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避“结论先行”,在层层追问中走进文本

2023-07-29 14:38杨莹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8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古诗

杨莹

【摘   要】在古诗教学中,“结论先行”现象阻碍着师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针对这个难题,以《十五夜望月》为例,从学情出发,引人类文化学、符号学、民俗学、历史学理论入课堂,巧妙设问,带领学生追根溯源,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真正走进文本,理解诗歌,鉴赏诗歌。

【关键词】古诗;结论先行;文本细读;《十五夜望月》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风俗。该单元《古诗三首》以古诗为载体展现节日风俗。笔者在引导学生品鉴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时发现存在结论现行的现象,特对此展开分析和研究。

结论先行学古诗,师生不识真滋味

课堂上,学生读到这首诗,立刻说这写的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笔者问他们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们立刻回答想家。然而,笔者追问他们为什么这么笃定时,他们却回答因为八月十五是个节日。“八月十五”这个答案虽然没错,但是并不是学生从这首诗中读出来的,他们甚至都没有注意到教材列在本诗旁边的第一条注释就是“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笔者再问学生为什么说诗中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们说因为以前老师讲过,写月亮就代表思乡,并举例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的教师的教学思路也是这样的:“诗词中的许多意象经过长期积淀,有着独特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古诗中的月亮往往代表着思乡怀人,是相思之情的载体。……教学中,教师可先介绍此诗的创作背景……然后拓展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以此丰满‘望月思乡怀人之情,引导学生体验‘明月的意象美。”[1]这样的设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引用了很多例证,但是缺乏理论的深度,只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还是不能理解月亮和怀人之间的关系。

以上师生把“月亮”这一意象的含义像背公式一样背下来,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更谈不上走进这首诗、理解这首诗了。这种“结论先行”的古诗解读方式一直盛行于中小学课堂。常见的教辅材料也常常整理出古诗常见意象列表,以及什么意象对应什么情绪,供学生记忆背诵。

这样简单粗暴地解读古诗,虽然在应试上能得一时之功,但却阻断了学生走进古诗的门径。学生因为无法理解,所以只好强行记忆,自然也无法构建古诗意象和情感之间的联系。优秀的古诗和中华传统文化将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笔者基于以上学情,设计了几个小问题,以求引领学生改变“结论先行”的习惯,走进文本,理解诗歌,鉴赏诗歌,最终运用诗歌元素进行创作。

牽住诗题牛鼻子,把握整体密连接

笔者先抓住诗题,问学生从题目中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学生答:“时间、人物、动作。”笔者补充了一点:“还有月亮的形状。”

笔者继续提问:“通过诗句中的哪些信息能够推断出这个‘十五夜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呢?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二个‘十五夜,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重要的节日。”这个问题“逼迫”学生去挖掘文本,推敲诗句。学生的回答总结为以下几点:诗句中的“秋思”说明这是秋天。“冷露”也说明这是秋天,但不是深秋,深秋露水变成霜了,也不是初秋,初秋还不是很冷。“桂花”说明这是中秋节前后,那时是桂花开放的时节,五年级上册课文《桂花雨》可作为旁证。“今夜月明人尽望”,说明这一天有赏月的风俗,所以推断这是中秋节。

在提问的引导下,学生推敲讨论之后,切实找到了此诗是写中秋节的证据。可见,学生完全有能力透彻地鉴赏古诗词。另外,笔者对于教材提供的注释①有异议,这无疑也是一种“结论先行”的现象,编写者没有给出依据就断定这是中秋节的夜晚。去掉这条注释,也不影响学生阅读和理解,甚至还能为学生提供思索的空间。注释③“地白”也属于同样的情况。注释应该用于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字句,例如注释②“中庭”。现在的学生确实很少有人了解“中庭”,一是因为古今语言的差异和变化,二是因为现在的居民楼大都没有院子。

古代的诗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命题意识,诗题常常具有高度概括性,诗题与诗句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诗题是学生最先读到的部分,是解读全诗的第一条文本裂隙,所以教师可以由诗题这个“牛鼻子”牵出整首诗。

推敲“望月”真原因,走进文本悟情感

承接上一部分的讨论结果,学生确切地理解了题目,笔者紧接着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望月?”学生甲回答:“因为思念故乡,所以望月。”这种回答正是结论先行、不假思索、远离文本的表现。学生乙回答:“因为中秋节有赏月的习俗,所以诗人望月,望月就是赏月。”学生丙认真地回答:“他很闲,没事干。”

笔者从人类文化学和符号学的角度向学生解释了月亮与思乡的关系:古人发现月亮周期性的圆缺变化,像母亲的腹部因怀孕、分娩而产生的变化,所以把月亮与母亲联系在一起,后来演变成想到月亮,就想到母亲。而故乡养育人成长,被人类视为母亲一样的存在。这种情感联系慢慢地固定下来,于是人们常常看到月亮就想到了母亲、亲人和故乡。另外,夜晚比较冷,也比较危险,人类是群居动物,会迫切地希望回到同伴身边,以此获得温暖、保护和安全感。所以,孤独的人看到月亮,就常常会想到母亲和故乡。笔者又解释了为什么“秋思”表示怀念故乡和亲人。这与“望月怀人”的原理有一定的相似性。秋天天气转凉,人类需要到温暖安全的地方过冬。回到故乡,能获得亲人的帮助和关爱,能给人安全感。所以,人类在秋天往往会怀念故乡和亲人。久而久之,“秋思”的含义就固定下来了。中秋节的望月,叠加了圆月、夜晚和秋天带来的三重情绪,所以一直以来最能惹人思乡怀人。

笔者赞许学生乙能够结合单元主题和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进行思考,并从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补充了中秋节的风俗及其由来,为后面探求诗人情感作铺垫:中秋节,时在阴历八月十五(这里还要简单介绍一下“阴历”与“农历”的不同),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得此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秋收对于农耕民族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收获的时节,人们会进行庆祝活动。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但是“秋分”这个节气的日子不固定,所以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后来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就固定在阴历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华夏大地湿气消退,沙尘未起,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以上,由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可知:这是个庆祝丰收、阖家团圆的热闹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赏月、饮酒、设宴。

虽然上述环节用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种“刨根问底”具有一劳永逸的功效。做好知识铺垫后,笔者引导学生根据中秋节的时令特点和风俗细读文本。学生指出,“冷露无声”说明这是一个安静的夜晚,“树栖鸦”是从听觉的角度捕捉到的景物,以动衬静,另外也反映出这一晚的月光非常亮,惊动了沉睡的鸟儿,因为上学期学过“明月别枝惊鹊”,还有以前学过“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学生又进一步解释:这是个团圆的节日,如果诗人在家乡,就一定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而此刻他孤身一人,说明他远离家乡,所以独自一人赏月的时候,就会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并因此伤感,睡不着觉。于是,他一直独自在院子里徘徊,直到夜深人静。此时,他看见“中庭地白”,他听见“树栖鸦”,他感觉到了“冷露”,这又证明了他在院中徘徊了很长时间。他闻到桂花的香气越来越淡,便去寻找原因。也正因为无聊孤独,这才发现平日容易被忽视的微小事物:细小的桂花也被露水打湿了,影响了香味的扩散。一个“冷”字和一个“湿”字还体现出了时间的流逝。

学生分析得非常到位,自己走入了文本,从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四个方面赏析了诗句,并把握住了风俗与景物、情感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还注意到诗人表现得十分微妙的时间感。

承接学生的分析,笔者又解答了学生丙的问题。说诗人“闲”也没有错,“闲”是因为思念家人和故乡,孤独寂寞,不想睡觉,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闲愁”说明思念满怀,无心做事,这就可以联系本课第二首诗《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抓住诗词含蓄性,“诗无达诂”显创意

通过前面的分析,学生都理解了诗人孤身一人在外,中秋节因为思念家人而睡不着,这正是第四句诗中“秋思”的含义。笔者问:“明明是诗人在思念家人,为什么要问‘不知秋思落谁家呢?”

学生丁答:“明知故问,因为中国人说话都很含蓄,不会把‘我想你直接说出来,所以就用明知故问来表达自己的思念。”

学生戊反驳:“也不一定就是指诗人自己,也可以指别的离家在外的人,难道天下这么大、这么多人,就诗人一个人离家在外想念家人吗?”

學生己又反驳学生戊:“我觉得也不一定就是指别的人。我觉得是指诗人的家人。诗人想念家人,难道家人就不想念诗人吗?他们双方都在望月,因为那个时候没有视频通话这些联系方式,只能猜想对方在干什么,有没有想自己,所以就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这表达了对家人的关心和猜测,当然也是想念他们的意思。”

学生庚回答:“我觉得诗人可能把月亮当成了一个中介。中秋节的晚上,人人都在赏月,看的都是同一轮月亮。诗人会想象如果把自己的思念寄托在月亮上,月亮能不能像个邮递员一样,把他的思念转送给他的家人?天下那么多人的思念,月亮会不会弄混了、送错了?诗人的想象特别浪漫,这样也表现出他的思念很深。”

学生的解读都能对应文本,他们能合情合理地推敲出诗人的情感。只要言之有理皆可,所谓“诗无达诂”是也。

刨根问底搭阶梯,激发思维解古诗

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让笔者感受到了他们活跃的思维。课后,学生非常兴奋,他们反馈:从来没有觉得学诗这么简单,这次不仅理解了这首诗,还能轻松地把诗背下来。背的时候不但有了感情,还感觉眼前有了画面。

通过本节课循序渐进的设问和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达成了教材要求的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这说明只要教学设计合理,看似高深的理论完全可以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综上,解读古诗,师生只要敢于刨根问底,就可以慢慢破解长期盛行的“结论先行”的顽疾。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读文本,从理解到运用,进而敲开鉴赏和创作之门。

参考文献:

[1]陈怡.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古诗审美教学:以《十五夜望月》教学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0(18):98.

(天津市滨海新区北塘学校)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古诗
“拟古诗”之我见
古诗中的鸟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