案例让学生建立紧迫意识,增强使命感。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要同时探索课程实验、实习中德育因素和德育内容的融入,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例如:通过编写与调试程序,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使程序运行结果南辕北辙,理解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培养学生脚踏实地、严谨细致、遵守规则的工作作风;通过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求独立完成实验任务,不能抄袭,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德。
如何将思政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在知识的传授中实现价值传递。程序设计基础教学中,通过希冀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增强对课程思政的直观感受和思想认同。让学生课前观看录播视频进行预习。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同时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课后通过希冀教学平台发布实验和作业,平台自动进行评测,通过平台讨论区和微信群实时与学生互动答疑,从学生提问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授课过程中可适当使用翻转课堂手段,结合所学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思政任务,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来挖掘和设计思政案例,通过课堂讲授分享来提升学习的获得感,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形成性评价体系是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实效的重要依据。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效果评价的反馈结果,及时跟踪总结授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维护思政资源库,为后续的授课奠定基础。传统的教学中,课程的考核主要从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来考察,融入思政教育之后,要对学生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进行重构,在考核标准中加入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考核。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考核课程教学中价值引领目标的达成情况。课程思政强调将价值导向通过多种形式润物无声地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之中,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合各项考核目标。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对素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进行考核。线上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线上视频学习、线上签到、在线作业、在线实验等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考核;线下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回答问题等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考核。在每个考核环节都适当增加思政元素的考核。教师通过考核结果可以发现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开展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根本保障。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法:重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评价等教学各个环节都要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保证了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