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玄 韩冰 冯冬雪
三季度,国内需求保持反弹态势,预计消费继续恢复,汽油增速快于柴油。
油市观察
疫情过峰后,国内汽柴油消费恢复增长,2023年一季度国内汽柴油消费量同比增长7.5%。
汽油方面,疫情过峰后居民出行增加以及油价回落,提升了居民实际购买力,促进了汽油消费增长。汽油同比增长3.9%。一、二线城市拥堵指数分别达到1.79和1.69,同比提高14.7%和9%。京津冀、成渝、粤港澳、长三角地区,分别提高7%、4%、3%、2%。同时,2023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29.2%,同时国际油价总体下行,汽油价格大幅下降,居民实际汽油购买能力同比提升45.0%。
柴油方面,基建保持较高水平带动大宗商品产量同比增长,以及运输需求快速回升,柴油同比增加7.0%。一季度专项债提前下达,基建投资增速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5.1%。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8.8%。基建发力带动上游生产,前3个月粗钢、生铁、原煤产量,累计同比分别增长4.1%、5.8%和4.8%,带动工矿用油增长,运输需求显著增加。
一季度,国内经济复苏北快于南。国内疫情过峰之后,各区域经济均出现复苏势头。
分区域来看,本次复苏内需快于外需,使得以资源行业为主的北方经济反弹更快,而出口比重较高的南方则稍显疲态。
经济整体维持南强北弱的特点。其中,南方经济占全国比重的65.1%。分区域来看,各地区经济均有明显回升。其中,东北、西北受低基数影响,经济复苏明显,增速超过5%;其他地区稳步复苏,GDP增幅在4.0%左右。
各区域汽油需求普遍上涨,北方反弹幅度高于南方。国内疫情过峰后,居民出行快速恢复。其中,北方反弹速度高于南方。一是北方疫情过峰速度更快,普遍于1月上旬完成。福建等南方地区过峰稍缓,于1月中旬完成。二是2022年东北受到疫情扰动,基数较低,今年同比增幅较高。东北、西北汽油消费增幅,分别为高于全国0.6个和1.1个百分点。
各区域柴油需求保持增长,增速西略高于东。一方面,一季度大宗商品生产提速,带动工矿用油增长,以上产业主要集中于东北和西北。另一方面,一季度外需下滑,抑制了出口产品比重较大的华南、华东等区域经济复苏速度。
三季度国内需求保持反弹态势,预计国内成品油消费继续恢复,汽油增速快于柴油。预计三季度国内成品油消费量为8454万吨,同比增长6.9%。其中,汽油消费量为4006万吨,同比增加13.2%,主要是汽车保有量增加1270万辆。柴油消费量4448万吨,同比增长1.9%,保交楼效果不及预期。同时,LNG加速替代,压缩柴油增幅。
二季度各区域汽柴油普遍上涨,西北汽油增幅较大。分区域看,预计二季度西北汽油消费较旺,总体呈现西快于东的特点。全国来看,汽油车保有量依旧保持增长,汽油消费群体总体扩大。其中,西北、东北等汽车普及后发区域增速更快,汽油消费增速相应更高。同时,由于去年三季度西北地区疫情严重,消费基数较大,预计今年三季度西北地区汽油消费增幅将领跑全国,东北、西北地区增速均在两位数以上,华北、华东地区电动渗透率快速提高,汽油消费面临较强分流作用,增速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来看,汽油车保有量增速继续分化,西北、东北、華中南地区增速显著快于平均水平,北京出现负增长。一季度国内汽油车保有量增长1200余万辆,同比增长约5%。其中,西北、东北、华南地区增速高于平均水平。华北地区增速最缓,落后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市汽车保有量持续负增长,一季度同比减少约7万辆,是国内首个净减少的省级单位。
电动替代速度继续分化,沿海地区渗透快速提高,西北、东北速度最缓。国内电动替代继续推进。一季度末,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比提高到4%,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不同省份间电动替代分化较明显,其中海南、上海、北京电动汽车保有量接近10%,东北、西北地区除陕西外均在2%以下。从替代速度看,沿海地区普遍更快,保有量占比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长三角地区普遍接近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西南地区电动替代开始加速,保有量占比接近华北水平。
分区域看,预计三季度国内柴油保持增长。其中,东北、华东市场增幅较大,西北和南方市场增速回落。以基建和保交楼为主要带动点的工业品需求出现分化,东北区域需求柴油回升动力高于其他区域。同时,LNG对柴油的渗透替代加速,尤其是西北地区普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对区域柴油需求形成较大作用。
保交楼政策效果分化。一季度政策支持楼市复苏,保交楼对工业品生产发挥支撑作用。但各地效果差异较大,除青海、新疆外其他西北地区省份房屋竣工面积依旧负增长。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辽宁竣工面积增速则分别达到200%和100%,西南、华南普遍进展较佳,同比增幅在30%以上。
LNG冲击西北柴油市场。今年以来,国际油气价格逐步回落,尤其是天然气价格回落更为明显。目前,与柴油比价已经重新回到0.8以下,推动西部地区天然气大规模替代柴油。全国LNG替代率回升到13.5%,较2022年同期水平上升2个百分点,影响柴油消费缩减约140万吨。分省来看,内蒙古和新疆提高了8.3个和7.3个百分点,影响突出。
东北地区
预计东北地区汽油需求同比增长15%。一是电动替代率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东北地区纯电汽车保有量占比仅为0.8%,是国内电动替代最低的区域,对汽油消费影响较小。二是一季度东北地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提升4.0%,居民汽油可购升数同比增长25.6%,支持出行消费提升。
预计东北地区柴油需求同比提升4%。一是东北各省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速,设备平均作业量大幅提升。其中,辽宁压路机、黑龙江搅拌车、吉林泵车、摊铺机作业时长,同比分别增长177%、148%、554%和270%,居全国第一。后续将启动续建烟筒山至长春等5个高速项目共计631公里、开工建设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三期、加快推进“大水网”工程等重点项目,将对柴油消费形成支撑。二是东北工矿保持较高开工率。东北地区铁矿石开工率始终维持在76%左右,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远高于全国及其他区域。
西北地区
预计西北地区汽油同比增加17%。一是7—8月暑假出行增多,汽油消费量升至年内高峰。五一期间,西北地区旅游预约人次比2022年增长5倍多,比2021年增长42%,比2019年亦有2倍以上的增长。受管控解除影响,人们出行频率提高,旅游和商务出行频次增加,汽油受到刚需和信心带动。二是一季度西北地区纯电车占比3.3%,较去年同期增加2.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对汽油消费替代作用增加,但整体影响偏小。
预计西北地区柴油需求同比增加1%。一是西北地区煤炭产量保持较高增速。随着夏季用电需求增加,煤炭开采及运输需求将持续走高,进一步拉动相关用油提升;二是我国与中亚五国进出口额同比增长37.3%,中亚进出口增长拉动西北地区运输需求走高;三是今年以来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LNG经济性不断提升,天然气替代增强,压制柴油需求增长速度。
华北地区
预计华北地区汽油需求同比增长11%。汽油车保有量环比增长1.6%,增速为近一年来最高;疾控中心最新周报显示,第二轮疫情感染率已经达峰回落,预计5周即可回到低谷期,对出行影响较小。
预计华北地区柴油需求同比增长2%。房地产市场遇冷,河北钢铁厂开工率低于去年同期3.1个百分点;三季度农忙需求释放,为全年柴油需求最高峰,过去十年三季度柴油需求一般环比增长3%以上。
华东地区
预计华东地区汽油需求同比增长13%。一是三季度华东地区将迎来暑假出行高峰,带动汽油需求快速增长。江苏、湖北和浙江景区搜索量较日常增长超过20%,湖北、江苏和湖南省位列订单量增长速度最快省份。二是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厄尔尼诺现象将使今年长江流域降水可能性增多,将压缩华东地区汽油需求。
预计华东地区柴油需求同比增长3%。一是内河货物吞吐量增长助推柴油费增长。该地区各内河港口吞吐量已经恢复至2019年水平。二是三季度华东还有“机收早稻,晚稻插秧”的需求,农业用油将助推柴油需求有所增长。
华南地区
预计华南地区汽油需求同比增加14%。一是汽油车保有量同比增加5.3%,其中广西、湖南地区增幅达到6.5%和6.4%,保有量稳步增长为汽油需求提供增长基础。二是电动车占比5.1%,较2022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海南电动车占比达到10.4%,较2022年同期增长2.7个百分点。除海南受政策影响替代程度与速率较快以外,其他地区电动替代平缓。
预计华南地区柴油需求同比增加0.5%。一是天然气替代方面,华南地区平均LNG零售价与柴油零售价比值约为0.77,其中广东、湖南地区LNG与柴油比值降至0.69,对柴油增量形成压制;二是华南地区卡车行驶里程同比增加4.3%,其中柴油重卡里程同比增长4.1%。
西南地区
预计西南地区汽油需求同比增长13%。一是云南省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4.8%和130.4%。居民收入增长叠加近期油价下行,收入油价比呈上行趋势。二是近期电动车保有量占比迅速走高,但保有量总体占比仍不足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预计西南地区柴油需求同比增长0.7%。工矿开工率处于往年同期低位,
但略高于2022年同期;西南地区推行退林还耕,有助于农业需求增长。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中国石油销售分公司、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分公司
责任编辑:曲绍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