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婧婧 徐聪 沈通 赵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经贸关系和国际经济格局”。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了良好的贸易合作往来,国际贸易总量稳步增长,贸易发展逐步迈入新阶段。此背景下,海南岛作为我国南海西北部的重要岛屿,处于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的海上丝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与历史地位。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海南省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融入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一带一路”背景,深入探究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史和贸易活动,期望实现海南与南海诸国贸易往来高质量发展。
一、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史概述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海南身处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与周边国家良好贸易往来。上千年来,海南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驿站,不断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人员、物资的流通,在我国海外贸易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事实上,自古以来,海南省就具備悠久的海上贸易历史。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派遣商贸船队从徐闻合浦港出发,途经海南岛,与南海诸国进行贸易活动,交易丝绸、香药、象牙、犀角等产品。到宋朝时期,我国已经和南海诸国建立了稳定而紧密的贸易联系,形成了以中国的手工业商品与以南海诸国的资源性商品的互补性市场关系。可以说,海南岛作为丝路贸易的途经地和重要的中转补给地,是我国和南海诸国进行贸易的必经之地。
(一)宋代之前: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初步兴起
自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起,海南正式划归中原王朝版图。此后,海南岛与邻近岛屿的物资贸易有了新的进展。一方面,内地的铁器、陶瓷、丝绸制品持续进入海南岛。另一方面,海南岛的珍珠、龟甲等特产也开始生产运输到附近的海南。1949年后,考古工作人员在多地发现多件汉代陶瓷器和五铢钱。但由于缺乏史料记载,从西汉到唐五代时期,岛上是否有船只直接前往东南亚或其他地区经商,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历史留下的痕迹中,后人可以窥见当时的风采。最早用文字记载海上丝绸之路的是《汉书·地理志》,记录这条航线起于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和合浦(今广西合浦县),穿过马来半岛在南海,经黄国暹罗和印度半岛以南的国家(今斯里兰卡)到达孟加拉湾。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船队是否登陆海南岛,但不论是从徐闻出发还是从合浦出发,海南岛附近海域航线都一定会经过。时间回到唐代,广州作为对外贸易中心,商船从广州驶向大海。在《新唐书·地理志》中可见琼州在唐代时一直是中外船队的必经之路。外商除了上岸休息外,还进出港口与岛民进行货物贸易,有的甚至在遇到危险或被抢劫时留在岛上。《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在万安太守冯若芳家中,冯若芳接待客人时,用从国外偷来的乳头上香,次次都重达一百多千克。那时,从海南进口的特产深受内地居民欢迎。
(二)宋元时期: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日渐繁荣
由于宋代西北陆路完全封闭,对外贸易只能通过海路进行。在国家积极鼓励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海南的对外贸易,尤其是转口贸易得到进一步推动。各个历史记载虽平淡无奇,但表明当时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往来非常频繁。唐宋时期,中外贸易船舶统称为轮船。当时琼山、澄迈、临皋、文昌、乐惠(今琼海加入)明显有中外货币流通,地方税务机关也按船长大小征税。宋朝时期,海南对外贸易主要是大陆与南海各国的仓储贸易,进口商品以奢侈品为主。据《海南经济史》一书记载,金、银、琉璃、珍珠、象牙和各种香料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但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很少;向海南供应淡水或食物,海南向海外出口书籍、陶瓷、铜币和丝绸。海南发展在元朝继承了宋朝繁荣的商业贸易,朝廷还在海南专门设立了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用来管理海南对外贸易。一些地方食品,如菠萝蜜,在元代通过与东南亚的贸易传入海南。此外,造船业和航海技术在宋元时期有了显著提高。为海南岛对外经济交流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近代以来: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曲折发展
明朝初期至清朝中期,出于政治考虑,明清政府经常实行海上禁运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外交流的全面发展。但海南是贡品贸易的中转站,随着民间对外贸易的出现,明清时期的海南对外贸易不仅比前几代更加频繁,而且规模更大。繁荣的海上贸易也吸引了很多海南人从事国际贸易。明朝时,琼山县人陈宗昱拥有船只,靠海上贸易发家致富。他的很多兄弟也出国经商,资金都是陈宗昱提供的。明朝时期,海南与东南亚的贸易往来最多,海南人的产品大部分销往东南亚。由于明朝没有从南海周边国家进口的海关备案,所以无法知道出口到海南的特殊情况,但可以了解大致情况。明朝时期,海南农业经济高度发达,粮食基本自给自足,不必像宋元时期那样依赖内地大米。然而,在自然灾害期间,仍然需要进口外国大米。正因如此,海南惯于在有需要时向外界购买大米。海南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海南当地的社会经济、移民和文化。由于海南是一个独立的岛屿,其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但对外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加强了海南与国外地区的经济交流,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内生发展,加强了与周边岛屿的关系。海上贸易也带动了人口的涌入,许多内地海商移居海南,也有不少琼人从海南移居海外。
(四)现代以来: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起起伏伏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漩涡。刹那间,海口白沙门外海域,外国船只如潮水般涌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棉花、煤油、火柴、铁锭、油漆、鸦片等。进出口贸易的变化,不时反映出海南震动世界的变化,也影响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此外,工厂生产的进口棉、毛制品,使海南不成熟的家居产业受到重创。当地的棉丝织造业几近停滞,棉丝织工失业。而且,1876年琼阳海关成立后,代表处在海南由英国领事设立,举办各种贸易活动。海南对外进出口贸易规模逐渐扩大,海南经济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前后,大量华侨回到祖国,捐赠资助了海南的文化和经济建设,这对加大海南在近代中国经济、政治领域的影响起到了重大作用。民国时期,海南特产的生产水平和规模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对于工业产品,基础还很薄弱。20年代后期,海口虽然有几家水果罐头公司和自制纺织厂,但规模都很小,几乎没有出口。日本人占领琼后,正常对外贸易中断,日本人转而对海南进行大规模掠夺。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价值意蕴
(一)“一带一路”是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重要渠道
以“五通”建设为主要实施内容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推动沿线国家相互开放、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本土化、商品流动自由化以及现代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当前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中等收入的群体占比28.6%,而海南作为中国的明星旅游城市,深受国人的喜爱,因此拥有着无限的市場体量和旺盛的需求。海南自古就是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如今,“一带一路”的开通,更是为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二)“一带一路”是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往来的重大机遇
“一带一路”是当前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线路最长的经济走廊,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迈出的一大步,得到了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并为亚洲乃至世界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一带一路”也为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往来提供了机遇。“一带一路”便利了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海南积极地扩大进口,既为南海周边国家发展经济提供重要机会,也推动了海南的经济发展。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推进策略
(一)海南要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支持南海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海南政府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从而解决南海周边国家的基建需求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帮助南海周边有需要的国家。细致来说,第一,海南可以统筹中央与地方各种融资渠道,充分调动本省各个资本的积极性,开拓地方版丝路基金、保险基金等融资渠道,帮助南海周边重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可以完善私人资本保障和退出机制,海南政府可以支持私人资本参与南海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保障私人资本的投资利益。同时,海南政府也要支持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企业的联系,为其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海南要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金融风险和政治风险是非常大的,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多样性等特点。因此,海南在与南海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时要特别注意这两种风险,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形成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具体的操作方法:第一,海南可以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的交流沟通机制;第二,海南政府要建立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第三,海南各企业要加强对外风险防范意识。海南与南海周边国家在开展交流活动时,要时刻密切关注金融动态与政治动态,提前制订风险预案,从而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侵犯。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海南省与南海诸国的现代贸易史的大数据分析,课题编号:HNSK(ZX)18-117,项目负责人:谢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