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

2023-08-02 13:32李艳敏巫九官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19期
关键词:脂钠神经节达拉

李艳敏 巫九官

(武警福建省总队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是由于脑部血管栓塞引起的脑部供血受阻,致使血液无法流入大脑而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脑卒中根据病理类型,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其中临床较为常见的类型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类型疾病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等因素所引起的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在发病后通常表现出头晕、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2-3]。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趋势愈加严重,致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多,导致该病死亡的患者人数随之增加,严重威胁居民的健康。目前,脑卒中并无有效的根治方案,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依达拉奉是临床常用药物,该药物属于脑保护剂,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对神经细胞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4-5]。有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对神经系统有着重要作用,能够促进其生长、分化和再生,并且该物质能够促进神经重构,促使受损神经功能的修复速度加快[6-7]。二者联合在脑卒中的治疗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不多见。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8例应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0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展开分析,参与研究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数量一致的两组,即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性(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参与研究的患者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②患者的临床资料未出现缺失。③在入组前3个月内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④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无禁忌。⑤在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研究内容后,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字。⑥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部门批准。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②存在精神疾病,不具备正常沟通能力。③无法坚持完成所有研究。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常规治疗,在接受治疗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发病原因和时间,采取对应的基础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发病时间未超过4.5 h的患者,应当采取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奥美拉唑(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871,规格:10 mg×28 s/盒)治疗,采取口服给药方式,每次给药剂量为20 mg,每日2次,分别于早晚服下;对于血压和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应当予以降糖和降压药物,使血糖和血压水平维持稳定。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依达拉奉治疗,方法如下:依达拉奉(吉林省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91,规格:30 mg)每次给药剂量为30 mg,将0.9%氯化钠溶液作为溶媒,将药物加入至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待二者充分混合后,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每日2次。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方法:神经节苷脂钠(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601,规格:2 mL∶20 mg)每次给药剂量为60 mg,选择0.9%氯化钠溶液100 mL作为溶媒,将药物加入到溶液中摇匀,采取静脉滴注给药,每日1次。依达拉奉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两组患者持续用药时间为14 d。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评估标准:在治疗14 d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行为活动不受到限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即可判定为基本痊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行为活动轻微受限,能够独立完成简单活动即可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日常活动需要在他人协助下完成即可判定为有效;未达到上述评估标准即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和有效率三者之和。

1.3.2 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功能重建相关因子水平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叮嘱患者保持空腹状态,采集静脉血5 mL,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置于离心机(上海重逢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L21M)下,调整转速为6 000 r/min,持续离心15 min,待血清分离后将上层清液取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所有的试剂盒均为北京沃莱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3 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康宇HL-5000血液流变仪检测高切全血黏度(Whole blood high shear rate,HS)、低切全血黏度(Whole Blood low shear rate,LS)、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

1.3.4 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ADL)评估两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上述两项量表的分值范围分别在0~42分、0~100分,NIHSS量表得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ADL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3.5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的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用(%)描述,计量资料采用()进行描述;正态性检验后,若满足正态性,则采用独立样本t和χ2进行分析;若不满足,则采用非参数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总有效例数观察组为49例(90.74%),对照组为38例(70.3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功能重建相关因子水平 两组在治疗前的IL-6、TNF-α、CRP、NGF、BDNF指标水平存在均衡性(P>0.05);治疗14 d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较对照组更低,NGF、BDNF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功能重建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功能重建相关因子水平比较()

2.3 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两组在治疗前的HS、LS、PV、HCT和FIB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2.4 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两组在治疗前的NIHSS评分和ADL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治疗14 d后各项评分两组均发生变化,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ADL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表5 两组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分,)

2.5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均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共计8例,对照组共计7例,总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6。

表6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是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导致的软化坏死综合征,在中老年群体中好发[8]。脑缺血缺氧能够对脑组织产生损伤,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仅与多种因素相关,还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相互作用[9]。在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时,可直接影响神经功能,神经细胞能量在短时间内耗尽,使得机体内的乳酸含量增加,促进了神经递质释放,机体内的氧自由基不断增加,对神经细胞造成损害[10]。除此以外,脑部供血不足时,能够损伤线粒体呼吸链,促使大脑皮质区、大脑神经元等受到损伤[11]。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的早期阶段,病灶周围存在缺血半暗带,这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能够挽救存活细胞,使受损神经功能逆转,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12]。因此,在疾病发生的早期阶段,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半暗带供血,能够有效预防血栓,与此同时,及时清除机体内的氧自由基,减轻其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这对预后改善有着深刻意义。抗血小板凝聚药、抗氧化剂等均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物,这些药物均能够有效改善脑部微循环,但疗效并不理想[13-14]。

依达拉奉属于自由基清除剂,有着较高的溶脂性,能够通过血脑屏障,在短时间内进入到脑组织中,药物在进入后能够对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氧化酶等的活性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还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清除脑组织中的氧自由基,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15-16]。在脑组织处于缺血状态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可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而在此过程中,谷氨酸释放速度过快是造成脑缺血损伤的关键[17]。神经节苷脂能够对谷氨酸受体的过度激活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促使脑组织在缺血状态时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生改变,能够对神经系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有3点:①在脑组织缺血损伤后,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使得脑组织的血流量增加,脑水肿得到有效缓解,能够延缓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②药物能够有效预防钙离子聚集,对细胞膜Na+-K+-ATP酶的活动起到了保护作用。③在脑组织缺血受损后,药物能够对谷氨酸的释放产生良好的抑制作用,机体内的谷氨酸含量减少,对神经系统产生的毒性作用减弱,能够有效防止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功能修复[18-19]。CRP、IL-6和TNF-α均是常见的炎性因子,其参与了机体的炎性反应,能够反应机体的炎性反应程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14 d后的IL-6、TNF-α、CRP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对炎性因子释放产生抑制作用,使得机体的炎性反应减低,同时对神经修复起到了促进作用,为患者的后续疾病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生存;NGF在神经的生长、发育、成熟等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保护神经功能,并促进受损神经修复[20-21]。而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NGF、BDNF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在于两种药物联合起到了协同作用,使得药物的抑制作用增强,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并且依达拉奉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脑损伤,而神经节苷脂能够促进神经细胞再生,两种药物的共同作用,使得神经功能的修复速度更快,促进了临床疗效提升[22]。

本次研究还发现,观察组的HS、LS、PV、HCT和FIB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能够改善患者的脑组织血流状况,促使血液黏稠度降低,脑组织的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有利于脑组织的供血恢复。除此以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而ADL评分在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表明,两种药物联合在增强作用效果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促进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究其原因在于,两种药物在作用机制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联合使用的作用机制增多,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增强,能够促进受损神经恢复,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能力[23-24]。

综上所述,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中,单纯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不佳,将其与神经节苷脂钠联合治疗,能够增强疗效,促进神经功能重建和修复,降低机体的炎性反应,改善脑组织的血流状态,有着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脂钠神经节达拉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颅内出血早产儿神经功能的影响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致腰痛2例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