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莹 张振 董铭
近年来,国产动画数量越来越多,题材也更加丰富,其中大多是古代神话改编的国风动画。由追光动画制作、谢君伟和邹靖导演的《长安三万里》7月8日正式和广大观众见面,至7月20日已创下8.66亿元票房。这部号称“史上最长中国动画”全景式展现开元、天宝年间的大唐盛世,李白、杜甫、高适等伟大诗人一一登上大银幕,将《静夜思》《将进酒》《塞上曲》《黄鹤楼》等传世名作娓娓颂来,配合精致宏大的动画场景,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这也是中国动画创作者多年来取之不尽的灵感宝藏。
为何全片从高适的视角切入
《长安三万里》可以说是一部动画版的《唐诗三百首》,其中大量的经典诗句、名人典故足以让观众感受一场电影院中的《中国诗词大会》。影片时长168分钟,历史时空跨度之大,涉及人物之多,再加上吟诗作对和金戈铁马的场面,看下来荡气回肠。
自“新传说”“新神榜”系列后,追光动画再次推出“新文化”系列,用动画的形式再现历史人物和经典作品。“新文化”系列新在何处?导演邹靖认为,“新系列的创新体现在对文化的再挖掘,《长安三万里》这部动画中的文化、历史背景为人熟知,但也有一些现代化创新,能够让观众对于李白、高适等人产生‘原来他也有这样的一面的新认知”。
“长安即我们心中的理想之地,三万里是我们与理想的距离。”这是制片人宋依依对《长安三万里》名字的解读:“动画中的诗人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理想抱负,希望实现报国愿景,这也映射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坚韧且浪漫的民族。”宋依依认为,这些感触能传递给观众,“诗词歌赋是文体表现中最浪漫的方式。”
“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去。我是世间人,要在世间盘桓。”对于为何要从高适的视角切入来展现李白的形象,导演邹靖表示主要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想从更为客观的视角去观察李白,与李白相交甚笃的高适是一个好的选择;其次,观高适其人,历史上对他评价颇高,《旧唐书》有云:“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也就是说在唐代的诗人当中,唯有高适于朝堂之上身居高位;三是高适的性格坚定刚毅,非常契合东方文化中坚忍不拔的精神。邹靖认为,高适的视角会更加贴近观众,也更容易令观众共情。
“唐风、诗意、壮美、考究”
长街之上琳琅满目的商铺、热情奔放的外国友人、不绝于耳的丝竹之音……动画中的一景一物彰显大唐盛世的开放与繁华。“唐风、诗意、壮美、考究”是《长安三万里》的四个关键词,也是我们对各个部门的指导要求。”导演谢君伟表示,“整部动画的艺术风格都在致力于还原唐朝风貌。”
人物设计上,《长安三万里》参考了唐俑的造型比例和特点,唐朝人崇尚孔武有力,所以唐俑上半身较长,腰带下褪,以凸显唐朝人的雄壮精神。同时团队也从古画中吸取精髓,动画中的女子玉颊樱唇、体态丰腴,马匹亦是膘肥体健,尽显盛唐气韵。
“大唐人人都会作诗”,唐诗无疑是《长安三万里》呈现的一大重点。导演谢君伟同主创团队根据动画剧情走向,选取48首唐诗进行意境渲染与主题阐述。“我们阅读了100多本历史资料,足够耳熟能详是选取诗词的原则之一,当观众看到动画中这些诗句,便能想到这就是自己小时候背的诗,以此拉近观众和诗人的距离。”
传递“中国式浪漫”
在导演邹靖看來,《长安三万里》所展现的浪漫感其实是一种诗人对理想的感性追求,导演谢君伟则对“浪漫”一词做出现实层面的解读:“历史上的诗人留下许多不朽佳作,他们将精神力量融入诗词,诗词就成为他们精神的延续,这件事本身就非常浪漫。之所以用动画的形式呈现《长安三万里》这部作品,也是希望这部作品能蕴含着我们的精神并流传下去,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更大的兴趣。”
宋依依从制片人角度阐述了《长安三万里》的制作难度,“这部动画采用全新风格,有大量角色需要制作,主角团相交十载、游历四方,需要有不同的场景变换,从角色数量和影片时长上来讲,都是蛮大的挑战。”导演邹靖则表示,抛开技术层面,如何深入理解东方文化、将庞大事件凝聚成一个整体,也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摘自《环球时报》 韩晓莹、 张振、董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