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辉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 110034)
刺果瓜,葫芦科野胡瓜属,中文别名野黄瓜、棘瓜、刺果藤等,原产地美国[1],被我国列入《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四批)》。我国最早于1987 年在云南昆明采集到刺果瓜标本,辽宁于1997年在大连首次发现,现已在省内多地出现。刺果瓜进入我国的途径通常为贸易传入或景观植物无意引入,包括进口草坪植物种子或进口玉米、大豆中混杂有刺果瓜种子。刺果瓜在国内主要通过种子混杂、跨区调运或水流冲刷传播。刺果瓜果实带刺,附着在人、动物身上或车上,亦或混杂在肥料中,均会造成扩散。通过调查监测辽宁不同地区刺果瓜发生情况,介绍其特征、习性及危害,为有效防控提出解决对策。
刺果瓜是1 a生攀援草本植物,主要形态特征:茎长5~6 m,最长可达20 m 以上,茎上纵向排列,棱槽并散生硬毛,茎节处硬毛多,生卷须3~5 裂;单叶互生,出苗时叶片为原型或椭圆形,长成叶片时与黄瓜叶非常相似,具有3~5 浅裂,裂片三角形,叶基部缺刻,叶片两面微粗糙,长宽接近相等;叶柄长,有时短,长有短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头状聚伞花序,花序梗长约10~20 cm,具有短柔毛;花托长4~5 mm,长有柔毛,花萼披针形或锥形;花冠一般直径9~14 mm,白色至淡黄绿色,具绿色脉,5 裂片,三角形或披针形,长3~4 mm;雌花较小,聚成头状,无柄,10~15朵着生在花序梗顶端;花萼、花冠与雄花相同;下位子房与花托愈合呈卵圆形、纺锤形或钻形,有时具长喙、刚毛或多刺,很少光滑;一室,花柱短,柱头3 裂,胚珠1 个,悬垂于室顶;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头状聚伞花序,雌花较小,无柄,聚成头状;果实干燥,形状为囊状,一般多为3~20 个簇生,长10~15 mm,革质,长卵圆型,外部密被长硬毛,无开裂,内部为果实种子;种子为橄榄型或扁圆形,成熟种子种皮膜质,光滑,长7~10 mm[2]。
刺果瓜主要生长在林间、田间、道路旁、河流两岸、农村荒地等,生长速度快,易在阴湿环境快速形成优势种群,海拔5~1 000 m均可生长。单株种子产量50~200 粒,4—5月萌发。花期5—10月,果期6—11月,生育期约120 d。种子繁殖率高,分为物理休眠和生理休眠,寿命可达4~5 a。
目前,刺果瓜在辽宁大连、本溪、铁岭的发现点位较多,沈阳、丹东有零星发现,其余地方暂未发现。大连地区发生点位大多分布在景区山林及部分农村道路两侧。本溪地区发生点位大多分布于高速公路两侧、农村道路两侧、部分居民区,零星入侵农田。铁岭地区发生点位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河流两岸、农村荒地,部分入侵农田。沈阳、丹东零星散发在道路绿化带中。
刺果瓜是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有重大危害的危险性植物,主要体现在:一是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刺果瓜的生命力、竞争力极强,具有极强的入侵性[3]。它会与本地物种竞争生存空间,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其生长区域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造成其他植物缺光或受压,同时通过卷须绞杀草本植物,使草本植物几乎无法存活,导致本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逐渐形成单一群落。刺果瓜攀缘向上生长,最高攀缘至20 m以上树木甚至乔木树冠顶端,低处能够覆盖成片灌木,造成树木缺乏光照而死亡或生长不良,严重破坏当地生态景观。二是严重破坏农业生产[4]。刺果瓜耗水量和耗营养物质高,光竞争优势极强,入侵耕地、果园可危害玉米、大豆、果树及其他农作物,在田间与作物竞争水分、光照、矿质营养及生存空间,严重时能导致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并严重阻碍农业机械化作业。三是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由于刺果瓜茎、叶柄、种子长有硬毛刺,人接触时会划破刺穿衣服或刺入皮肤,且很难被拔出。被划部位会出现红、痛、肿甚至溃烂。农民秋收时,刺果瓜发生区域均有农民深受其害。
3.1.1 对刺果瓜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控技术不成熟 刺果瓜是近年来辽宁省新发现的外来入侵物种,因而人们对刺果瓜产生的危害认识程度不高,部分人甚至认为它是绿化景观植物。正因为刺果瓜为辽宁新发生的外来物种,故对其防控方式方法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全成熟的防治技术,无法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3.1.2 人力与资金投入不足,影响防控工作开展 一是市县两级财政困难,没有相关工作经费,存在防控资金不足问题。二是基层技术人员缺乏,防控技术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开展物种识别、定点监测、风险评估、综合防治等工作。
3.1.3 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形成防控合力 刺果瓜发生区域不同,容易导致防控主体责任不明晰,部分防控地段可能留有空白。一旦道路两侧、荒地、沟渠、河道等无人管理或防控不及时,就会存在扩散风险。防止刺果瓜蔓延生长,需要农业、水利、交通、林草、生态环境、城建等多部门统一行动。但在现实工作中,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协调机制,更多的是单一部门“单打独斗”,无法形成防控合力。
要想防止外来物种侵害,必须加强监测预警、扩散阻截、应急处置、综合治理4 个方面工作[5],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
3.2.1 做好常态化监测《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制度,构建全国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网络,按照职责分工布设监测站点,组织开展常态化监测。”做好常态化监测,有助于提早发现刺果瓜并及时灭除,有效遏制其蔓延。
3.2.2 及时发布预警预报 根据刺果瓜生产习性、发生信息、监测数据,分析研判其发生、扩散趋势,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指导做好苗期、开花期或结实期等生长关键时期的防控工作。
3.2.3 采取安全有效灭除措施 对于村屯荒地、道路两侧,可在不发生药害的情况下,在其生长期用化学除草剂喷洒清除。喷药时要避免喷到树干和敏感的植物上,以减少对其他植物的损害。开花期或结实期前,可采取人工隔断根部藤蔓的方式予以灭除。结实期可采取集中焚烧的方式加以防治。实地调查发现,将刺果瓜深埋60~100 cm,可抑制其次年萌发。结实期后也可采取深埋方式。刺果瓜种子萌发时间不一,一旦侵入农田则很难清除。即使使用除草剂来防治刺果瓜,20 d 左右田间依然可能长出新苗,需要人工拔除多次。入侵玉米田的刺果瓜,可在幼苗期采取化学药剂喷雾治理,尽量定向喷施,以减少对作物的药害。河流两侧应采取人工隔断根部藤蔓方式,严禁使用化学药剂。
3.2.4 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宣传培训 一是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科普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达到群防群治。可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强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普及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知识[6]。二是开展业务人员培训,提升基层人员对外来物种的识别及防控能力。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定期在业务单位开展防控知识讲座,使技术人员了解更多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