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023-08-02 13:32:38张秀玲阮杰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19期
关键词:监护室营养状况胃肠功能

张秀玲 阮杰龙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且多数患者都伴有脏器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临床研究发现,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极易出现全身性炎性反应,且自主进食能力比较差[1]。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主要的营养供给方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所需营养,但因为不同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情况不同,导致营养状况有所差异。除此之外,有关数据调查发现,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概率约为50%,导致患者营养吸收受到影响,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2]。而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的实施,能够根据患者评估结果,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及营养状况,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3]。基于此,本文为了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对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现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8例进行分组研究。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研究组44例。纳入标准:①行机械通气治疗。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③可正常沟通,意识清楚。④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②合并恶性肿瘤。③伴有严重消化道疾病。④伴有内分泌代谢疾病。⑤临床资料不齐全。对照组:20例患者为女性,24例患者为男性;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68岁,平均(46.58±4.84)岁;体质量43~68 kg,平均(53.25±4.89)kg;体质量指数18~29 kg/m2,平均(22.25±1.21)kg/m2;16例患者为心脏疾病,11例患者为肺部疾病,9例患者为颅脑疾病,8例患者为其他疾病。研究组:21例患者为女性,23例患者为男性;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66岁,平均(45.84±4.29)岁;体质量44~69 kg,平均体质量(53.01±4.95)kg;体质量指数19~29 kg/m2,平均(22.11±1.32)kg/m2;15例患者为心脏疾病,12例患者为肺部疾病,10例患者为颅脑疾病,7例患者为其他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疾病种类对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详细措施如下:对患者病情变化予以密切观察,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如果患者伴有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情况,如呕吐、腹泻、腹胀等,应及时向医师进行汇报,之后协助医师予以对症处理。在患者症状减轻后,继续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如果患者出现胃潴留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

研究组实施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即对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与胃残留量进行评估,每6 h一次,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标准化流程管理措施。详细措施如下:①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状况评分<4分时,每6 h调节1次肠内营养速度,一般为5 mL/h。②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状况评分在5~7分时,维持初始肠内营养支持速度,并向医师进行汇报,及时给予对症处理。③患者肠内营养耐受性评分在8~12分时,6 h内未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每6 h上调肠内营养支持速度5 mL/h,同时进行胃残留量检测。若患者胃残留量不足500 mL,应立即告知医师;若患者胃残留量至少为500 mL,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详细检查身体状况,并对喂养管路位置进行确定,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肠内营养支持后,继续给予肠内营养支持。④当患者肠内营养耐受状况评分≥13分,应立即停止肠内营养,详细检查身体状况,并对喂养管路位置进行确定,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肠内营养支持后,继续给予肠内营养支持。⑤腹部按摩: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30 min后,对患者腹部进行适当的按摩,从升结肠到横结肠、降结肠,最后至乙状结肠,用指背进行旋转按摩,以按压处下陷3 cm为最佳,每日按摩3次,每次15 min,直到腹内压、排便恢复正常为止。⑥早期运动锻炼:倘若患者处在无意识状态,协助患者翻身,并进行被动的运动锻炼,如肌肉按捏、肢体关节活动等,每日3次,每次15 min。倘若患者意识恢复,可引导患者调整体位,开展举臂、握拳、直抬腿等阻抗运动锻炼,每日2次,每次15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生活质量,之后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比较。①胃肠功能:对患者发生腹泻腹胀、恶心呕吐、肠鸣音异常、胃潴留等胃肠功能障碍情况进行观察记录。②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总蛋白(TP)、血红蛋白(Hb),抽取患者干预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给予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检测,离心速度3 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采用全自动分析仪予以测定。③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抽取患者干预前后空腹静脉血5 mL,给予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检测,离心速度3 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采用免疫比浊法予以测定。④生活质量[4]:以健康调查简表予以判定,指标包括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精神状态、心理状态、认知功能、日常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每项指标总分都是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文研究获取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24.0中予以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利用χ2值进行检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给予t值进行检验分析,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血清ALB、PAB、TP、Hb水平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比较()

2.3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IgA、IgG、IgM水平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对比(g/L,)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对比(g/L,)

2.4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更高,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营养障碍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险因素,也是引发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5]。在临床中,肠内营养支持是一种操作十分简单的营养供给方式,能够发挥预防肠黏膜萎缩、促进肠道功能等作用,同时具有高效、安全、经济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6]。

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通过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耐受评估,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生理状态与营养状态,进而以此为依据,制订更加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营养支持方案,用一种更加温和、适宜的营养支持方式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供给,经由肝门静脉系统吸收后达到肝脏,对蛋白质合成与代谢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对蛋白质代谢障碍发挥一定的改善作用[7]。通常情况下,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的原因多种多样,如麻醉剂、质子泵抑制剂等,使得胃肠道蠕动受到影响。在临床中,给予常规护理,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利于改善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情况,应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干预方式。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血清ALB、PAB、TP、Hb、IgA、IgG、IgM水平更高(P<0.05),与有关文献[8-9]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知,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究其原因可能是[10-11]: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中,可对患者营养状态进行评估,提供恰当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此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同时,通过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显著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更高,P<0.05,与相关文献[12-13]的报道结果非常接近,由此可知,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对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14]: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中,通过温和、适度的肠内营养,可加快患者胃肠蠕动,促进肠内血液循环,构建肠黏膜屏障,防止肠道菌群移位,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实施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后,有助于减少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增强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监护室营养状况胃肠功能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3:04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山东医药(2015年16期)2016-01-12 00:40:10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