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控技术研究

2023-07-30 09:25张继雪山东省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障碍性猪舍养殖场

文│张继雪(山东省莒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影响公猪、母猪繁殖能力的疾病的总称。为了保证猪养殖的市场需求,加强猪的繁殖与管理是猪饲养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推动养猪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会直接影响公猪的繁殖能力。目前养殖场为了降低外来品种造成的疫病影响,常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繁殖,但是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不仅无法保证妊娠母猪生产仔猪的成活率,还会影响后期的配种能力。养殖场中养殖种类的不断增加、种猪的配种频率较高等都会造成此类病症的发生。

一、发病原因

1.非传染性因素。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对猪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引发此类病症的因素较多,例如,天生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母猪存在子宫内膜炎以及巢囊肿等方面的疾病,会造成生殖激素分泌失调;遗传性繁殖障碍性疾病,猪本身存在生殖器官畸形等问题;营养不均衡造成的生产发育迟缓,猪过胖或过瘦都不利于生殖器官的发育;气候因素,当母猪长期生活在高温环境下,很容易造成流产以及死胎的情况发生,也会增加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中毒性因素,此种因素主要是由于饲养过程中食用过期饲料、杀虫剂等造成的中毒;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引起猪生殖能力下降,生长环境差、通风不良等问题,都会引起猪的应激反应,从而造成繁殖能力下降。

2.传染性繁殖障碍。当猪发生较为严重的猪瘟时,母猪会通过脐带将病毒传染给仔猪,从而引发仔猪患病或者母猪也引发患病。当猪患有细小病毒疾病后,特别是妊娠期的母猪,会造成流产或者分娩周期过长等问题,从而造成生殖器官的损害,引起繁殖障碍。当猪患蓝耳病时,一方面会引起呼吸道的损伤,另一方面会造成繁殖能力受到影响。此外,猪伪狂犬病、布鲁氏菌病以及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猪的生殖器官,从而引起猪传染性繁殖障碍。

二、防控技术

菌、微生物残留。再者要保证猪舍的温度,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受气候的原因,冬季寒冷,夏季闷热,因此在冬季要做好猪舍的防寒工作,夏季要做好猪舍的防暑工作,减少外部环境对猪的影响,避免猪因为环境问题感染疾病。再者,要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对饲养密度进行控制,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猪进行分类饲养,尤其是孕猪、猪仔等进行分栏管理,确保猪养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猪的饮用水也要干净卫生,有条件的可以安装净水装置,对水进行消毒,杀死水中可能潜在的病原,避免病从口入,降低猪的抗病能力。为了有效降低猪养殖中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的风险,通过实施自繁自养的方式进行养殖是降低该病症发生的有效措施。选择品种优良的父本和母本,确保品种培育的优良性,加强对猪健康程度的检查,避免肉猪体内携带疫病。

1.加强饲养管理。生长环境、饲养方式都是造成猪抵抗力下降的主要因素,也会增加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的概率。基于此,猪舍做好必要的日常管理工作、通风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夏季闷热,如果猪舍通风条件不佳,对猪的健康是极为不利的。首先要保证猪舍的正常通风和猪舍卫生干净。对猪日常排出的粪便及时清理,并进行彻底消毒,避免细

2.严格的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和传染源。加强猪养殖环境的清洁工作,避免潮湿的环境造成细菌滋生,从而引起病症的发生。首先,加强度养殖环境的管控力度,确保整个养殖环节的科学合理,从而降低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的流行概率,切断病源的传播途径。结合疾病在不同季节的发病特点,制定科学的环境卫生清理制度。其次,确保卫生清扫的彻底性,尤其是在疾病高发期的季节,不仅要定期对猪圈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保证猪圈的环境卫生安全,而且还要对养殖中猪排出的粪便及时清理,避免粪便在猪圈堆积,给病毒和细菌的蔓延创造条件。最后,制定养殖场内的排泄物处理措施,将废水以及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随意排放造成养殖周围环境的生态污染。

3.严格把控引种检疫关。很多养殖户为了提高整体养殖效益,会引进很多不同品种的猪。因此在进行种猪引进时,应该首先考虑当地的饲养条件,考虑猪种原养殖地的饲养条件,以便为种猪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其次,就是要确保引进的种猪是健康的、强壮的、不携带任何病原体的;在引进之前需聘请专业人士参与,尤其是对种猪的内科进行仔细检查,因为内科疾病是引起疾病防治最薄弱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引种的安全可靠。一旦发现存在疫病,应立即隔离处理,并落实相应的治疗监管措施。

4.加强免疫。疫苗接种可以说是目前对猪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接种之前要对疫苗的生产批次、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进行检查;其次要根据当前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疫苗接种选择,确保疫苗接种的效果;疫苗接种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对于用过的针头等应该放在一起集中销毁,避免胡乱丢弃造成环境污染。总之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疾病感染,提高猪的抵抗力,因此,疫苗接种工作一定不能马虎。结合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制度,从而降低此类病症发生的概率。根据当地的发病情况,定期对猪群开展免疫检查,提升猪的抵抗力。

5.定期驱虫。大多数的猪养殖场都不能完全避免病虫害,尤其夏天是各种蚊虫、寄生虫繁衍的高发期。因此做好驱虫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猪生长的健康行和稳定性。对于猪仔,一定要做好驱虫措施,彻底清除体内外存在的寄生虫,保证猪仔在生长的过程中不被寄生虫所困扰,在饲养期间也要按照合理的方法,学习相关的驱虫知识,定期对猪喂驱虫药,当然,在喂驱虫药的时候,要对药物的主要功效进行详细了解,注意用量,既要达到驱虫效果,预防寄生虫对药物产生抗体,又不会因为剂量过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例如出现生长缓慢、生长畸形等问题。只有做好两手准备,科学饲养,才能更好地促进猪的健康生长。

6.做好保健工作。加强的科学喂养方式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指数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主要通过饲养管理、环境控制、药物保健、疫苗免疫等多种措施来提高猪群的健康度和疾病预防。在日常的喂养中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在饲料中加入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一方面提高仔猪的抵抗力,另一方面改善猪的胃肠消化功能。在补充饲喂仔猪饲料时,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饲料配方,结合猪饮食习惯,避免食用会引发过敏的原料,进而造成仔猪发生过敏反应而引起腹泻病,造成猪群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猪患有繁殖障碍性疾病。

7.加强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控制厂区内的分离问题,例如,厂区内饲养区与生活区、办公区要互相间隔。厂区内的运行路线一般采用单向通道,场内人员、生猪以及采购的物资采用单向流通的原则,饲养的进料通道与出粪通道严格分离,避免在过程中接触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每个出入口都建立消毒间和车辆消毒设备。进入厂区的人员要通过消毒和紫外线照射后才可进入,进出的车辆要经过消毒液的喷洒以及进去消毒池消毒后进去厂内。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确保没有传染类的病原带到猪场内,在工作人员进入猪舍前要及时更换消过毒的衣服和鞋子,进入前对鞋底利用消毒盆进行消毒。出猪舍时将工作服存放在猪舍外的定点位置,工作服要定期进行消毒,一般一周一次。非生产区的人员严禁擅自进人猪舍内。

8.建立免疫监测制度通过建立免疫监测制度。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猪是否患有疾病,尤其是对于传染性高、致死率高的疾病,及时发现可以避免大规模暴发。重点落实定期监测工作,可以将猪患病的概率降到最低,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因此,针对监测工作,应该分成不同的监测环节,对养殖场、屠宰场等重点监测,尤其是存在跨区域引种和运输等情况,必须严格监测管理,避免弓形虫病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养殖场内部。不仅如此,还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对免疫工作进行管理和监测,了解当地的疾病发生情况和发生规律,确保疫苗接种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三、结语

猜你喜欢
障碍性猪舍养殖场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规模化养殖场仔猪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