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媛
摘 要:高等学校校际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资源共享、联合培养、教师互聘、协同创新、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积极开展校际合作是目前多数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文章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拟探讨地方高校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期为地方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法。同一地域高校的校际合作有利于合作双方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切实达到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校际合作;人才培养;教师互聘;文化共享;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3-0106-04
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先后审议并通过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纲领性文件[1]。作为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原始创新的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教育壁垒逐渐被打破。自2020年以来,各级教育媒介、教育空间及教育形式有了很大的变革。高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高等教育核心的人才培养亦迎来了新机遇。后疫情时代,人才培养理念发生了变化。各高校纷纷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而通过校际合作实现联合培养是多数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
一、校际联合的形式
(一)校际联合的起源
1974年,Franklin Patterson发表了《联盟中的大学》。在十几年后的1988年,Donny C. Neal发表了《大学联盟体和校际合作》,对美国大学联盟发展历程进行了整理,并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美国高等学校校际合作的具体内容、合作方式、管理方法、社会效益以及局限性等方面。这两部专著是美国高校校际合作早期研究专著,也是世界上研究高校校际合作的早期研究著作。2002年,在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亨利·莱文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做了题为“中国大学的有效资源配置”的演说,阐述了校际合作是合理利用师资的有效方式。
我国高等院校之间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第一类高校合作方式是高校联盟,例如由国家首批985重点建设的一流大学组成的“九校联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高校组成的“国防七校”,以及教学上协作发展的“华东五校”。第二类高校合作方式是校际合作,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民航大学围绕科研进行的战略合作,兰州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之间在科研、人才培养、师资交流以及学科建设上的合作[2]。
(二)校际合作的形式
高校校际合作是指高等院校之间通过签署协议确立合作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资源共享、联合培养、教师互聘、协同创新、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其中资源共享包括图书馆馆藏资源、电子学术资源、课程资源、实验室以及科研设备等方面的共享;联合培养主要指专业人才联合培养;协同创新主要体现在科研上的协同创新、共同进步;合作交流更多是以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为主要目标。
二、地方高校发展现状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地方政府进行人员、经费等管理。同时,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发展培养人才以及为地方发展贡献智力支持的任务。但是,由于受所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地方高校在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差异。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基础设施良好、科研配套完善,能够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产出率高,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学校不仅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能够反哺地方政府;在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因外部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科研配套设施差强人意,对人才的吸引力低,导致师资引进困难,进而影响科研产出及人才培养,地方高校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在特定的地域内谋发展,地方高校不仅要充分挖掘当地的地域特点,还要借助其他平台和渠道,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有效服务地方经济产生良性循环的目标。
三、地方性高校校际合作可行性内容探索
(一)人才培养与课程平台共享
后疫情时代,校际合作共享平台不仅仅指共享的政策基础,还指共享的网络课程资源平台。通过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建设,高校间不仅可以共享在线精品课视频,还可以共享包括教学课件、教材、教学计划、教学视频、题库等在内的教学资源包。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这种学习有利于构建跨校学分互认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师互聘与师生互访
校际的合作能够聘请优秀教师进入校园,也能够带领学生走出去。学校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聘请合作院校教师进入校园内授课,或者组织选课学生到合作院校校园上课。在教师层面可实现专业教师间的交流学习,在学生层面可实现文化交流与渗透,丰富学生知识,领略新的教学方法,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并激发青年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升青年学生的创造力[3]。
(三)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2001年,Donald Deb Beaver在高等学校教师中做了有关进行科研合作目的的访谈。最后根据访谈数据对进行科研合作的目的做了以下总结:1. 获取与专业相关的前沿知识;2. 共享硬件设施;3. 获得科研资助;4. 提升知名度;5. 通过团队合作提高科研效率;6. 更快取得进步;7.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8. 提高科研产出率;9. 结识志同道合的团队;10. 提升主动学习的能力;11. 满足学习需求;12. 共享专业知识;13. 提高科研正确率;14. 在团队中保持科研专注度;15. 避免科研孤岛现象;16. 为了教育事业;17. 为了了解新知识保持学习;18. 满足个人兴趣。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Donald Deb Beaver的研究结果依然有参考价值。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三个十年,高校间的科研合作日益频繁,通过优势互补、整合硬件资源与人力资源,在承担科研项目、推广科研成果、出版教材专著以及发表论文等方面取得共同发展,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在服务地方方面,合作高校在同一专业领域内共同参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协同创新、共同进步。
(四)图书馆资源共享共建
各高校图书馆根据本校发展定位,从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及管理需求角度,对馆藏内容进行重点建设。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迅速,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柱,需要时刻为本校师生提供与时俱进的相关领域知识及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高校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可以有效解决图书馆馆藏资源更新不及时造成的困扰。一是通过校际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扩充本校师生纸质图书文献及电子文献资源的访问内容,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二是通过校际图书馆纸质图书共享,能够有效弥补本校馆藏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校图书购置成本;三是通过校际图书馆电子资源共享,能够提高电子学术数据库的使用率。总之,通过高校校际图书馆资源共享,能够降低学校办学成本、节约社会资源,避免重复建设以及资源闲置。
(五)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共建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规划整体的需要,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但作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各种问题,其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是课程广度和深度不足,缺乏学科间交叉融合。校际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共建能够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1.通过校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融合共建,合作双方利用本校特点和优势,进行学科交叉,促进双创课程跨学科融合,拓宽双创课程广度,挖掘双创教育深度[4];2. 通过校际双创课程融合共建平台,创造教师间交流学习的机会,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双创教师队伍质量;3.校际创新创业融合教育平台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以助力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提升,并且能够在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为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应用提供有益指导。
四、地方高校校際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一)科研协同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校际科研合作已成为高校科学研究及协同创新的主要途径。高等学校间科研合作方式主要有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合作推广科研成果、共同出版教材专著以及合作发表论文等。研究表明,“双一流”高校的科研协同创新成果尤为突出。与“双一流”高校相比,地方高校科研实力相对薄弱。若以地理位置相近及科研领域相似为前提,通过与同一地域的其他高校进行科研合作,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科研参与机会,还能够通过协同创新,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提高科研产出率,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5]。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反哺人才培养,也能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使学生获得最优质的教育。
(二)师资共享及培训
高等学校依据学校定位进行专业设置,同时根据专业设置进行教师招聘及培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及专业培养方案需要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涉及旧专业停止招生和新专业开始招生。而新专业招生意味着启用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设置新的课程。新课程的师资对于每一所高校都是挑战。通过与同一地域其他高校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地方高校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也能通过这一途径促进合作院校教师间的交流,提升本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为本校的专业建设夯实基础。
(三)跨校修读,学分互认
学分制的实行帮助学生实现了弹性学制,只要是在学制要求年限内,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修读年限长短。同时,学分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生可以根据校际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6]这一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各高校积极推行跨校学分互认项目。对于地方高校学生而言,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模式提供了自由流动的机会,也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机会。对于地方高校和合作院校而言,跨校修读和学分互认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共享,教学质量得到共同提高。
(四)创新创业共建共享
在同一地域内的校际合作,为地方高校拓宽创新创业课程领域提供了可实施的地域基础。通过校际创新创业共建,两校双创教师取长补短,在交流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校际创新创业共享可增加两校创新创业师生参与双创项目的机会,提升两校教师队伍的质量以及学生参加双创大赛的能力。
(五)文化共享
大学文化凝聚了这所大学师生共建的思想和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所在。高等学校教师是所在学校文化的传播者。合作院校教师在地方高校授课过程中,其本身的大学文化背景和专业背景在授课过程中能够对选课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通过合作院校教师视角,在授课过程可以帮助学生领略所在高校的文化,在选课中学生也可实现思想的融合与创新。
(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要坚持“德育为先、德学兼修”;第三,构建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第四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地方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与同一地域内高等学校进行校际联合人才培养,以教学为中心,通过合作院校教师授课引进课程改革新思路;以课程建设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7]。
五、地方高校校际联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一)合作院校的选择
校际合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地方高校希望通过校际联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样,合作院校也希望通过校际合作实现自身的进步。各个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办学目标和设置专业等方面互有异同。例如,专业结构相似但办学层次不同,即使有合作意愿,也可能因为办学层次的差异而很难在学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有价值的合作。因为地域的限制以及自身的需要和条件,能否在同一区域内找到办学目标契合的合作院校,并充分发挥本校优质教育科研资源实现双赢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二)合作内容的选择
确定合作内容是高校校际合作的基础。地方高校应立足本校科研、师资、教学等方面发展现状进行精准研判,确定校际合作内容。在合作过程中,地方高校不仅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给予合作院校以支持,并且能够借助校际合作平台为本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因此,地方高校需要考虑如何在合作中发挥本校优势并能与合作院校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校际联合机制保障
校际联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机制保障。跨校修读学分互认,需要一个合作院校共享教务系统为学生选课及学分互认提供可实施的平台,学生、教师、资源通过这个小型平台进行统一教学管理。在师资共享及科研资源共享方面,若想认定教师在合作院校的工作量以及工作成果,认定科研成果,需要科学的制度作为长期合作的保障。在图书馆资源共享平臺建设方面,除了双方合作共建意向之外,合作双方的校园网建设融合以及合作双方师生数据的接纳是健全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的前提保证。
六、结语
综上所述,同一地域高校的校际合作有利于合作双方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双方在校际合作内容方面,不仅可以进行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合作、教师互聘和学生交流方面的合作以及科研合作与协同创新等,还可以在实验室、科研设备、图书馆藏及电子资源方面进行合作共享。各高校通过这种合作,以点及面,在校内能够起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特点,在同一地域内寻找合作高校,可有效提高校际合作的可行性,切实达到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凤肆,宗滕,陈冰. 大数据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探讨[J]. 高教学刊,2022,8(25):18-21.
[2] 张继明,王洪才. 基于协同发展的高校集群治理——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向度[J]. 复旦教育论坛,2020,18(05):12-18.
[3] 李辉. 校际合作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1):94-95.
[4] 霍楠. 交叉与融合: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路径探索[J].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2(04):7-10.
[5] 马帅旗. 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河南教育:高教,2019(02):93-95
[6] 谢妮,张子昂,姚江帆. 高校校际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研究[J]. 贵州职业教育研究,2015(01):1-4.
[7] 张大良.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做实“三个融合”[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3):1-3.
(荐稿人:费俊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