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卓麟(Kevin Chang) 现任UFC高级副总裁,负责公司在亚洲地区整体业务和运营,包括媒体版权和内容输出、现场赛事、运动员发展、公关和社交媒体推广及企业合作等。张卓麟参与推动和建立的UFC上海精英训练中心(UFC PI Shanghai)是UFC 亚太区总部,也是全世界最大和最先进的综合格斗训练设施。
UFC在过去的30年中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发展。2002年,白大拿(Dana White)就任CEO一职,自此UFC开启了向全球化迈进的征程。从时间轴看,MMA与2007年发售的iPhone为同期发展起来的时代产物,经过几轮迭代,最终成为一项全球化的新潮运动。
UFC设立了一系列的比赛规则,着手包括比赛组织、选手选拔、药物检测、运动员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并通过在全球各地举办赛事和本土化粉丝活动有序地推进其全球市场化进程。近 30年的不懈努力,让UFC赢得了全世界粉丝的认可,并巩固了其如今在体育行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口碑。
尽管UFC是在美国成立并发展的运动,但不难看出其向外拓展的雄心壮志。如今,半数以上的UFC签约的选手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从全球粉丝数、影响力、国际组织和赛事等维度来看,MMA已经成为除足球和篮球以外的全球第三大体育运动。我们在过去十年里着重开拓了亚洲市场,中国是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助力推动MMA运动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是 UFC 的重要使命。2017年,我们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中心举办了第一场UFC中国赛,紧接着2018年和2019年又陆续在北京和深圳举办中国赛。办赛同时,我们也格外关注本土选手的挖掘和培养。就像姚明之于 CBA ,本土人才在中国体育运动大众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們也希望UFC能培养出 MMA 界的姚明,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这项运动,还有 UFC 这个组织。
UFC的运营收入和其他主流运动比较类似,例如世界杯、奥运会、NBA等。首先,媒体版权是 UFC 的重要收入来源。比如在美国,UFC主要的合作伙伴是ESPN;在中国,UFC主要的合作伙伴是咪咕。同时,我们高频次的办赛和多维度、全渠道的媒体传播,吸引并递增了粉丝的活跃度,继而吸引优质的赞助商,创造另一个收入来源,而我们的赛事在推向市场后,自然也会获得门票收入。
作为全球化的大众体育 IP,UFC的商业增长也会通过社交、媒体内容的传播来实现。本土化的内容是增长本土粉丝基数的重要方式,粉丝对内容的消费会最大化他们对UFC 赛事、选手以及品牌自身的新鲜感和认同感,引发更大的兴趣,同时也会帮助撬动UFC的商品化变现及赞助商激活的触点,进而推进整体商业化的进程与市场化的运作。
正因如此,产出媒介内容是我们商业化的“基底”,围绕内容和内容发布,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帮助UFC实现更大范围的营收。
坐落于上海静安区新业坊的UFC精英训练中心
UFC在三个维度上面运营和拓展。
第一,不间断地举办比赛。UFC的比赛全年都有,不是像NBA或者像足球,有淡赛季和休赛季,UFC基本上每周都有一场比赛。除了正式比赛,UFC还会举办一些选手选拔赛,比如像UFC精英之路,这是为亚洲地区MMA选手打造的舞台,选手可以通过这个比赛层层晋级,冠军获得UFC签约的资格。
第二,品牌活动和粉丝体验。UFC在中国每年与咪咕联合举办约十场左右的路演,运动员来到不同的城市跟粉丝互动;同时我们还会去组织一些观赛派对,帮助UFC赛事推广给更多潜在粉丝。这两点主要在线下发力。
第三,通过社交平台扩大影响。跟老牌运动相比较,MMA是一项很年轻的运动,UFC也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MMA的体育形态可能不被很多传统媒体所认可,所以UFC主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力。以我们在中国的社交媒体数据,粉丝增长量和互动率都是非常可观的。
由于中国社交平台变化迭代比较快,特性明显,我们目前着重打造本土选手相关的内容,比如做选手的衍生节目、挖掘人物深度的稿件,还有选手的比赛精彩瞬间,以及参加线下活动的短视频等。
UFC精英训练中心支持选手做全方位的日常的训练和培养
UFC上海精英训练中心有三个核心价值体现。
第一,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训练团队和训练设备。有了场地,为我们建立和运营UFC学院提供了硬件支持。我们的学院里配备了全球最顶级的教练团队,从营养、体能、专业训练等方面指导学员们进行全方位的日常的训练和提升。优秀学员可以参加UFC精英之路比赛,来争取 UFC 签约的机会。
第二,场馆能够支持UFC的内容产出。UFC从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场馆无疑为内容生产提供了场景,例如在场内发生的比赛、运动员的日常训练都能成为社交媒体的内容来源,让大众从多角度了解UFC 品牌和 MMA 运动。如何成为选手,选手如何训练,比赛怎样进行……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第三,场馆是UFC与粉丝打通线下、线上互动的连接点。粉丝/受众大部分时间是通过线上观赛和社媒内容消费来了解 UFC,然而线下场馆的诞生能够为他们提供近距离接触运动员的机会,也能组织粉丝活动,增加粉丝与品牌、粉丝与粉丝、粉丝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和了解。UFC应该是第一个能给粉丝提供这样一个平台的国际体育组织。
经过了这么多年,我认为UFC已经打开了很好的局面。2010年起,MMA逐渐成为风靡美国的主流体育运动之一,获得了来自全球的关注,相信未来还存在很多的挑战和机遇。张伟丽、李景亮、宋亚东、闫晓楠等优秀的中国运动员活跃在UFC的世界舞台上。我们也希望能通过UFC学院以及UFC精英之路这样的选拔赛,让更多中国本土的后起之秀崭露头角,并在 MMA 的职业发展之路上走得更长、更远。
如今,线下比赛陆续回归,我们也会逐步落实疫情开始前的计划,为中国、为世界带来更多更精彩的 UFC 赛事/内容。我认为现在正值MMA好时候,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