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跃峰,陈金霞,房圣东
(1.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 110032;2.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沈阳 11016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2018 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 号)对我国农机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2019 年出台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9〕29 号),对全省农机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国家及省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开启了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新征程。现以辽宁为例,分析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有力促进了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虽然全省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长,但适于不同地域的中低端产品多、高端复式产品少,中北部平原地区机械化发展较快、可用机具多,西部丘陵和东部山区发展较慢、可用机具少。从产业结构、作物品类和生产流程来看,农机化水平较高的农作物主要集中在主粮方面,畜禽、水产、农产品初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农机化水平不高,有些领域还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
生产企业数量少、规模以上企业少、高端大型产品少、科研投入少、中低端产品多。企业数量和规模、产品数量和质量、科研投入数量和占比等与山东、江苏、河北等省存在较大差距。农机“下田难”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山区、丘陵区农机装备缺乏。在土地批准、农机具仓库建造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我国农机化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不相适应。
部分市县农机管理机构人员队伍力量薄弱,农机安全全链条监管尚未形成,农机安全执法面临点多、面广、辐射范围宽、执法难度大问题。
2.1.1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原则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增产、减损、节本、增效等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乡村绿色发展、农业“三率”提升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3]。
2.1.2 坚持政策扶持、市场导向原则 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方式增强农业机械化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能力。鼓励农机产销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农业生产多样化需求。
2.1.3 坚持高质量、安全发展原则 加快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着力破解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不足问题。在注重农机化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农机化的发展效益。始终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全力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坚决遏制农机重特大事故发生。
2.2.1 全面提升粮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积极推进玉米、水稻、大豆、花生、马铃薯等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其中,玉米重点抓好收获机械化和农机深松深翻机械化,水稻重点抓好水稻插秧、高效植保、施肥、收获等全程机械化。加速推进保护性耕作,努力将农机化先进技术与耕地保护利用技术充分融汇。提高农业生产自动化水平,促进良种良机融合,加大粮食减损、提质、干燥等重要环节的技术研发力度。
2.2.2 加快推进经济作物种植机械化 对蔬菜、果树、食用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机械化薄弱环节进行梳理,推进关键技术装备创新与集成应用。完善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模式、技术路线,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立足具有特色的设施蔬菜产业,大力推动宜机化、机械化、智能化。围绕移植环节农机化程度不高的弱点,推广使用耕整、施灌、电运等设备。发展食用菌、叶类作物收获、果品采摘辅助平台等装备,满足省力化要求。
2.2.3 加快发展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 将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纳入补贴范围,发展和完善适合畜牧生产的农机设备。加强畜禽品种、养殖工艺和设备的综合配备,发展饲草料加工和畜禽初级加工。支持水产业繁育种苗、防疫处置、起捕采收、水质调控、尾水处理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支持建立绿色高效养殖机械化标准体系,总结推广绿色养殖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推进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集装箱式养殖等宜机化标准化建设。
2.2.4 积极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围绕果蔬、畜禽、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保质升值,加速应用速冷、环保烘干、节能存储、冷榨、快速剥壳、清选以及畜禽屠宰、冷链物流等核心技术装备。大力扶持脱壳、清洗、分类、干燥、贮藏、膨化、保鲜等初级处理设备,促进粮油农副产品降损增效。以杂粮、中药材等特色农业为重点,研发适宜配套装备,支持研磨粉化、复合配比、理条成型、切分干制、分类精选等初加工设备的推广和应用。
2.2.5 加速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 加速研发适于丘陵山地区域的农业机械设备,推动相关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工作,将有关产品列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范围。围绕当地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加速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结合,加快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
2.2.6 稳步推进农机智能化 大力推动数字化、信息化农机作业质量监测,不断提升农机作业精准度,达到土地精整、种子精播、农药化肥精施的目的。在农机装备研发过程中,充分融合北斗导航、负荷换挡等先进技术,使集成化复合型农机装备得到发展。积极推广以北斗、5G、物联网和大数据为基础的智能作业、云监控、自动操控等技术,将其运用到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农业机械上,引领智能化农机装备快速发展。加快物联网建设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智慧农场、牧场、渔场。
围绕辽宁省高质量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总要求,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把握着力点,紧盯问题,寻求突破,确保2025 年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推进全省农业机械化迈入新发展阶段。
强化农业机械化各项关键指标的实时动态监控,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按照地区、行业、品类和节点,明确“十四五”期间农机化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组织调动全系统力量,确保规划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
持续对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进行优化,积极推动财政对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的政策支持,推动涉农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积极推行农业机械购机贴息等财政支持措施。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3]。应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多媒介多模式解读农机化政策和规划的重点内容。建立广泛参与的平台,形成政府、社会和市场共同推进的工作模式,凝聚社会共识,形成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