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信息技术提质增效

2023-07-28 02:21福建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
小学科学 2023年18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教学内容

◇林 柏(福建:福安市实验小学南湖校区)

“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成了广大教育界人士重点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素质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教育领域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越发重视,对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尤其如此。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的重点学科,急需探寻一种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学增添诸多动力,需引起广大小学美术教师的高度重视,积极地、科学地对其加以应用,促使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从而有效发展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获取,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而需在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进行感知、理解与应用,从而最终获得相关的知识与能力成长。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更有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因而其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美术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类学科,随着社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完善,现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质量的美术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小学正是学生审美能力形成与创新创造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加强小学美术教学重视度,并积极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转变、完善教学手段,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模式往往非常传统,即课堂的主体为教师,教师通过板书与口头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美术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训练绘画技巧。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状态被动,难以全面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教学成效一般。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转变这一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成效提升。即在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中,教师主体位置逐渐弱化,学生主体位置逐渐凸显,学生可以在生动形象的图文转化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直观观察教学内容,并深入思考、锻炼绘画技巧,从而获得审美能力等众多美术素养的提升,同时始终保持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高参与度,持续发展综合素养。

(二)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承载着海量的信息资源,因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契合教学内容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依赖于教材、教辅资料、教具,导致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不足及能力水平提升有限。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网络途径采集众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并将相关教学资源转化为电子课件,从而打造生动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视野。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随时随地鉴赏美术资源、锻炼绘画技巧,并与教师、同学探讨交流学习想法,从而获得能力水平的显著提升。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成效。

(三)强化创新意识

众所周知,优秀的美术作品离不开独特的创意与丰富的想象,也离不开反复锤炼的绘画技巧。小学生往往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但是受制于绘画技巧的不足而往往无法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将原本复杂的创作过程与思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引起其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并逐渐内化。与此同时,通过信息设备的使用,如触屏电脑与各类绘画软件,可帮助学生反复锤炼绘画技巧。这样,学生在创作思路与技巧均得以提升的状态下,会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而这也将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开始,促使学生收获成就感,提升自信心,在不断地锤炼与创作中,不断发展创新意识与能力。

三、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提质增效

(一)多媒体情境激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实现美术教学的提质增效,首先应做的就是充分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而小学生往往对一些生动、形象、有趣的事物能够提起较大的兴趣。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构建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其美术学习兴趣。

以《美丽的昆虫》一课的教学为例,其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及其身体花纹的基本特点;在仔细观察昆虫的基础上,大胆应用各类色彩进行昆虫绘画表现;引导学生养成亲近生活的习惯,并促使学生提升环保意识。针对以上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情境的构建实现对学生的激趣,促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最终有效实现教育目标。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昆虫?见过多少种昆虫?它们都有怎样的特点?”以此引发学生思考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学生思考过后,教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大自然中各式各样的昆虫,包括蝴蝶、蜜蜂、瓢虫等。昆虫丰富的种类、独特的外形与艳丽的色彩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他们不禁会感慨,大自然中的昆虫如此美丽,从而保有浓厚的探究、学习欲望。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某些昆虫进行观察,并在观察之后总结出其外形与花纹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为自己喜欢的昆虫作画。在这样一个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绘画技巧得到锻炼,环保意识也将获得提升。

(二)微视频提效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通常是由10 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所组成,具有重点突出、生动形象、自主学习性好等众多特点。如今,微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美术教师需加强对微课的重视与应用,充分契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微视频,促使学生在微视频的学习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增长。

以《剪纸故事》一课的教学为例,其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促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剪纸文化;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剪纸技巧;3.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针对以上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微课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首先,教师需要契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制作微视频。该微视频中所需包含的内容有:1.剪纸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历程;2.具体的剪纸操作教学;3.剪纸实践任务布置。其中又以第二点内容为主要。其次,教师需将制作好的微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或者上传至班级微信群,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以及课堂外进行自主学习。最后,教师需收集并展示学生的剪纸作品,同时有针对性地加以点评,促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剪纸基本技巧。这样,学生通过微视频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更有利于其思考与创新,从而促使教学成效显著提升。

(三)网络途径拓展

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但对学生的培养仅仅依靠教材上的相关素材是不够的,还需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积极的拓展。如通过网络途径欣赏更多的美术作品,以及通过网络途径学习更多的绘画与制作技巧。因此,为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提质增效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需高度重视网络的应用,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途径进行拓展,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以《欢乐陶吧》一课的教学为例,其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陶文化发展历程,并就此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2.引导学生欣赏陶艺作品,提升审美素养。对以上教学内容与目标,单纯依靠教材与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完全不够的,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途径进行拓展。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布置如下学习任务:通过网络搜索阅读我国的陶文化发展史,同时收集富有创意和美感的陶艺作品图片。在这一网络拓展学习任务的引导下,学生将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陶文化,同时在大量的陶艺作品图片鉴赏中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获得创新思维的启发。

(四)新媒体平台展示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影响深远。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主要方式是教师为学生的美术作品打分,形式单一且简单,而且无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教学引领价值。而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化教学评价方式,即将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让多方参与学生的学习评价,包括教师、学生自己以及学生家长甚至网友等。例如,在《科幻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完成后为学生布置绘画任务,并在学生绘画任务完成后将其作品拍照上传至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甚至抖音平台,让多方共同参与学生作品评价。如此,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展示以及多方评价,可促使教学评价更加多元化、创新化与科学化,学生因而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与指导,进而不断改善与提升。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提质增效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对其加以高度重视。要在积极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多媒体情境激趣、微视频提效、网络途径拓展、新媒体平台展示等策略完成教学模式创新,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促使其美术素养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教学内容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