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华
(辽宁省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良性前列腺增生在临床较为常见,是男性泌尿系统病症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发病风险,主要为前列腺增生对尿道造成挤压引发排尿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1]。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为经尿道口低温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TUKEP)[2]。但是因为该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其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衰退严重,手术治疗阶段存在一定的不适感,耐受性较差,心理及生理方面应激反应较强,因此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3-4]。因此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以护理循证依据为基础缓解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一种护理理念及方法[5]。家庭护理干预属于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的一部分,通过护理人员对术后出院患者进行随访,采取针对性指导,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6]。基于此,本研究对两组干预方法在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联合应用的效果展开分析。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8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奇数编号患者为对照组,偶数编号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48~65岁,平均年龄(59.02±5.33)岁;病程1~6年,平均(3.42±0.65)年。观察组年龄49~66岁,平均年龄(59.97±5.83)岁;病程1~6年,平均(3.23±0.71)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较小(P>0.05),可用于比较研究。纳入标准:①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②符合手术指征。③患者及家属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恶性病症。②具有泌尿系统手术史。③具有严重精神、意识障碍。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低温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经尿道置入等离子体切割系统,将生理盐水作为主要介质,进行冲洗,通过切割系统对前列腺增生组织进行剜除。全部患者手术均通过专业能力较强、经验丰富临床医护人员完成,操作规范并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顺利完成手术。
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照组,主要内容包括在住院阶段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为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手册,为患者详细讲解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因素、手术治疗方法、流程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如果患者存在负性情绪需要及时进行疏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及术后病情观察等护理工作,如果存在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家庭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①术后早期嘱患者进食,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对患者进行听诊,如果患者存在肠鸣音需要嘱其食用流质食物,如米汤、菜汁等,为了避免血液黏稠导致的不良反应,待患者肛门正常排气后调整为半流质食物,同时避免食用脂肪含量较高、不易消化食物。②待患者术后病情稳定后对液体输入量进行控制,多数情况下需要在术后当日给予患者1.5~2.0 L液体输入,之后结合其饮食量对输液量进行调整。③如果术后患者未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尽早停止膀胱冲洗,以防冲洗液进入体循环,导致低体温等不良反应出现。④术后早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订针对性运动康复方案,术后2 h沿小腿自上而下进行按摩,1次3 min,每日进行5次;两手四指交替对腓肠肌、比目鱼肌两侧轻拍,每次3 min;术后6~8 h指导患者膝关节屈伸运动,共进行10次,促进血液循环。⑤术后早期拔管。术后1~3 d结合患者情况拔管,停止膀胱冲洗后,嘱咐患者每日饮水2.5 L,减少感染发生风险。
家庭护理干预措施:①通过随访了解患者排尿情况,指导其科学合理地进行盆底功能康复锻炼。②如果患者需要留置尿管,指导患者对尿液颜色、性状、引流量等进行详细记录,定期对尿道口进行清洗、消毒处理,规范操作进行引流袋更换。③出院后嘱患者多食用新鲜果蔬,每日适量饮水,促进排尿,避免尿路感染。④嘱患者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更改剂量;嘱患者每日坚持运动康复锻炼,提高其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康复。⑤加强出院随访工作,每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邀请患者及家属建立专门的微信群,为患者风险术后康复相关知识内容,详细解答患者及家属存在的疑问。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在干预前后通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对两组患者症状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35分,0~7分表示轻度,8~19分表示中度,20~35分表示重度,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②分别在干预前后通过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BPHQLS)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括疾病、生理、社会、心理、满意度,分数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干预后观察组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对比(分,)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IPSS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BPHQL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BPHQL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BPHQ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BPHQLS评分对比(分,)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BPHQLS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良性前列腺增生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增殖及细胞平衡性受破坏严重引发的一种男性泌尿系统疾病,导致该疾病发病的因素较多,生活作息、吸烟、饮酒及遗传因素均为主要因素,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该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7-8]。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但因中老年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衰退严重,导致手术风险较高,并且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导致患者存在心理、生理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恢复时间[9]。相关研究显示,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治疗效果[10]。因此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临床护理观念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常规护理模式无法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得到了泌尿科围手术期的广泛应用,同常规护理相比,该护理模式实现了对围手术期操作的简化、优化,如术前缩短禁食时间,无须进行肠道准备,对于缓解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11]。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实现对循证医学证据的有效整合,涉及学科内容繁多,如心理学、护理学、外科学、麻醉学等,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12]。该理念认为术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够改善其胃肠功能,强化其肺功能,减少感染发生风险;术后早期禁食能够避免消化道搁置,减少肠内营养对患者造成的不适[13]。家庭护理干预是延续性护理模式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将专业化护理指导延伸至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中,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提高其自我护理水平,对于促进其康复具有积极作用[14]。另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其自我护理水平不足,存在健康等情况,出院后无法有效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病情康复造成影响。通过家庭护理干预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依从性。另外通过家庭护理干预还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操作指导,如指导其规范进行引流袋更换,帮助其掌握尿道口清洁、操作方法等,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PHQLS评分明显干预对照组。这也说明对患者采用联合护理干预模式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家庭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对于改善患者前列腺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