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乡建视域下唤醒乡村在地文化的发展研究

2023-07-29 16:26:18齐伟民王佳依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3年5期
关键词:艺术文化发展

齐伟民,王佳依

(吉林建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纵观我国乡村振兴历史进程,从早期各学科的知识分子,如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环境学等,呼吁将视野从城市化发展转向对中国农村的建设,再到20 世纪初杜威的美学思想在中国被广泛传播,引导了一批文艺知识分子对乡村建设的探索,他们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尝试探索出一条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振兴之路。黄芷欣等[1]阐述了在如今的乡村建设发展中要营造在地性文化,要从地方志中通览历史和进行翔实的实地调研,了解地区发展演进的过程并于其中梳理 “在地性”文化资源。感知文化、理解文化引导物质具象产生的内在动力,利用多样的景观具象表现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梁漱溟[2]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乡村是“中国文化有形的根”。本文以结合新时代的思想为指导方向,将艺术介入乡建,结合历史与当地文化,融入数字媒体技术,因地制宜地建设和美乡村。同时艺术乡建也是保存和发扬乡村在地文化的有力工具,利用艺术展示当地文化遗产,促进跨文化交流,产生新的文化与经济机会,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到农村地区,实现文化振兴、乡村振兴。

1 乡村在地文化的研究及在文化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在地文化的研究

1.1.1 乡村在地文化的文化价值

在地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反映了特定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所塑造的独特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乡村作为仅存的在地文化的余烬,它记录着乡村历史发展的脉络和变迁,见证了世代相传的习俗与传统智慧。而其中所蕴含的艺术成果不仅展现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还反映了乡村所在地区的独特韵味和特色。作为当地文化的保管者,其内核的文化振兴是必然的,既有助于保护乡村的历史遗产和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更能够强化社会伦理观念[3]。通过保护在地文化,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增强乡村传统文化认同感,激活农村社区活力,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地域特色旅游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振兴乡村在地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4]。

1.1.2 乡村在地文化的社会价值

民间艺术作为城乡流动的伴手礼,充分体现了乡村在地文化的社会价值。它强化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民间艺术作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传递了世代相传的技艺与智慧,展现了文化多样性的魅力,其所蕴含的社会价值也是无可替代的。民间艺术作品不仅拓宽了人们的文化视野,更提高了大众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它们凝聚着共同的记忆和情感,为单调乏味的现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与灵魂。作为乡村在地文化的实物载体,民间艺术作品在城与乡之间流动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1.2 传统乡村文化存在的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新时代乡村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关键战略。其中文化振兴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乡村文化包含着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文、民俗、地域特色等,是有温度的文化,同样也是乡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符号。许多农村地区只重视产业振兴,强调经济效益而淡漠文化建设,实则乡村文化也可以为产业振兴提供有力的支撑。但是近年来,当谈到中国传统的乡村振兴模式时,不难发现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挑战。比如农民文化振兴意识淡薄、乡建模式缺乏在地文化依托、乡村文化产业的匮乏以及乡风文明建设不健全等等。

1.2.1 农民文化振兴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传播不平衡,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文化自信和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意愿。相对于传统文化的振兴,他们可能更关注物质生活的改善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乡村民众对本村的特色文化资源重视程度不高,难以主动参与其中,而乡村的年轻人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缺失,导致许多乡村在地文化逐渐被遗忘,世代相传的技艺得不到传承和发扬。致使乡村传统文化逐渐处于话语弱位势,从而严重影响乡村文化的发展。

1.2.2 乡建模式缺乏在地文化依托

在地文化不仅是乡村的精神支柱,也是区域特色与历史底蕴的体现。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这种不遵循在地性原则的乡建模式缺乏对本地文化的深入了解,削弱了乡村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采用模板化的发展思路致使乡村逐渐同质化,也就是常说的“千村一面”。这种模式使得乡村失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记忆。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存续危机。而乡村正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缺乏在地文化的支撑乡建模式难以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导致地方文化陷入存续危机。重新审视乡建模式,强调在地文化的重要性,将其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从而有助于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切实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地域特色和本地文化。

1.2.3 乡村文化产业匮乏

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当地相关部门对乡村文化产业的关注不足,政策的扶持力度有限,从而难以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乡村文化产业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也制约了从创意到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建设。文化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缺乏对当地特色的挖掘和创新,导致产品难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空间有限。此外,文化产业链不完整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都限制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要改善这种状况,应尽早发掘本地原生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的差异化产品,以提高乡村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乡村文化的振兴发展。

1.2.4 乡风文明建设不健全

乡风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乡风文明的建设涉及道德规范、社会习惯、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虽然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有一定的发展和变化,但一些根深蒂固的社会习惯仍是乡村振兴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民长期生活在宗族、家族的乡土社会中,强调人情关系,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法律意识淡薄。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另一大挑战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农村地区往往缺乏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不仅限制了当地居民的素质提升,也影响着乡风文明的建设。此外,其他不良现象,如封建迷信、打牌赌博、村容村貌脏乱以及无规划的自建房等等,同样不利于乡风文明的培育,限制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加大对农村教育、法制和文化传承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道德建设和文化教育,从而实现乡村乡风文明的繁荣。

2 艺术乡建唤醒乡村在地文化的策略

2.1 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可以有效地激活乡村在地文化,进而帮助促进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艺术,乡村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艺术家,不仅可以提升乡村的文化影响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元化的艺术体验,更有助于促进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还可以举办各种艺术活动,例如浮梁县的寒溪村引入日本“大地艺术祭”的理念与方法,以艺术唤醒乡村大地沉睡的生机。艺术家们携手村民共同举办的“艺术在浮梁”艺术节,吸引接待了近20 万游客前来旅游,带动村民就业200 余人,增收近百万元,艺术介入乡建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艺术项目可以为乡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随着艺术家和设计师将工作室设立于乡村,举办艺术活动需要各种支持服务,如活动策划、宣传、销售等,这些也会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进一步挖掘在地文化,开发系列文创衍生品,将有助于在市场上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激活其文化价值内涵,延续文化命脉机理,为新时代乡村文化生产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2.2 修复乡村在地文化

修复乡村在地文化对于保护和传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乡村文化有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特点,而现代化进程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也因此逐渐式微,传统民居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乡村的同质化日益严重。在现代化进程中,应当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给予关注支持,将这些技艺与当代技术和设计相结合,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当地村民带来经济收益。当下最紧要的任务之一是复兴传承自岁月长河中的民族节日与仪式,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有形的建筑文化遗产,还是无形的乡村礼俗信仰,适当地融入诸如“艺术节”之类的现代元素,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更多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激活日益凋敝的乡村,修复乡村在地文化。此外,借助旅游业的发展,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为独特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体验,通过多途径传承与弘扬在地文化,增进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以期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使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3 艺术照亮乡村未来

艺术与审美美育作为社会教化和民心润育的手段,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已久,对于照亮乡村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民国时期,由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发起的“平教运动”,就包括了“文艺教育”,将文艺作为一种教化民心的手段切入农民日常生活。通过艺术作为媒介开展乡村美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能够引导孩子回归生命的直觉,帮助他们发现、理解和追求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欣赏、表现和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格品质、行为、智力、身体等综合素质。同时,艺术教育还能够帮助村民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乡村人、自然和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潜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通过举办艺术展览、演出和创意市集等活动,既可以提高乡村的文化品位,还能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通过艺术教育和活动,让乡村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空间,以美作为追求的终点,让乡村焕发生命力,致力于振兴乡村空间美、生态美、文化美和心灵美。

2.4 再续乡村地缘关系

地缘关系是一种以地理位置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类似于乡村和邻里关系。在乡村社会中,最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地缘和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难以避免地被吸纳到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而曾经对村民个体有着束缚与保护的作用的关系体,例如宗族共同体等等,也逐渐消亡。随着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逐渐瓦解,追求经济利益已逐步取代了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观。村民在乡村社会中找不到家的归属感,同时,受到自然、人文和村落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价值的艺术文化在乡村社会中难以立足和扎根。相反,浅薄和粗俗的文化在乡村中泛滥成灾,对乡村社会原有的淳朴和敦厚的文化根基产生了巨大冲击。然而,通过重塑和发展地缘关系,强化乡村居民间的联系与交流,推动邻里互助与共享,有望传承并弘扬孝道、忠诚和诚信等乡村传统价值观,进而增强乡村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将艺术介入乡村,再续乡村地缘关系,推动具有地缘关系区域化的乡村的地方特色、文化底蕴、传统习俗、节日庆典、特色产业等方面的发展。总而言之,乡村社会的回归离不开地缘关系的再续,这种再续为拥有乡村文化、地域文化和产业文化特色的乡村美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5 重构乡村空间秩序

乡村中的交往空间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空间本身的形态和特征,也就是空间中的序列组合方式和状态,这是建筑环境学所涉及的领域。第二则是人们在交往空间中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秩序,也就是交往活动和行为所体现出的社会规范。在人类的思想中,空间是人们关系的表征,是具有文化属性的。乡村拥有自身独特的乡土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尤其在那些古老的村庄中更加明显。乡村空间秩序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和发展的产物,它赋予了村落独特的视觉元素,使得乡村具有延续性和完整性。礼乐文化、建筑秩序、交往文化等都是影响空间秩序的重要因素。实际上,从个人行为到家具陈列,从建筑布局到宗祠或寺庙的定位,乃至整个乡村空间的街巷布局,都是构建空间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乡村空间秩序的特点和风貌,为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然而,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很多村落都面临着景观和文化遗产被破坏的危险。要保护并可持续性地发展这些村落,设计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传承文化基因、保留村庄的宝贵记忆等等。这其实是一个美学塑造的过程,也是延续空间秩序的过程。在现代化改造进程中,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乡村不断趋于空心化、个体化,乡土文化逐渐断裂,因此,对以乡土文化为内核的空间秩序进行重新构建,就是对文化进行重塑。

3 结论

艺术乡建工作涉及乡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动员和团队协作,单靠个体、文化团队或者设计团队是远远不够的。虽然产业化经济发展可以为乡村带来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这种发展必须同时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艺术介入乡村不是要脱离现实环境而盲目建设建筑和乡村,而是通过对乡村在地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创造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艺术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