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显继
关键词:模型思想;小学数学;问题;对策
数学模型思想是连接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桥梁,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1]。通过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数学抽象和简化,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规律,建立模型并利用模型解决相关或类似问题的自觉观点和方法的总和。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课本是联系师生的桥梁,老师透过课本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是从老师所讲的课本中得到知识。所以,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益,就必须将教材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明确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最终提高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2]。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模型思维集中在课本中的例题、公式和练习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钻研课本的内容,从课本中挖掘出模型思想,使学生对模型思想有一个全面透彻的认识。
如何高效利用每节课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乐学、爱学,发挥主体性,这是一个需要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数学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的生活为主题[3]。因此,在设计数学模型思想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构建数学模型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
模型思维的渗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日常数学学习中逐渐积累的结果,而不是一蹴而就。一两节教学课可能不会产生显著的效果,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注意评估学生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表现,正确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学生在建立数学模型方面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单一的评价方法是不客观的。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数学模型的各个环节。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既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建立模型的过程、专项练习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也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对同组或附近的学生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教师可行以采用问卷调查或访谈的方式,听取学生在课堂上的评价,也可以由教师对自己的教學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分析模型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参考文献:
[1]庄玉萍.模型思维建构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8):139.
[2]杨屿航,马金晶.教师自我认同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NVivo12软件的质性分析[J].教育观察,2022,11(27):74-77.
[3]杨屿航,马金晶.生活化教学理念之教育性解读——兼论生活化教学与教学生活化[J].生活教育,2023(01):33-39.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