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东杰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 462000)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乎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和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可通过采集大量的数据和临床试验,分析各类食品中的危害成分,了解不同人群所需的食品营养情况,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长期的跟踪和记录。相关部门在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借助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食品生产、运输和管理等各环节进行监管,避免运输和管理不当带来的食品变质过期等问题,营造健康的饮食环境。
大数据技术在公共服务和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的治理和创新,同时也成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食品安全管理成为食品安全的技术支持[1]。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对食品的追溯管理,能更高效地完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大数据发展背景下,食品生产企业想要完善食品追溯体系,需要从食品原材料种植、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及销售等流程中收集相关数据,诸如食品的品牌、生产标准、配料等,方便消费者追溯查询。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原材料企业与食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积极建立集成开放的数字化平台,不断完善食品追溯系统,并革新软件系统和相应的硬件设备,逐渐改变原有的计算机数据采集方式,根据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了解其给食品安全管理带来的挑战,更多地利用信息化硬件及软件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食源性风险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如果出现食源性疾病会带来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造成人们的恐慌,产生食品信任危机,但食源性污染及其成因相对复杂,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监管的难度较大,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更高效地查询和控制食源性风险问题,可实现基于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数据、企业流通数据等,深入挖掘、分析和预测信息,从而更精准地识别可能存在风险的食品企业及生产批次,有针对性地避免高风险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2-4]。尤其是在对生产规模较为分散、管理难度大的企业,应用大数据的效果更为显著。
新技术的应用使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借助数字化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获取与技术应用相关的信息材料,并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整合处理,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贯穿整个食品生产、运输及销售等过程。大数据发展时代,借助智能化信息科技可以改变原有食品管理工作中受时间、空间限制的问题,借助检测系统可实现对食品安全的动态化、全方位的监测管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和反馈,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流程。
食品认证系统的检测结果和反馈是企业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关键所在,需要根据国家食品质量认证体系的具体要求,明确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对生产企业进行监督管理。需要从食品原料采购、存储及运输、生产制造和包装等流程,实施整个流程的质量监控和追踪,在此过程中需要借助信息技术,高效便捷地处理海量的信息内容,并实现数据的共享。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食品安全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①开展食源性疾病研究。使用与食源性疾病相关的多源数据,确定食品安全防控重点领域,合理配置卫生资源。②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分析。通过对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以为食品安全提供更全面、全新的认识,同时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③做好粮食安全预警。整合多源数据后,可建立食品安全预测预警模型,分析预测食品安全趋势,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④创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大数据要关注生产、流通、消费环境的风险评估,对整个食物链进行全过程风险评估。
大数据发展背景下,数据挖掘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从海量繁杂的信息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对食品安全决策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大数据自动化处理和分析技术,在数据归纳基础上进行预测,挖掘潜在的模式,帮助企业和商户及时调整策略,减少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充分了解大数据时代信息数据的特点,发挥新技术的价值,革新食品安全管理的新途径。
现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借助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明确数据挖掘的主要方向,完善食品安全数字化平台,并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团队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建立高质量、专业化、信息处理能力强的现代化管理队伍,保证管理框架数据的科学性和透明性[5]。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和组织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扩大食品安全数据信息覆盖的范围。相关部门和社会机构要强化沟通合作,实现数据和信息统一性和准确性,建立健全数据体系。
大数据信息范围广泛,来源不一,信息量较大,且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互联网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信息数据也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挖掘技术,高效地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挖掘有用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让大数据的监督作用落到实处。此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向人们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新的发展背景下,可以有效发挥大数据信息共享的作用,对食品安全中的问题进行及时预警和曝光,让食品生产和监督管理处于阳光下,引导人们正确对待食品安全问题,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食品安全管理涉及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运输等环节,针对当前出现的数据断节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强化合作,在具体环节中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进行职能划分,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充分借助大数据信息数据挖掘做好数据提取等工作,最终建立公开透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在确保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重视食品的追溯及预警,尤其是不同的食品链,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确保生产及销售数据的可视化、透明化。
大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海量化的数据,更体现在深层次数据的分析和有效利用,在不同领域,不同的分析工具对同一数据的分析会得到不同的数据结构。因此需要在传统数据分析的同时,开展跨领域和跨学科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将大数据技术、GIS技术、AI分析技术等相结合,借助现代化信息处理工具对环境、食品等数据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积极完善食品安全不同风险等级的相关指标体系,为相关部门及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6]。此外,要认识到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需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帮助相关职能部门更好地识别和预测风险,确保企业能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了解政策制度的基础上正确合理地使用大数据技术,并结合现有的情况提升大数据的利用效率。
要将大数据应用到食品安全管理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①加快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鼓励政务信息公开共享,用好互联网等新媒体服务企业和用户。②推动市场主体信息公开,依法在互联网公开行政许可、处罚等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推动创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一站式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罚,大力发展信用服务。③实施大数据监测,主动查处环保、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利用公共事务“云”,提高公共服务和监督效率。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要善于借助大数据等先进的现代化生产和管理技术应用,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例如,利用大数据开展食品安全和质量抽检工作,抽检数据不仅直观反映了市场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也为加强食品安全管控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支持。做好抽检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利用,不仅是实施“大数据”分析和利用,也是一个“大风险”的管理理念,更是创新食品安全智慧管控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市场监管局下属食品安全研究所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对食品抽检的支撑作用。针对抽检监测大数据统计分析专业性强、工作量大的特点,着重在专岗、常态、规范上下功夫。负责样本验证数据的采集、传输、统计和审核,组织高速公路熟悉样本验证业务,进行数据分析判断、随机数据质量检查等。实施并制定综合分析报告。根据定期报送控制的检验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准确感知食品安全形势,科学决策,发挥“信息支撑”和“参谋”作用。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要严格按照食品信息抽检信息公示的规定,定期通过网站公示抽检信息,做到及时、准确、客观,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积极性,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并面向公众发布风险预警、风险提示,让食品安全工作深入人心,避免一些商家存在侥幸心理,发挥宣传和引导作用,真正以技术助力管理,促进食品安全管理提质增效。
综上所述,大数据环境下,要充分借助新技术创新食品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字化食品安全管理平台,更好地满足大众对食品安全可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